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充满“花香”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69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即如此。同时,好的阅读能力也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其它科目。由此,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我们不得不深思:如何尽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如何让学生博览群书,开展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
  《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过程,促进互动合作,从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激发兴趣,培育情感,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因为儿童一旦自然进入了语文描绘的情境,对课文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感情,便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产生阅读的欲望,读起来便游刃有余。例如:在教学《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时,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去过草原,对草原不太熟悉,于是我利用录像向学生展现了大草原的美丽,当学生看到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以及草原上成群结队的羊群和策马奔腾的牧民时,情不自禁地对草原充满了无尽的遐想,然后,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草原上看看那里的早晨?”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纷纷投入到新课的阅读之中。再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理解“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这句话,师问:“乌鸦到处找水喝,如果我们用望远镜看一下,你会看到什么?”生纷纷抢答,有的说:“我看见乌鸦一会儿到这儿找找,没有水;一会儿到那儿找找,还是没有水。”有的说:“我看见乌鸦一会儿到田野里找,一会儿飞到树林里找。”然后师接着问:“乌鸦一边找,一边还会说什么呢?”生答:“渴死我了!哪儿有水呢?”“水真难找哇!”……这样通过让学生“看”和“听”巧妙地把学生带入情景,使他们由“局外人”变为“局内人”,这样就在情景中理解了课文,丰富了想象,更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任何事都充满了新鲜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游戏、竞赛、表演等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那么学生不但能学到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参与的快乐,学习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这一篇课文时,我让小朋友帮忙秋姑娘送信,我把信放到他们的书桌里,让他们找到并帮忙秋姑娘送信给大雁、小青蛙、小松鼠、山村的孩子,这样做让学生们都动起来,大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然后在送第二封信时,我利用头饰扮演小青蛙。问孩子们:“现在我就是小青蛙,冬爷爷快来了,我得找个地方睡大觉了,谁来演演秋姑娘呢?”然后让学生准备一下,认真读书后想想动作,这时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被完全地调动起来,纷纷拿起课本,认认真真地研读。
  另外,小学教材中的课文虽说浅显易懂,但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仍有一些词句和语段是难以理解的,如果通过画、唱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内心情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如教学《鲁班和橹板》一课时,让孩子们动手画一画鸭子的腿和橹板的样子,孩子们就能发现鸭子的腿圆圆的,脚蹼扁扁的,划起水来很快,鲁班做的橹板也是这样子的,所以划起来就省力了。这样就把抽象的文字变成了形象的图画,既创造了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又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依托各类朗读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而不是借学生的口说教师想说的话,并为他们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阅读教学中,读要充分,读要有指导,读要有层次。指导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评价的语言富于变化而且情趣化,且要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并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基础上。
  如在教学《狐假虎威》时,教师问学生:“狐狸和老虎谁厉害?”学生纷纷发表意见,大多数同学都说老虎厉害,因为它是百兽之王,小动物们都怕它,而有一个同学却认为狐狸厉害,我询问他原因时,他说:“狐狸真聪明,会随机应变,它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强大的老虎。”听到他这样说我首先表扬了他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想法,然后接着问:“大家想一想,狐狸把自己的‘聪明’用在什么地方了?这种做法好吗?”生纷纷回答:“狐狸把自己的‘聪明’用在了欺压小动物身上了。”“这种做法不好。”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这种多元化的理解,既会有正确的认识,也会有偏离主题的答案,对于学生众多的独特感受,我们就应该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会和理解,并给予及时恰当的引导。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走进书的海洋,在书海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更应该让阅读为学生营造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让幸福常驻学生的心灵。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在经历灵魂洗礼的同时,学生学会了学习,提高了语文素养。让阅读充满“花香”!
  (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市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高中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能力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展开。新课程所阐述、倡导的全新理念也如春风吹满校园,而理论唯有通过实践方能长青。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
编者按:  家书是家人亲友之间传递信息和情感的书信,从口信、结绳通信等早期形态,发展到泥板家书、简牍家书、纸质家书等各种形态,有着悠久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烈士的家书,汇集了关于共产主义信仰的精华。百
在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呢?就此问题作一些浅显的探讨。  一、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数学活动课一般安排在每一单元或一章结束之后。这样有利于教师从学生实际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在充分了解学生“认识前提”的基础上进行情境创设。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
【内容摘要】农村学生,他们的阅读面和交际能力是有限的,要求他们在课堂上用流利的原创语言交流是比较困难的,如何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可从以下几下面努力:给学生以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放松地说;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正确地说;给学生以信心的激励,让学生自信地说;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地说。  【关键词】口头语言表达  正文: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语文,语是指口头语言,文是指书面语言。可见,语
教材分析: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在积累巩固古文言文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品格上的教育。  设计理念: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大意,掌握作者情感倾向,结合个人的认知体验阐发阅读体悟,汲取精神营养。  研究主旨:“建构式”文言文阅读(指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语言规
【内容摘要】本文剖析了影响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因素,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元认知学习策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元认知学习策略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的要素。《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与《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了既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英语这种语言,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我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探索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注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然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的,要求突破师生的单一单向的“对话”
【内容摘要】《囚绿记》是陆蠡的散文名篇。该文写于烽烟四起的抗战时期,作家陆蠡有着时代赋予他的具有鲜明立场的民族话语权,但文章体现出的共性往往是“学生一望即知”的东西。文中最具分析价值的个性成分解读,往往湮没于功利价值的取向中,习焉不察,致使微观文本的低效或无效分析大行于世。笔者通过对“窗”意象的深入剖析,将作者矛盾心理中孕寓的平衡诉求纳入到文本主旨的探讨中,认为“我”在“囚绿”过程中,不仅认识到“
【内容摘要】提高潜能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爱心与耐心的运用,巧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多表扬,少批评。是提高潜能生学习英语的途径。  【关键词】目的 态度 爱心 耐心 表扬 批评  英语既是活的语言,也是枯燥无味的语言。如何激发潜能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作为一个英语教师我认为必须作好以下几点:  1.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许多家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基础教育必须培养学生下列基本素质: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能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朗读;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问题的书,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回顾自己这些年来在语文教学工作上的付出,觉得我们的教学工作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