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gaoy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正刚的性格,就和他的名字一样,刚正不阿,当上村主任后,处理了村里许多棘手的事情。可有一件事,硬生生把黄主任给难住了。啥事?就是村头的垃圾。
  红柳村紧靠县级公路,就在村道连接县级公路的拐角处,有一片柳树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片柳树林变成了垃圾场,村里人图省事,都往这里倒垃圾。这片柳树林,紧挨公路,可是村子的形象窗口,如果任其垃圾成山,不仅污染环境,还严重影响红柳村的形象,更影响村头居民的生活。
  建设文明小康村,不但要发展经济,更得治理环境,改变陋习。黄主任先是通过广播宣传,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接着花钱雇来挖掘机和车辆,把原先的垃圾清理掉,恢复了柳树林的干净整洁。
  为了保证柳树林不再被垃圾污染,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村委会专门在村西头的茅草洼,划出了一个垃圾场,供村民们倾倒生活垃圾。
  原先的垃圾被清理后,柳树林一下子变了样。人们再从红柳村路过,看着这片干净、整洁的柳树林,无不拍手称赞,为此,曹乡长还特意表扬了黄正刚呢,说他有魄力,工作见成效,解决了村里遗留下来的难题。
  可让黄正刚生气的是,没过一个月,就又有人图省事,偷偷往柳树林里倒起了垃圾。黄正刚心里清楚,如果不及时严厉制止,这倒垃圾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这柳树林就又变成了垃圾场。
  为了巩固柳树林治理垃圾的成果,黄主任想找出倒垃圾的人进行严肃处理,来个杀一儆百。可没想到调查了几天,就是抓不住证据。说来也难怪,都是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谁愿意得罪人?就是有人偶然看见了,也不愿意说。无奈,村干部们只得再找来车辆,把这些垃圾清理掉,而偷倒垃圾这事,也只能不了了之。
  倒垃圾,看起来是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处理起来还真棘手。第二次清理过后,没过一个星期,就又有人偷偷倒垃圾了。
  为了杜绝再有人偷偷倒垃圾,村委会决定,在柳树林边上安装监控摄像头。可让村干部们生气的是,装了摄像头也不管用,有些人就利用晚上光线暗的时候,把垃圾偷偷往柳树林里倒。
  “有现成的垃圾场不用,非要把垃圾往柳树林里倒,你说气人不气人?对于这些顽固不化者,就得动真格的———罚!不罚,不足以平民愤,不罚,就不能保证村子的环境卫生……”黄主任越说越激动。
  “对!必须严惩,给他来个杀一儆百!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村委会的威严。”村委里管治安的马强也气哼哼地说。
  說干就干,黄主任立刻和大家在柳树林装上了路灯,过了几天再调取监控录像,看看是谁这么大胆,竟敢在村委会三令五申下顶风作案,偷倒垃圾。
  很快,偷倒垃圾的人被找了出来,一共五个。这五个人当中,最让黄主任头疼的,就是第二生产小组的那个牛大成。牛大成人高马大,说话瓮声瓮气的,遇事蛮横不讲理,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大家都不愿意和他打交道。村干部们心里清楚,只要能把牛大成降服,其他四户就好办了。
  经过思索后,黄主任一咬牙,坚决果断地说:“要惩罚那些偷偷倒垃圾的,就拿牛大成开刀!”
  事情果然和想象的一样不顺利。黄正刚带人到牛大成家里,刚提到倒垃圾的事,牛大成就厚着脸皮顺着他说:“哎呀!这些偷倒垃圾的人真是太可恶了!你说,明明有垃圾场,为啥非要往柳树林里倒?多走几步路,能累死啊……”马强听不下去了,打断牛大成,冷冷地说:“牛大成,你就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了!往柳树林里倒垃圾的就是你!你说咋办吧?”
  牛大成这下急了:“放屁!我牛大成是啥样的人,你们不知道?我咋会偷偷往柳树林里倒垃圾呢?再说了,捉奸捉双,捉贼捉赃!谁看见我往柳树林里倒垃圾了?拿出证据啊!马强,办事得讲良心!你信口开河,诬陷好人,那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黄主任哭笑不得,看来,这个牛大成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呀!
  “好啊牛大成,我现在就拿出证据给你看……”说着,黄主任就拿出手机,把牛大成倒垃圾的画面放给他看。
  牛大成没想到监控这么厉害,一下子就蔫了。可牛大成毕竟是牛大成,见抵赖不过,这家伙立刻换了副笑脸说:“不就是倒了车垃圾嘛!以后改正不就得了……”
  “你说得轻巧!我已经在大喇叭里喊过多少次了!谁再往柳树林里倒垃圾,罚款二百,还必须把垃圾拉走……”
  见真要罚款,牛大成可就不干了,大嘴一咧:“倒垃圾是我不对!可你真要罚款就过分了。以前柳树林里垃圾成山,你们罚谁了?再说了,哪条法律规定,倒车垃圾要罚款二百?”
  就这样,话越说越多,气氛也越来越紧张。眼看着事情要闹大,老支书梁明来了,赶紧劝住黄正刚他们,先降降温,事情回头再说。黄正刚见这事一时半会儿也解决不了,只得暂且离开了牛家。
  大家都被牛大成的胡搅蛮缠给气坏了,回到村委会,马强就恨恨地说:“要我说,干脆,给派出所打电话,让警察来……”
  一旁的老支书打断了马强:“马强啊,你这个爱冲动的毛病又犯了。解决事情的方法有很多,但最恰当的只有一个。你打电话让警察过来事情就闹大了,就是强逼着他把罚款交了,把垃圾拉走,可以后呢?这个仇就算是结下了,不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那牛大成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还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对于牛大成这样的人,不能硬来,还是得想个更合适的办法。”
  大家都沉默不语,开始想办法,可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老支书笑了笑说:“办法已经有了。你们先别急着处理,等几天,静观其变!”
  转眼四天过去了,也没见牛大成有啥动静。更让黄正刚着急的是,他早上来到柳树林一看,垃圾又多了。
  这样下去,就会前功尽弃,柳树林就会再变回垃圾场。想想也不奇怪,大家都看着牛大成呢,他这颗硬钉子拔不掉,其他人就有底气了。
  黄正刚很生气,回到村委会,立刻查看监控录像。这一查看,黄正刚就是一惊:昨天夜里倒垃圾的人,竟然是他的亲叔叔黄有才。
  黄正刚气冲冲走出村委会大院,直接就去了叔叔家。可不巧的是,叔叔家铁将军把门,没人。黄正刚在气愤中度过了一天。让他更为生气的是,第二天天亮后到柳树林一看,垃圾又增加了。不行!这事必须得赶紧处理,不然的话,这柳树林就彻底完了。
  黄正刚怒气冲冲来到村委会,再次调出监控录像一看,这个倒垃圾的人更让他心惊。谁呀?二愣子。二愣子在村子里是有名的不要命的主儿,论二百五,他是爷,牛大成是孙子。
  就在黄正刚不知所措之时,老支书梁明来了。
  见老支书来了,黄正刚不满地说:“老支书,连续两次,又有人往柳树林倒垃圾了。前天夜里是我二叔黄有才,昨天夜里是二愣子,你说我该咋办?”
  老支书沉默了一下,慢慢开口说:“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要想处理好这件事,你就得大义灭亲,先从和你关系最近的人开始。处理完了你二叔,就处理那个二愣子。二愣子是村里有名的愣头青,只要能把他摆平,其他人就好说了……”
  正说着话,就听门外一阵嘈杂。黄正刚出门一看,只见住在村头的张二婶子和王大妈带着一群人来了。
  张二婶对着黄正刚质问:“黄主任,柳树林又快成垃圾场了。上任之前你信誓旦旦,说一定会解决掉这件事情。现在这垃圾倒是越来越多了,你说咋办吧。”
  正巧,牛大成从村委会大门口路过,黄正刚跑过去一把拉住了他:“牛大成你听听,这都是你们乱倒垃圾闹出的麻烦……”
  黄正刚话音未落,牛大成就嘻嘻笑着说:“黄主任,现在乱倒垃圾的可不是我一个人,听说你二叔,还有二愣子也倒了。你们村干部处理问题可得公平合理,可不能老太太吃柿子———專捡软的捏啊!你先处理你二叔和二愣子吧!只要他俩认罚,我牛大成没话说!”
  让牛大成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此刻,黄正刚的二叔黄有才来了,当着众人的面,对黄正刚说:“大侄子啊,倒垃圾那件事,是你婶子她干的。不管咋说,乱倒垃圾就是不对!村委会的罚款规定,也是为了村里的环境卫生,为了大家,我坚决支持!”
  “光口头支持有屁用!乱倒垃圾罚款二百,拿钱啊。”牛大成立刻将了黄有才一军。
  可让牛大成没想到的是,只见黄有才立刻从衣兜里掏出二百元递到了黄正刚面前……
  见黄有才交了罚款,张二婶和吴大妈她们都鼓起了掌。
  掌声未落,只见二愣子来了,冲大家说:“我二愣子以前不讲理是出了名的。但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做人,不能动不动就二百五,得讲道理。昨天,我老婆图省事,把垃圾倒进了柳树林。这是我不对,没有教育好老婆,我认罚。”说着,也掏出二百元递到了黄正刚面前。
  二愣子是村里有名的不讲理,今天的举动,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黄正刚更是向他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在大伙一片赞许声中,二愣子冲着黄有才说:“别愣着了,交了罚款还不算完,咱们还得去把自己倒的垃圾清理掉呢!”
  二愣子和黄有才走了。牛大成这下傻了,愣怔了半天,这才对黄正刚说:“我牛大成也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既然二愣子和你二叔都交了罚款,我也交。”说着,牛大成也掏出了二百元钱。
  其他乱倒垃圾的几户人,听说牛大成、二愣子和黄有才都交了罚款,并且去清理自己倒下的垃圾了,也就没再拖延,带上钱来到了村委会。
  事情圆满解决,黄正刚长长舒了一口气。
  村民们都说,黄正刚这小子可真是铁面无私啊,不但罚了二愣子,而且还罚了他的亲叔叔。从此,村子里再没有人乱倒垃圾了。
  当众罚了二叔二百元,黄正刚怕二叔生气,这天晚上,就提着一瓶酒特意去向二叔解释。可一杯酒下肚,二叔乐了:“你知道你婶子为啥要违规倒垃圾吗?其实,这都是老支书支的招,让我帮你……”
  听到这里,黄正刚恍然大悟,怪不得二愣子今天表现得这么好呢,不用问,也是老支书的安排,故意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帮我。唉!看来,这姜,还是老的辣啊!我们当村干部的,可不能光有一腔热血,还得有智慧,有方法才行啊!
其他文献
邱强是社区河道管理员,参加工作不到一年,有热情,人也勤快,他所监管的河段非常整洁。  可近几天,河道里不知从哪儿冒出许多垃圾。为了能尽早抓住往河里扔垃圾的人,邱强几经蹲守,还真让他给抓住了,是一个看上去近八十岁的老头。邱强上前劝阻,老头眼一瞪,吼道:“我就扔,你管不着……”邱强无奈地向旁人打听,才知道这老头是前不久新搬来的,家就离河边不远。  邱强找到了老头的家,他的女儿叹了口气,说她的父亲患了“
期刊
张超大学主修工商管理,他在江南林业公司任职董事长助理,深得江董事长的赏识。  张超的收入不算低,但作为一个山里孩子,想要在寸土寸金的城里买房子,那是远远不够的。张超有生意头脑,摆起了地摊,除了卖口罩,还卖生活必需品,各种男女袜子、家用拖鞋等等,别人的地摊生意一般般,而他的摊前总是围满了人,为啥?除了价格公道,他还是个爱心摊主,对那些路过没戴口罩的老人和孩子,他会免费赠送口罩,所以大家送他一个美称:
期刊
几年前,蒙古阿尔泰市卫生防疫站的哈桑托与苏莉娅准备旅行结婚,地点选在茫茫无际的库尔皮特朗大草原。他们早就听说,草原上鼠患严重,且鼠疫流行。可两人都是工作狂,决定利用这次婚假,去大草原实地考察,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谁知道,他们却因此遇上了一场大麻烦……黑死病坟前惹了祸  三天后,哈桑托与苏莉娅骑着单车进了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的大草原一望无际,风吹草舞,两个年轻人心旷神怡,不由得放声歌唱起来。可越往里走
期刊
隆庆六年(1572年)的一天晚上,玉县富商杜儒声的第四房夫人柳烟正要入寝时,杜儒声的贴身书僮阿旺说杜儒声棋瘾犯了,要找她下棋。到杜儒声的书房后,柳烟开始和杜儒声下棋,阿旺则回偏房休息去了。一盏茶工夫,杜儒声败下阵来。柳烟问该如何处置,杜儒声说还是老规矩,输了就砍头。  原来,杜儒声和柳烟下棋时喜欢玩砍头游戏:用毛笔蘸水在脖子上划一下就算砍头。于是,柳烟拿来毛笔,在杜儒声的脖颈上划了一下。然而,诡异
期刊
唐朝末年,唐僖宗为剿灭黄巢农民起义军,分封了许多拥兵自重的藩镇节度使为王。川西节度使王建就是此时被封为蜀王的。公元907年,在藩镇混战中,梁王朱温废掉名义上的唐哀帝,自己抢坐皇帝宝座,建立了后梁,蜀王王建一看:“嘿!你朱温当得皇上,我王建咋就当不得呢?”于是,他便堂而皇之在川中也称帝当了皇帝,国号蜀,史称前蜀。于是,历史便进入了你争我打,战乱频繁的五代十国时期。  其时,朱温正和晋王李克用为争霸中
期刊
康熙出生后,按照清朝的规矩是不允许和亲生母亲同居一宫的,只能由早已物色好的乳母抚养,乳母家都是瘾君子,使得康熙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吸烟。  康熙的烟瘾越来越大,即使上朝议政,也得让太监带着烟具侍候左右。因吸烟过多,引发了胸闷、气急、咳嗽不止的毛病,御医们百般调治,也没有疗效。  一天,康熙皇帝心血来潮,想去看看自己亲自主持编纂的那部大型字典的进展情况,于是就来到了编撰馆。刚刚坐下翻了几页正在校对的书稿
期刊
这个“五七干校”,全称叫“反修防修五七干校”,地处湘潭市远郊的茅山冲。有山有谷有树有花有水田有菜地,一栋栋的土坯茅草房,散落在山边、田畔、树林中。1969年冬,本市文艺界各个行当的人物,当然是多多少少有些问题的人物,都被遣送到这里来了。  我是戏工室的专业作家,曾写过几出古装戏,颂扬的是封建朝代的贤臣良将,属阶级立场有严重错误,被批得昏天黑地。能够来干校,我反觉轻松,比在单位没完没了地写检讨强百倍
期刊
大宋年间,康国公韩绛有个孙子叫韩端。韩端从小性子急,没耐心读四书五经,便弃文从武去了嵩山少林寺。练了几年功夫后,韩端觉得师兄弟们都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就准备下山去了。但他突然收到一封家书,说康国公病重,让他速归。  韩端辞别了师父,火速赶回国公府,却发现府外门庭冷落。他推开虚掩着的府门,赫然见到府内处处白幡,屋檐下的宫灯也换成了白灯笼。出来迎他的老管家一看到韩端就老泪纵横,道:“公子回来了!国公爷
期刊
李阳考上了本县的公务员,算是端上了“铁饭碗”。满心欢喜之际,不料一盆凉水兜头泼了下来。按照县里的规定,新录用的公务员都要先到下面的乡镇去挂职。李阳被分配到了卧牛岭镇宽沟村,宽沟村是全县最偏最远也最穷的地方,也是李阳的老家。  送李阳上任的是一位姓刘的司机师傅。刘师傅一边开车一边抱怨:“这破道,下次打死我也不来了。”车子上下颠簸像极了风浪里的小渔船。  李阳被颠得七荤八素:“你以为我愿意来?我找谁说
期刊
我们说故事是创作出来的,也有人说故事是编出来的,我不否认故事是编的,但是要把故事编得像真事儿一样,这就是创作了。  这篇《暗战“狗食居”》也是编的,起因是我的一个朋友开过饭馆,我没少去帮忙,也因此获得了不少可用的素材。写故事不能光凭想象,有了生活才能创作,写起来才不会说外行话,不会让内行人看了笑话,不会让人看了觉得太假。故事要有吸引力,要设计一些曲折惊险的故事情节,最好再掺上点儿爱情故事,就像汤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