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王复仇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蒙古阿尔泰市卫生防疫站的哈桑托与苏莉娅准备旅行结婚,地点选在茫茫无际的库尔皮特朗大草原。他们早就听说,草原上鼠患严重,且鼠疫流行。可两人都是工作狂,决定利用这次婚假,去大草原实地考察,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谁知道,他们却因此遇上了一场大麻烦……

黑死病坟前惹了祸


  三天后,哈桑托与苏莉娅骑着单车进了大草原。蓝天白云下的大草原一望无际,风吹草舞,两个年轻人心旷神怡,不由得放声歌唱起来。可越往里走,他们发现鼠洞越来越多,密密麻麻。他们继续前行,远远望去,只见一段废弃的城墙映入眼帘。他们决定前去探个究竟。
  来到城墙根前,他们发现一座土丘,只见这座土丘似坟非坟,足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土丘下有不少焚纸的痕迹。两人猛然想起:这座土丘,不就是当地老百姓所供奉的“黑死病坟”吗?“黑死病”就是当地百姓谈之色变的鼠疫!哈桑托取出照相机,拍下了这座“黑死病坟”。
  拍完照,两人也饿了,拿出食物和水,就地坐着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着吃着,哈桑托忽然感到身旁装食品的帆布包在蠕动。他猜,准是包中的食品香味招来了老鼠,便猛扑过去,死死摁住布包。布包中的动物拼命挣扎,发出“吱吱”的叫声。哈桑托双手用力,不一会儿,动物便不动了。哈桑托倒出来一看,只见是一只狸猫般大小的白色大老鼠,掂量一下,体重足有两公斤重!莫非是一只鼠王?他们决定将这只鼠王带上,以便回去研究。

鼠王下了进军令


  两人刚将鼠王装好,正要接着吃东西。突然,土丘中又钻出一只和鼠王一模一样的大家伙,咬住帆布包就往后拖。这也是一只鼠王,它是来抢同伴尸体的!哈桑托立即起身,想打死这只鼠王。鼠王受到惊吓,松了口,“吱吱”怪叫着狂奔而去。没过一会儿,只听见草原上响起了一片“吱吱”的鼠叫声,一只只老鼠从洞中钻出,像得到紧急集合的命令一样,一边怪叫着,一边向土丘涌来。
  哈桑托和苏莉娅顿时神色大变,收起东西飞快向那堵废弃的城墙跑去。这时,鼠群已经围上来了,密密麻麻,边叫边追。眼下要想躲避鼠群的进攻,看来只有上城墙了。城墙有一丈多高,两三米宽,是断壁残垣。两人急中生智,将两辆自行车叠起,攀着墙壁,爬了上去。
  这时,城墙已被鼠群团团围住,老鼠们有的试图往上爬,有的则攀着车架往上伸头探脑。突然,苏莉娅喊道:“快看,有老鼠爬上来了!”哈桑托顺着妻子手指的方向一看,果然见一只只肥大的老鼠顺着断墙的斜坡爬了上来。哈桑托抡开手边抓到的一根棍子,“啪啪啪”,连着打死了十几只老鼠,鼠群这才停止了进攻。此时老鼠越聚越多,它们见咬不着人,便发疯地啃咬自行车,转眼间车胎便被咬了个七零八落。两人这才意识到自己激怒了鼠群,将要面临灭顶之灾。
  苏莉娅害怕极了:“老鼠们追着复仇,是不是因为咱们刚才弄死了那只鼠王?要不,把死鼠王还给它们?”哈桑托不情愿地将死鼠王扔了下去。立即,群鼠一拥而上,拖着死鼠王就走,它们来到离城墙十来步远的地方停住,那只活着的鼠王哀叫了几声,便围着死鼠王飞快地转起圈来,嘴里还发出一种奇特的号叫声,像在哭泣,又像是呼唤同伴醒来。
  这种场面大约持续了20多分钟。突然,老鼠们仰天而号,一个衔着另一个的尾巴,围着死鼠王转起圈来。它们的“遗体告别”方式可真独特。“告别仪式”大约持续了十几分钟,突然活鼠王发出一声怪叫,鼠群一拥而上,啃食起死鼠王的尸体。啃噬完后,活鼠王发出一声尖叫,鼠群像是得到进军令一样,转身向城墙扑来,嘶叫声震耳欲聋。

“以毒攻毒”终于脱险


  渐渐地,天黑了,头上浮云滚滚,脚下鼠声阵阵,更给这空旷的草原增加了几分恐怖。这时,哈桑托突然发现远处有几点绿色的光点,迅速向他们这边移来。光点越来越近,渐渐地,竟然是几只草原狼!如果说这堵断墙能够暂时抵御一下鼠群,那么对于高大健壮的狼来说,可就无能为力了。
  哈桑托此时后悔不已,万不该当初选择到这里“旅游”,搞什么调查。他无限愧疚地对妻子说:“我对不起你啊!”苏莉娅的泪水早已在眼窝里打转,见丈夫如此说,大滴泪水滚滚而下,她一把搂着丈夫哭起来……
  很快,就有几只狼开始向城墙根靠近。但让人惊喜的是,狼来到城墙下,并没有攻击他们,而是直扑挖洞的鼠群。顿时,嘶叫声响成一片。狼群爪撕嘴咬,“吱吱吱”吃得非常带劲。闹了半天,狼群是冲着鼠群来的!这样也好,以毒攻毒。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天渐渐亮了。饱餐后的狼群也渐渐散去,草原上出现少有的平静。两人趁着鼠群暂时退却之际,跳下墙,弄了些墙边的杂草和被老鼠啃碎的轮胎上来,然后点燃火,顿时腾起滚滚浓烟,直冲天空。
  时近中午,鼠群又卷土重来,两人挥开棍棒,准备与鼠群重新展开殊死搏斗。正在这时,几名牧人赶着马群奔涌而来。马群足有数百匹,碗口大的马蹄将鼠群践踏得血肉模糊。终于,两人得救了。
  哈桑托和苏莉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现场拍摄的大量珍贵照片,写了一份长长的报告,报告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立即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行动,有效消灭了鼠患。
  选自《科海故事博览》2015.2
  (段明 图)
其他文献
封达是个富商,不差钱,但有一桩心事,就是想知道当年他曾祖父封满仓在凉山牺牲的细节。  为此,封达抽空去了一趟凉山,一是旅游,体验一下当地的彝族风情,二是了解一下当年曾祖父在凉山的工作情况和牺牲经过。  当地史志记载:一九三五年五月,红四方面军攻打该县时,封满仓告别妻子和一岁的儿子,参加红军,转战南北。后来,他随队渡过金沙江,解放凉山各县,并任该县军管会副主任。一九五零年十月,在嘎子乡洛古村剿匪时牺
期刊
梅妃名叫江采苹,福建莆田人,其父江仲逊世代为医。    江采苹聪明过人,9岁时就能诵读《诗经》中《周南》《召南》等诗篇,并对父亲云:“我虽女子,当以此诗为志。”江仲逊便以《诗经·召南》里《采苹》一诗的题目为女儿名字,表示对女儿的期望。  少女时,江采苹更出落得风姿楚楚,秀色可餐。  唐玄宗开元年间,太监高力士到南方为玄宗选美,见到江采苹,就将她选入宫中。  一入宫中,备受宠幸,数千后宫佳丽均不及采
期刊
林磊办好母亲的后事,拿着母亲临终前交给他的东西,坐车去了市里。他找到市一院住院部消化内科的医生办公室。  办公室里只有一个年轻女护士坐在电脑旁工作着。林磊问:“医生,你们这里有一位穿红大褂的医生吗?”  女护士抬头打量了一下林磊,笑着说:“医生都是穿白大褂的,哪有穿红大褂的?”林磊也笑了,他也没见过穿红大褂的医生,可母亲说那位女医生就是穿红大褂的,其他没什么线索,他只能根据这唯一特征来寻人了。  
期刊
这天,阎王爷交给牛头和马面一个任务,让他们带回一个叫刘光辉的人。牛头和马面领命而去。  很快,他们就找到了刘光辉。不过,他们一看到刘光辉就傻了眼:刘光辉年纪轻轻,身强体壮,要想轻轻松松地带走他,看来是不可能的。  怎么办?牛头和马面商量起来。牛头说:“一看他的块头,只怕我们都不是他的对手,来硬的肯定不行,得来软的。”  马面说:“现在的人不是都挺贪财吗?只要我们弄一大袋钱,往他面前一扔,他肯定就会
期刊
张牛从小失去双亲,奶奶靠捡破烂供他上学,好在张牛不负所望,最后考上哈尔滨的一所大学。寒假伊始,张牛就去镇上找了份工作。  这天,不少村民陆续接小孩回家,经过张牛家门口时,张奶奶一问才知道,今天是幼儿园开园的日子。有人随口问她,张奶奶,你家牛牛有没有去学校?  之前,张奶奶问过张牛开学的时间,可张牛总是说还早呢,到现在她还不清楚具体哪天开学,于是她笑笑说,还没呢,可能大学寒假比幼儿园要长一些吧。  
期刊
《后汉书·耿列传》中,记载了东汉军队一次跨越数千里、冒雪翻越天山拯救孤军的行动,虽然篇幅短小、后人所知甚少,但惊心动魄,读起来令人热血沸腾,堪称两千年前的“雷霆救兵”。  困守孤城    事情发生在公元75年。男主角耿恭,出自东汉盛产将军的耿氏家族,他是《耿列传》传主耿的侄子,史书这么写他:“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在他小时候,他的父亲耿广就去世了。  公元74年,耿恭来到西域与匈奴作战。众
期刊
鼻青脸肿的冯二狗,冲进初中班主任何老师的家:“何老师,您一定要给我改一个名字,必须帮我改个名字!”  何老师一愣,问:“你惹祸了?”  冯二狗摇头,“老师,您晓得我不会惹祸的,只是我这名字太窝囊,我必须改个名字。”  何老師问:“你跟人打架了?”  冯二狗说:“老师,现在您别管这些,就给我改个名字行不!”  何老师莫名其妙,嘟囔说:“三十岁的人,忽然想起改名字,理由也没有一个呢!”  冯二狗急了,
期刊
同伴神秘失踪  四个人按照计划进入雨林区域后,果然发现到处是险峰峡谷,茂密的丛林遮天蔽日,大大小小的河流瀑布穿流于其间,犹如来到了侏罗纪时代的森林公园一般。喜爱植物学的莫莎和燕妮两个女生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尽可能地往她们背包里采集更多的奇花异草标本。而桑布和雷萨尔只顾忙于用相机捕捉大自然所造化出的瑰丽奇景。  一天,四个人发现了一处地形构造复杂奇特的幽深峡谷,决定进入其中游览一番。不巧的是,莫莎不慎
期刊
邱强是社区河道管理员,参加工作不到一年,有热情,人也勤快,他所监管的河段非常整洁。  可近几天,河道里不知从哪儿冒出许多垃圾。为了能尽早抓住往河里扔垃圾的人,邱强几经蹲守,还真让他给抓住了,是一个看上去近八十岁的老头。邱强上前劝阻,老头眼一瞪,吼道:“我就扔,你管不着……”邱强无奈地向旁人打听,才知道这老头是前不久新搬来的,家就离河边不远。  邱强找到了老头的家,他的女儿叹了口气,说她的父亲患了“
期刊
张超大学主修工商管理,他在江南林业公司任职董事长助理,深得江董事长的赏识。  张超的收入不算低,但作为一个山里孩子,想要在寸土寸金的城里买房子,那是远远不够的。张超有生意头脑,摆起了地摊,除了卖口罩,还卖生活必需品,各种男女袜子、家用拖鞋等等,别人的地摊生意一般般,而他的摊前总是围满了人,为啥?除了价格公道,他还是个爱心摊主,对那些路过没戴口罩的老人和孩子,他会免费赠送口罩,所以大家送他一个美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