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17—01
刺针、血管鞘、导管、导丝等进入动脉内,从动脉内插管至肝Ca供血A。再通过导管给化疗药物和/或栓塞剂,阻断瘤体供血动脉,使肿瘤细胞缺血坏死,肿瘤缩小或消失的治疗方法(1)。
1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我科自2011年元月—2012年元月共有226例患者行肝Ca介入治疗,其中,男:198例,平均年龄52岁,女:28例,平均年龄55岁。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局麻下穿刺股A。靶血管DSA造影,了解肝Ca病变的供血及血管解剖。将化疗药物和超液化碘油,明胶海绵选择性注入瘤体部位。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肝Ca患者心理很脆弱,情绪易激动,加之对手术不了解,易产生恐惧、焦虑和过分的担忧,护士需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介入手术的目的、操作过程、手术的意义及术中可能产生的不适,对出现的不适如何应对等,使患者对介入手术有所了解,减轻对手术的恐惧、紧张心理。
2.2协助医生收集患者的血尿便常规及血液生化检查、甲胎Pr测定及影像学的检查结果,做穿刺部位备皮,双侧髂前上棘至大腿上1/3处,两侧至腋中线包括会阴部。
2.3术前6小时禁饮食,避免术中呕吐,并练习床上排便。
2.4术前半小时遵医嘱常规使用地西泮10mg肌注,低分子右旋糖苷500ml静滴。
2.5术前视情况备药物及无菌敷料包、一次性耗材等物品,调节室内温度在22—24C°相对湿度50%左右,保持室内清洁安静。
3术中配合:
3.1做好三查七对,对病人态度和蔼,向其介绍导管室的环境及仪器,以消除紧张心理,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仰卧位),连接心电监护,打开无菌敷料包,严格无菌操作,熟悉手术过程,动作轻柔、熟练,密切配合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及时准确地传递物品,按要求配制化疗药物及栓塞剂,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对有恶心呕吐的患者可助其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除呕吐物,避免窒息。若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时,可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并嘱其放松(2),不要紧张,给予心理安慰。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使他们顺利度过手术期。
4术后护理:
4.1术后平卧24h,穿刺侧下肢取伸直位,制动12h,禁止弯曲(3)。穿刺部位沙袋压迫4—8h,防止出血及血肿形成,有报道介入治疗后减少卧位时间同时改变肢体制动方式。可减轻患者出现腰痛、周身不适及尿潴留等(4),协助病人在床上进食及排便。观患者病情变化,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发热、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出血、渗血、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对于持续高热者也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4.2饮食方面应注意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介入治疗后由于肝癌的供血动脉被栓塞, 所以患者常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鼓勵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粗纤维等易消化饮食。既防止便秘,又利于造影剂剂及毒素的排除。告知患者疼痛在术中及术后1-3天较明显,一周后会有所缓解,为患者消除顾虑。
5 护理体会
周密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对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实施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226例患者的围介入期护理,使他们均顺利完成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度过介入后反应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梅娟,张秀华.肝癌介入治疗及护理进展(J),现代消化及诊疗.2003,18(4):231232.
[2] 罗莎莉,刘继红,孔金艳。等。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卧床制动时间的临床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4-5..
[3] 廖新彬,巨块型肝癌病人霜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学报,2007,14(8):49250.
刺针、血管鞘、导管、导丝等进入动脉内,从动脉内插管至肝Ca供血A。再通过导管给化疗药物和/或栓塞剂,阻断瘤体供血动脉,使肿瘤细胞缺血坏死,肿瘤缩小或消失的治疗方法(1)。
1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我科自2011年元月—2012年元月共有226例患者行肝Ca介入治疗,其中,男:198例,平均年龄52岁,女:28例,平均年龄55岁。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局麻下穿刺股A。靶血管DSA造影,了解肝Ca病变的供血及血管解剖。将化疗药物和超液化碘油,明胶海绵选择性注入瘤体部位。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肝Ca患者心理很脆弱,情绪易激动,加之对手术不了解,易产生恐惧、焦虑和过分的担忧,护士需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介入手术的目的、操作过程、手术的意义及术中可能产生的不适,对出现的不适如何应对等,使患者对介入手术有所了解,减轻对手术的恐惧、紧张心理。
2.2协助医生收集患者的血尿便常规及血液生化检查、甲胎Pr测定及影像学的检查结果,做穿刺部位备皮,双侧髂前上棘至大腿上1/3处,两侧至腋中线包括会阴部。
2.3术前6小时禁饮食,避免术中呕吐,并练习床上排便。
2.4术前半小时遵医嘱常规使用地西泮10mg肌注,低分子右旋糖苷500ml静滴。
2.5术前视情况备药物及无菌敷料包、一次性耗材等物品,调节室内温度在22—24C°相对湿度50%左右,保持室内清洁安静。
3术中配合:
3.1做好三查七对,对病人态度和蔼,向其介绍导管室的环境及仪器,以消除紧张心理,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仰卧位),连接心电监护,打开无菌敷料包,严格无菌操作,熟悉手术过程,动作轻柔、熟练,密切配合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及时准确地传递物品,按要求配制化疗药物及栓塞剂,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对有恶心呕吐的患者可助其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除呕吐物,避免窒息。若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时,可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并嘱其放松(2),不要紧张,给予心理安慰。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使他们顺利度过手术期。
4术后护理:
4.1术后平卧24h,穿刺侧下肢取伸直位,制动12h,禁止弯曲(3)。穿刺部位沙袋压迫4—8h,防止出血及血肿形成,有报道介入治疗后减少卧位时间同时改变肢体制动方式。可减轻患者出现腰痛、周身不适及尿潴留等(4),协助病人在床上进食及排便。观患者病情变化,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发热、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出血、渗血、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严密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对于持续高热者也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4.2饮食方面应注意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介入治疗后由于肝癌的供血动脉被栓塞, 所以患者常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鼓勵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粗纤维等易消化饮食。既防止便秘,又利于造影剂剂及毒素的排除。告知患者疼痛在术中及术后1-3天较明显,一周后会有所缓解,为患者消除顾虑。
5 护理体会
周密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对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实施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226例患者的围介入期护理,使他们均顺利完成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度过介入后反应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梅娟,张秀华.肝癌介入治疗及护理进展(J),现代消化及诊疗.2003,18(4):231232.
[2] 罗莎莉,刘继红,孔金艳。等。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卧床制动时间的临床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4-5..
[3] 廖新彬,巨块型肝癌病人霜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学报,2007,14(8):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