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y_1012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促进高中学生思维的创新性、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养成审慎的思维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科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越来越重要,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一种深入思考。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营造宽松而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有利于诱发他们的创造能力。
  1.根据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离不开的,当今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面的才能不仅仅从课堂上学习,还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所以,教师需要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知识的存在,让数学更贴近生活,使学生学起来有真实、亲切、自然的感觉。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知识时,可以让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有关圆形的物体进行列举,然后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五只猴子分别骑着圆形、正方形、梯形、长方形及三角形五种形状轮子的自行车进行比赛。然后让学生思考哪只猴子会得冠军,然后由多媒体将结果演示出来,并讨论为何骑圆形车轮自行车的猴子会得冠军。这样车轮做成圆形的原因学生会牢记于心,并且让他们能深刻体会到学好数学的必要性,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产生很强的求知欲,乐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实际解决相对简单的问题,这样会激起学生较强的学习动机,动机越强烈,就可以对学习产生较浓厚的兴趣,并且学习态度会很积极,有助于将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到最高,激起创新思维。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教导学生利用学到手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较简单的问题,留给学生足够的创新、尝试的空间。
  2.冲破思维定式,注重学生参与
  创新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还是一种需要创新技能的实践活动。“质疑”是创新的手段。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学生学会了怎样用“质疑”的技巧和方法,那么他们就会产生迫切的求知欲望,思维也会随之而活跃起来,进而就会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再用悬念法、故事法等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质疑,把不同于老师和课本的想法和见解提出来。不论学生提出的异议如何,教师都应耐心地给予解释和答复,鼓励学生这种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技能的实践舞台。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营造出平等舒适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探讨、大胆质疑。中学数学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及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从而激励他们的创新思维。
  3.重视解题教学,发展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特有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能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并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通过解题教学,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在解题中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问难、积极争辩、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观、探究多种解决方案或途径,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4.充分利用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思维的另一种思维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思考问题。顺推不行,考虑逆推;直接解决不行,想办法间接解决;正命题研究过后,研究逆命题;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考虑探讨不可能性。它有利于克服思维习惯的保守性,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促进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逆向思维的方法可从以下方面去做:第一,注意阐述定义的可逆性;第二,注意公式的逆用,逆用公式与顺用公式同等重要;第三,对问题常规提法与推断进行反方向思考;第四,注意解题中可逆性原则,如解题时正面分析受阻,可逆向思考。
  5.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它一般都处于后半节课,也是学生精神最容易分散的阶段,怎样才能使练习有意思,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要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教师可以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所谓开放性练习,是指一个数学问题,它的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解法。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练习,给学生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交流;教师要鼓励、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对求新、求异的学生要大加赞赏,对于不成功的思路,也要充分肯定、鼓励,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被激发,学生的创新才能成为一种可能。
  参考文献:
  [1]郭岁平.浅议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16:49-50.
  [2]张永常.高中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03:33.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要解决的是教师“教什么”的问题,而教学策略解决的是“如何教”的问题。由于教学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动力性结构,因此教师设计和选择教学策略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措施。它包括三层基本意思:第一,教学策略从属于教学设计;第二,教学策略的制定要依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
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年头不短了,感到最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找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切实可行的好方法。读学生的作文是一件挺痛苦的事:要么选材陈旧,严重缺乏生活气息,读起来索然无味;要么模仿之作,毫无创新可言,读起来似曾相识;要么转述故事,一点儿没有自己的思想,还不如读原作精彩;要么天马行空,胡乱想象,读起来晕头转向;更有甚者,干脆交白卷……总而言之,写作文对学生是一种折磨;读作文对老师是一件烦心事。作文指导常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肾健骨合剂”在自体骨修复骨缺损中的干预效应及与IGF-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生长因子的表达关系。  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90只,雌雄不限,体
摘 要: 中学数学教学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同行共同切磋。  关键词: 数学素质教育 应用能力 个性品质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1.培养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能力  基础知识是指教学涉及的概念、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基本技能是指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
近日盛传石油央企有限开放,阿里巴巴谋划入股中石化销售公司,这其中究竟有何变数?  阿里通过支付宝尝到了“临时”在手资金的甜头,特别是现在马上要出现的阿里银行和已经出现的金融产品代销业务,更是让阿里风生水起,即将在美国上市。近日,阿里巴巴谋划入股中石化销售公司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联想到其近期一系列在金融、在线教育、传媒、旅游等领域的投资,在电商和物流层面提供了庞大的数据平台,又有阿里云技术的支持,让
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数学意识,体现了数学的思维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生在解题时常常会出现束手无策、目的不明确,思维混乱,思路不清晰的情况,在学习中不懂得掌握知识点、知识网络,不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等.其主要原因还是在学习中没有形成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高中阶段常见的有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函数和方程、建模等思想方法.正确运用这些思想方法,
摘 要: 传统教学方法存在教学效率低下且无针对性的特点,无法满足新课改提出的教学需求,教学方式创新势在必行。本文立足于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创新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教学方式 创新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无论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依托于教学方式的有效。纵观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