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是我们国家的困难时期,当时我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美术编辑。为响应上海新闻出版系统的号召,我报名支援大西北去了青海工作,在青海科学院办《科学报》。一日,院领导带着微笑对我说:“老陶,有个好差使,昨日省委决定要你到北京去搞人民大会堂青海厅的美术总体设计、绘画工作,带一批人去,大胆去干。不要紧,你是‘中右’嘛!”我一听头上如浇了一盆冷水,不是清醒,而是更糊涂了!想当年我们上海新闻出版系统一大批人支援大西北,是敲锣打鼓戴着大红花被送上火车的呀!我茫然了!难怪临别之前上海单位的一位人事领导将我拉到一边轻声地对我说:“老陶,不要背包袱啊!好好去干。”我这才认识到人事工作还有这种奥妙。
青海省抽调了6位美术家赴京,还有省物资局处、科长各一人负责物资供应。赴京人员以部级待遇标准供应。出去办事,开的都是国务院的介绍信。我深深感觉担子的份量,心里有点暖呼呼的。
我拟订的青海厅总体设计方案中有一项以毛主席诗词——《念奴娇·昆仑》为题材的大挂屏:“……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挂屏是采用青海柴达木盆地开采的一种淡红或淡紫色非常美丽透明的玻璃体矿物“味碱 ”,又称“水晶盐”的矿物来制作。但该词请哪一位名人来书写呢?苦思结果,我想到去请教中央美术学院吴作人院长。这位大师早在1941年到过青海写生。全国解放后我经手过他画作的编辑出版,但从未谋面,就冒昧去叩开了大师的家门。经自我介绍后,大师连说:“久仰,久仰!”紧握我的双手:“欢迎,欢迎!我们神交已久,难得,难得!”如同故人重逢热情非凡。见家中只他一人。他陪我参观了他东、西厢的中、西画室,在西厢国画室坐下,殷殷沏茶。我说明来意,并将所带水晶盐样物出示。大师兴奋地抚摸着这些美丽的水晶盐块端详寻思,连说:“多美呀!”似已理解了我设计的良苦用心。他说:此物在昆仑山开采,为青海高原所独有,更能体现伟人词意内涵。毛主席的这首词,“将昆仑山裁为三截”,气势恢宏。你这个设计构思巧妙,意匠独到,别开生面,有大气派,能体现中国人的伟大襟怀。很好。
至于挂屏的字请何人书写,大师胸有成竹地说:“郭老的字大会堂里已经很多了,请田汉大师去写如何?他是我国国歌的词作者。”我一听,心头一亮,喜出望外,顿觉高见非凡,连声说好极了!于是吴大师带着微笑拉开抽屉理出红条十行毛边纸即书“烈哉同志面陈寿昌师”函交我。我连声道谢:“待挂屏制作完成即奉照片留念。”
在和大师言谈间,他还主动提过我的工作,希望我调到北京工作。并也曾为我几经联系落实,终因当时“路线”斗争不断扩大而搁浅。
次日,我持吴作人大师函叩开了田汉大师的家门。田汉大师是我仰慕的文化巨人。信由门房递入,不一刻,见大师戴着老花眼镜摸着白头短发站在阶前,看着信连声说:“请进!请进!”
田大师拉着我进入四合院的正屋让我在小圆桌边入座。见屋内全是一排排的书架,不甚整齐,且有四个年轻人挤着尚在用餐,很家庭化。田大师介绍说:“他们都是我的秘书。”那个时候尚未形成会客预约的习惯,弄得他们饭桌草草收场,我真不好意思。
田大师随即从书架上取出一个画卷说:“这是日本话剧团来访送的,你是画家,看看画得如何?”我展开画轴一看,是田大师的剧作——《丽人行》剧中人物素像,画得细腻而认真,是日本民族民间风格的《浮世绘》。我赞扬了日本绘画的特色成就。田大师听得很高兴,拍拍我的肩膀连连点头微笑。当时我暗想,或许是大师对我这年轻人的考验吧!我也随着微笑了。田大师接着谦说:“我不是书法家,主席的词恐怕我写不好呀!”
言谈中,秘书们都汇拢来听我介绍青海高原的情况:青海是我国的多民族地区,特多藏民,有著名的文成公主进西藏时摔“日月镜”的“日月山”,有水往西流的“倒淌河”,有仅次于西藏“布达拉宫”的“塔尔寺”……
当我介绍要用青海柴达木地区开采的“水晶盐”来制作大挂屏时,田汉大师觉得意像别具,设计构思独到,连连点头称好,并说:“我一定要把这幅字写好,请秘书送到。”
不久,我如期收到了田汉大师的字稿,并立即交付北京前门照相馆拍摄放大,由北京工艺雕刻厂以一流的材质(楠木),请一流的技师雕刻,并按照我设计的传统的缠枝牡丹图案制作外框。我还亲自参加每个字形的锉刻安排直至完成。青海厅建成后,当大会堂的讲解员向参观者讲解这幅挂屏的内涵意义时,我感到无比的快慰。我为此生能与吴作人、田汉这两位大师晤识而深感荣幸。
(作者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青海省抽调了6位美术家赴京,还有省物资局处、科长各一人负责物资供应。赴京人员以部级待遇标准供应。出去办事,开的都是国务院的介绍信。我深深感觉担子的份量,心里有点暖呼呼的。
我拟订的青海厅总体设计方案中有一项以毛主席诗词——《念奴娇·昆仑》为题材的大挂屏:“……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挂屏是采用青海柴达木盆地开采的一种淡红或淡紫色非常美丽透明的玻璃体矿物“味碱 ”,又称“水晶盐”的矿物来制作。但该词请哪一位名人来书写呢?苦思结果,我想到去请教中央美术学院吴作人院长。这位大师早在1941年到过青海写生。全国解放后我经手过他画作的编辑出版,但从未谋面,就冒昧去叩开了大师的家门。经自我介绍后,大师连说:“久仰,久仰!”紧握我的双手:“欢迎,欢迎!我们神交已久,难得,难得!”如同故人重逢热情非凡。见家中只他一人。他陪我参观了他东、西厢的中、西画室,在西厢国画室坐下,殷殷沏茶。我说明来意,并将所带水晶盐样物出示。大师兴奋地抚摸着这些美丽的水晶盐块端详寻思,连说:“多美呀!”似已理解了我设计的良苦用心。他说:此物在昆仑山开采,为青海高原所独有,更能体现伟人词意内涵。毛主席的这首词,“将昆仑山裁为三截”,气势恢宏。你这个设计构思巧妙,意匠独到,别开生面,有大气派,能体现中国人的伟大襟怀。很好。
至于挂屏的字请何人书写,大师胸有成竹地说:“郭老的字大会堂里已经很多了,请田汉大师去写如何?他是我国国歌的词作者。”我一听,心头一亮,喜出望外,顿觉高见非凡,连声说好极了!于是吴大师带着微笑拉开抽屉理出红条十行毛边纸即书“烈哉同志面陈寿昌师”函交我。我连声道谢:“待挂屏制作完成即奉照片留念。”
在和大师言谈间,他还主动提过我的工作,希望我调到北京工作。并也曾为我几经联系落实,终因当时“路线”斗争不断扩大而搁浅。
次日,我持吴作人大师函叩开了田汉大师的家门。田汉大师是我仰慕的文化巨人。信由门房递入,不一刻,见大师戴着老花眼镜摸着白头短发站在阶前,看着信连声说:“请进!请进!”
田大师拉着我进入四合院的正屋让我在小圆桌边入座。见屋内全是一排排的书架,不甚整齐,且有四个年轻人挤着尚在用餐,很家庭化。田大师介绍说:“他们都是我的秘书。”那个时候尚未形成会客预约的习惯,弄得他们饭桌草草收场,我真不好意思。
田大师随即从书架上取出一个画卷说:“这是日本话剧团来访送的,你是画家,看看画得如何?”我展开画轴一看,是田大师的剧作——《丽人行》剧中人物素像,画得细腻而认真,是日本民族民间风格的《浮世绘》。我赞扬了日本绘画的特色成就。田大师听得很高兴,拍拍我的肩膀连连点头微笑。当时我暗想,或许是大师对我这年轻人的考验吧!我也随着微笑了。田大师接着谦说:“我不是书法家,主席的词恐怕我写不好呀!”
言谈中,秘书们都汇拢来听我介绍青海高原的情况:青海是我国的多民族地区,特多藏民,有著名的文成公主进西藏时摔“日月镜”的“日月山”,有水往西流的“倒淌河”,有仅次于西藏“布达拉宫”的“塔尔寺”……
当我介绍要用青海柴达木地区开采的“水晶盐”来制作大挂屏时,田汉大师觉得意像别具,设计构思独到,连连点头称好,并说:“我一定要把这幅字写好,请秘书送到。”
不久,我如期收到了田汉大师的字稿,并立即交付北京前门照相馆拍摄放大,由北京工艺雕刻厂以一流的材质(楠木),请一流的技师雕刻,并按照我设计的传统的缠枝牡丹图案制作外框。我还亲自参加每个字形的锉刻安排直至完成。青海厅建成后,当大会堂的讲解员向参观者讲解这幅挂屏的内涵意义时,我感到无比的快慰。我为此生能与吴作人、田汉这两位大师晤识而深感荣幸。
(作者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