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的课堂造就自主学习的能力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w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让学生经历和体会自主学习数学的过程,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本文从四个方面来具体说明自主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四个能力,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堂;能力
  自主学习的课堂是民主的、开放的、富有创造力的课堂。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课堂上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组织,让一节课形成自主学习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求知欲是自主课堂的推动力,他们的问题和需求是自主课堂的灵魂,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经历是自主学习课堂的载体,而他们的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则是自主学习课堂的最终目的。因此,长期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能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台湾教授曾仕强说过:“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和发明都是先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开始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科学研究模式的开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能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充满问题的好奇心推动着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的渴望。如果长期以来,课堂都是老师问、学生答,就会形成一种机械模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天性和能力就会慢慢被淡化掉。因此,只有自主学习的课堂才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上六年级“比的意义”一课中,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学素养和能力,我大胆采用自学的方式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自学后,有几个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有的学生问:“什么情况下能用比表示?”有的问:“电子表中的‘∶’是表示比号吗?”有的问:“比的前后项可以交换位置吗?”还有学生问:“在课本44页的最后写道15∶10也可以写成15/10,这里为什么不用约分成最简分数呢?”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他们感到困惑的地方,同样也主要是一些知识的难点。他们自主提出这些重要的问题,就会自发地进行探讨或者寻求老师的帮助,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锻炼了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自主获取数学信息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对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展现,也是反映学生数感的一项标准。对于一个数学问题,如果学生能够迅速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把握数学核心问题,那么可以说离解决问题已经不远了。有的学生遇到一些数学问题,常常觉得无从下手,这往往是没有获取数学相关信息的能力,或者说这项能力较弱。而这样的能力,同样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比如,在上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中,让学生选择材料自主搭建模型的教学环节,就是锻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在操作之前选材料的汇报中,有的学生说:“我需要小棒,因为小棒相当于长方体的棱。”有的学生说:“还需要接头,因为接头相当于顶点。”学生通过获取长方体的各部分结构,提取出数学信息一一对应,将棱具体化为小棒,将顶点具体化为接头,找到相应的材料,为后面的搭建框架模型奠定了基础。在自主的教学课堂中,通过自主的观察、分析、迁移、探讨和汇报,学生能够锻炼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三、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伟大领袖毛主席有句名言:“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训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可以反映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归纳、列表、枚举、假设、对比、转化、分类、建模等思想方法来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就能反映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高低。学生有了良好的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从“鱼”获得“渔”,老师就能够从“教”到“不教”。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要以自主学习的课堂为载体。
  比如,六年级上“比的应用”一课,我在简单复习比的意义之后,出示例题:“500mL的稀释液,按照浓缩液和水1∶4的比例配制,需要多少mL的浓缩液和水?”出示完例题,我让学生自主交流,希望能让大家都能用份数、分率两种方法来解决,但是结果出乎意料:第一个学生“按计划”说了:“如果浓缩液是1份,水就是4份,稀释液就是5份。然后列式解决问题。”第二个学生说:“我的列式是500÷(1 1/4)。我把1∶4看作浓缩液占水的1/4,那么,稀释液就是占水的1 1/4,求单位‘1’水,就用除法,将500mL的稀释液除以它所对应的率‘1 1/4’,求出水400mL。然后400×1/4=100mL就是浓缩液的。”想不到,这个孩子用前面我们分数除法的量率对应也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大为高兴,因为包括我在内,都没有考虑到这个层面。于是我顺水推舟,问:“这种方法是将什么看作单位‘1’?” 生回答:“水。”另一个学生立即回答道:“那我还可以可以把浓缩液看作单位‘1’,这样水就是单位‘1’的4倍,稀释液就是单位‘1’的1 4=5倍,500÷5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量÷对应的率’。”
  学生能在自主交流分析之后,运用知识的转化和迁移,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说出这样层面的分析,解决了问题,我相当满意。因为,这不仅对前面分数除法的量率关系做了进一步的整理和复习,还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的过程中,锻炼了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给学生一种感受,数学是相当有魅力的,即使是同一个算式,如果理解的角度不同,表示的意义也就不同。
  四、自主给予互相评价的能力
  评价,不仅可以对前一段学习进行改善和肯定,更可以对后一段学习给予强大的鼓励和支持,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自主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受到同学的肯定和赞赏,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即使学生之间互相提出疑惑,进行反驳,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学生的能力也会获得提高。因此,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能力。
  比如,六年级下“负数的认识”一课,我将一些数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自主地对这些数进行分类。一个学生上台,将有符号的数分一类,将没有符号的数分另一类。分完后,学生开始互评,一个学生问:“你为什么这么分?”他回答:“我是按照是否有符号来分的。”另一个学生又说:“我还有不同的标准来分这些数。”“对!我也有。”许多学生应和起来。马上,又有一个学生上台,将这些数分成正、负数两类,0在正数中。于是,学生们又开始互相评价,用自己的理由和观点阐述对0分类的理解:“我认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因为,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0就不可能是正数或负数。”顿时,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正是在这样自主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互评使得他们的思维进行碰撞,自主解决了0的归属问题。
  当然,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许多,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开放民主的自主学习的课堂中多倾听学生的问题,多帮助学生的困难,多创造学生提问的机会,去挖掘、去培养学生更多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老师传统陈旧的授课方法会造成课堂氛围的沉闷,这对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来说是十分不利的。针对当前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的“填鸭式”教学及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的现象,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合理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兴趣,以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兴趣  一、设立教学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活跃的教学氛围能够极大地提高学
]目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手术可诱发全身炎症反应,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作为鉴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的工具已得到广泛应用,文中旨在探讨PC
  本文通过建立C64K提速货车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仿真货车在典型线路上的运行,获取作用于轮轴上的随机载荷谱.引入车轴材料的非线性本构关系,进行轮轴的有限元分析,得
目的探讨应用掌侧人路斜T钢板结合克氏针技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l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40-63岁,平均年龄5l岁。
目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文中探讨经鼻给予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实验性TBI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
摘 要:社会的进步带动了教育的发展,大众教育时代的到来相对于青年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多,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得到相对应的重视。工资水平达不到预期水平、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强、教学量增多带来的压力、自我认识的缺乏都是影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  关键词:青年教师;影响因素;促进策略a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大众教育的转变基本已经完成,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教师这一行业,其中的中坚力量更是青年人,根据调
目的慢性鼻一鼻窦炎患者窦壁骨质改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探讨患者筛骨cT值的变化,研究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50例慢性鼻-鼻窦炎成人患者分为不伴息肉组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