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知识问题化”进行到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zhe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果把学生的知识体系看成是一棵树的话,那么他们现有的知识就可以看成树上的一个个结点,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在现有结点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联系生成一个个新结点的过程,这棵树能否枝繁叶茂,就看他学习的能力,也就是知识生成的能力是否很强。知识的生成需要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突破一个个难关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加强。这必须要求我们将“知识问题化”进行到底。
   关键词: 知识问题化教学行为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中,将知识问题化就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问题的形式,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结论隐含在问题之中,而不是直接呈现给学生,更不是老师直接先向学生解释,再去记忆巩固。学生要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才能得到知识。
   学习知识,特别是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个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的过程,学生要利用已有知识,通过动手、动脑,将知识迁移、深入理解并进行内化。衡量学生是否学会数学知识,并不是看他能不能把一个个概念、定理背得滚瓜烂熟,而是看他能否正确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将知识转化为问题,这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建构学习强调让学习者建立丰富的、具有高度联系性的记忆表征,从而能够自主地在自己已有背景下学习知识,对具体问题作出解答。因此,着力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设计能够对学生的智慧构成挑战的问题就成为积极有效的教学行为了。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了以下探讨与研究:
   一、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起点,数学的学习过程是指向某一个具体问题的。因此,我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常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类似的问题来启动思维。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该如何培养学习的问题意识呢?
   1.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问。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自身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内存的探索需求。我常常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充分肯定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以奖励“智慧币”、“思维卡”等不同的形式来表彰激励他们, 允许他们犯错、辩论,让更多的孩子不畏惧错误,乐于质疑。
   2. 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学生会问。比如: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在学习过程困惑处、在动手操作实践中等都可以质疑。找出问题后还要用别人听得懂的话表述自己的问题,也就是在数学课上也要适当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正确、清晰地表述自己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能力。当然,这些不是一节课或短时间能达到的目标,它需要我们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与能力。
   二、加强把数学知识“问题化”的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了数学的生命。新《大纲》十分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就需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将教材问题化。
   1.把知识转化为“提纲式问题”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可出示这样的预习提纲:(1)你是怎样理解三角形的面积?(2)如何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面积来计算,有几种方法?(3)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是什么?(4)当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形状就一定相同吗?当两个三角形的形状不同,它们的面积就一定不相等吗?在课堂上交流的时候,学生通过动手剪、拼,举了比书本还多种的方法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用举例子的办法解决了预习提纲中的第四题。问题是学习的枢纽,这样将问题序列展开、把教材内容变成了问题的“链接”,再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探索、调查、实验、合作等活动凭借自己的努力一个个地进行问题的“求解”,在交流“求解”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
   2.把知识转化为“情境式问题”
   例如:在学习“速度”时,学生在初步感知“速度”在一个条件不变时与另一个条件有什么关系的基础上,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喜羊羊从家到学校用了5分钟,沸羊羊从家到学校用了2分钟,请问,他们两个谁的速度快?
   有很多学生认为:从家到学校路程一定,沸羊羊用的时间比喜羊羊短,所以沸羊羊的速度快。老师追问了一句:“真的是这样吗?”有一些聪明的孩子马上开动脑筋,想到了在实际情境中,喜羊羊的家和沸羊羊的家不在同一个地方,也就是说路程不定的情况下,不能直接断定速度的快慢。这时,我利用多媒体动画给出了条件:喜羊羊家到学校500米远,沸羊羊家到学校150米远。这时,你该怎么判定呢?学生们通过计算,得出了喜羊羊的速度比沸羊羊快。而且计算的方法也不止一种思路。
   3.把知识转化为“习题式问题”
   例1:在学习“商不变的规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习题:
   (1)根据48÷12=4判断下列算式是否正确:(48×5)÷(12×5)=4(考查被除数和除数是否同时乘相同的数);(48÷5)÷(12÷6)=4(考查被除数和除数是否同时除以相同的数);(48×6)÷(12÷6)=4(考查是否要乘都乘要除都除 );(48×0)÷(12×0)=4(考查除数是否为0,除数为0无意义 )。
   (2)填空:36÷12=(36÷○)÷(12÷4)
   例2:在学习“众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习题:
   请说出下列一组数中的众数:6 2 6 3 2 6 6(出现次数最多的是6,所以众数是6);6 2 3 2 8 6(2和6都出现了2次,所以众数是2和6,众数可能不止1个);6 2 3 2 1 9(每个数出现的次数都相同,没有最多,众数也可能没有)。
   通过习题,可以让学生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更加深刻,学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直接形成感观上的认知。他们在解决这些习题的过程中,理解了内涵,内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知识问题化”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的优秀思维品质。在将“知识问题化”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的水平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了学习质量,丰富的知识内涵,增强了学习能力,为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我们要将“知识问题化”进行到底。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新增物流企业的数量以每年16%至25%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已有70万家与物流有关的企业和机构,但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评估,真正实力超群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寥寥无几。研究表明,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缺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物流需求的能力。因此,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增值服务的实现。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增值服务物流需求  随
内容提要:语文是一片充满情感的天空,课堂中充满了快乐的因子。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实施“愉快教育”能激发这些快乐因素,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好“愉快教育”工作,掌握“愉快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愉快”情感修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愉快教育“愉快”方法“愉快”情感修养  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创造才能的人才,实施“愉快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其核心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
摘要:目前,我国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评价仍然采用的是以总结性评价为主的单一性的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学生的英语水平难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薄弱。针对这一现状,本人提出采用档案袋评价法来改进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评价的困境。   关键词:职业学校 英语教学评价 档案袋评价法     职业学校学生的成绩相对来说比较差,基础知识薄弱。这些学生尤其是英语普遍学得较差,有很多学
[摘要]解读教材不仅要关注文字,还应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也进行解读。教师应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对标点的学习。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对话言语中的标点,体会重复出现的标点符号的作用,从标点符号处寻找语言训练的空白,关注非正常使用的标点符号。  [关键词]小学语文细读文本标点符号表情达意  “文本细读”是语文课教学前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备课时触摸文本,走进文本,咀嚼文字,悉心体味,发掘内蕴,用一双敏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以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为基础,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技巧    初中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其学科的特点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历史是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万汇任吞吐”、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一句句朴实的箴言,道不尽的是书籍对一个健康人精神世界的给养。古今中外,名家辈出,大凡名人,无不都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切都说明了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班级书库的个性化建设和有效利用,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下尤其对农村学校更有必要。  一、书库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中
教学质量是高校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对教室教学工作的评价是整个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质量评价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教学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一般采用督导评价、领导评价、专家评价、教师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等形式。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育的直接对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直接感受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接触是长期的,学生对教师的优缺点感受最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最有发言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是二年级上册学生第一次接触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也是本册教材安排的唯一一节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的新授课。本册教材将计算教学的内容通过一幅小熊掰玉米生动有趣的画面来呈现,意在将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利于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顺序,避免原省编教材(六年制第五册P36)直接用算式抽象灌输“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通常叫做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创新的教育,而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的主要环节。下面本人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谈点个人体会。  一﹑教学目标多元化  教学目标是师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和目的。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反馈纠正等都是教学环节,都是为了落实
【摘要】每个学生之间都会有差异的,一个班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驾驭知识等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数学课程更是如此。由于数学学科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很强,其中融合的思维成分较多,所以有些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思维滞塞,兴趣不高,导致数学成绩一直得不到提高。而自主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不仅是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更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