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想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hly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小到大数学一直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下,高职教育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合作重组逐步发展为高职院校。高职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但对学生学习物理、生物技术有绝大的帮助,更是对新兴的计算机行业、航天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然而,现行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教学内容的枯燥无味、教师教学技能的低下等问题的存在,再加上高职数学的抽象、作业的繁重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就现行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我们应如何有效地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字:高职数学;教学质量;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6
  
  一、目前现行条件下的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数学作为一种最基础的学科,一直以来在学生的学习生涯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从刚入学开始数学就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伴随着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同时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十分严密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有严密的抽象逻辑思维,通过数学的学习,对学生的抽象意识、推理意识、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会有很多的提高。因而在现行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高职数学对教学的质量提高和社会人才的培养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然而,随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高等教育院校的不断扩招,再加上有些院校创办时间较短,对教学目标认识不够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太过于随意性和盲目性,往往是注重理论的教学而大大忽视了实践的应用,学生常常是被迫地接受知识,学生常常对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产生厌烦和恐惧。长此以往,职高院校的生源不断减少,学生的质量呈现出直线下滑的趋势。因此要解决高等高职院校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迫在眉睫的。
  二、如何高效提高高职数学的教学质量
  (1)构建愉快融洽的师生关系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老师的角色永远是那种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提起老师学生往往表现出一种畏惧抑或是一种“不服”,大多数学生往往是“敢怒不敢言”的。同时对于大多数的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是“现在的学生太难管理了”、“上课不好好听讲,啥也不会,素质太差了”、“这课没法上了”。老师往往把学生说的一无是处,将课堂纪律差统统归结为学生的过错。再也没有古人的“程门立雪”,课堂秩序井然有序,师生如朋友教学相长更是寥寥无几。
  现在的孩子由于受社会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种的问题,但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缺点和状况,教师不应横加指责,任意践踏学生那微乎其微的尊严。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教师对于学生的不足应给予耐心的指导,常常进行心灵的沟通,师生之间应架起一种融洽的桥梁。老师和学生应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真正的实现在课堂上是相互进步的师生,在生活中是能进行相互交心的朋友。
  (2)应用现代教学媒体突出教学能力的实践运用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培养更多适应社会要求的高职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数学作为学生学科学习中的一个基础性学科,高职数学的特点是不仅要为学生日后学习其他学科提高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去动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时候做到得心应手。
  当代的社会是一个网络性的社会,当今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越来越普遍,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大、趣味性强更加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因此,现行条件下的高职数学教学应该果断的摆脱掉传统的一黑板、一粉笔、一讲桌便构成了一堂课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应尽最大的能力去尽可能的运用多媒体等网络资源共享的优点去教授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立体空间、逻辑思维较强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现给学生,从而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的接受和理解,也可以更加容易的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并加以应用,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也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学生不会感到苦恼,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切记千万不可出现“过电影”的课堂模式,使课堂进入另一种形式的枯燥无味。
  (3)强调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规律化、实用性及重点性
  高职数学知识并不像语文和英语那样知识点比较零散,比较繁琐,需要日积月累,高职数学其实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数学中的定理,公式就为知识的整体性和规律性做了很好的铺垫和总结,教师应该用启发式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恰当地总结,去探索数学课程中的规律,慢慢的学会应用这些规律。
  (4)改变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实现优化教学评估
  从古至今,各个院校一直采用传统的笔试测试来考核学生的成绩,所考核的内容不外乎课本及平常的试题,久而久之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习惯去背题背答案,这样的考核方式最终的结果导致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慢慢地学生没有了创新意识和实用能力。考核的方式不应过于死板而应充满灵活性,应该让学生综合的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综合性的问题。应该运用高职数学的实际能力应用性,将考核的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彻底改变以往的“一试定乾坤”的考核方法,因此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是迫在眉睫的,实现优化教学评估是高职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略谈高职数学教学的总结
  学无止境,事是静止的人是动态的,以上对高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是简单的几点意见,我们对学术的探究对高职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的探究是永无止境的。
  高职院校是社会高职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摇篮,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高职数学教学的教育理念应从整体到具体,从理论过渡到实践的应用,运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活跃的课堂模式,灵活的教学评估,逐步实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高职教学的教学途径,这是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更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将来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婧.谈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J].辽宁高职学报,2013;
  【2】姚新钦.关于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3】金友良.谈谈高职高等数学作业批改模式的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5;
  【4】侯建军,李小平.谈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6;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成人安氏II1类与II2类错牙合颅面特征的差异及其软硬组织相关性,探讨其形成的机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门诊病例中随机选取安氏II1类与II2类错牙合各
【摘要】语文教学是现在初中教学内容中十分基础且重要的一门学科。做好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有积极意义。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促进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笔者在本文中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了说明。  【关键字】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前言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个一朝一夕
【案例背景】   黄先生花了三万元找厂家贴牌生产了A品牌的洗发水。洗发水每瓶200ml,成本价为2.8元。共有三个配方的产品,一是去屑止痒,二是清爽滋润,三是三重营养。产品包装一般,功效也为一般。    产品弄出来了以后,黄先生将产品定价:零售价16元/瓶,批发价为7元/瓶。随后他兴冲冲作了一下市场调查,结果令自己大吃一惊:市场同类的洗发水最低的批发价为1.8元/瓶!而2—6元的产品更是遍地都
摘要:小学生处于思维方式形成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创新思维能力是衡量人类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指标,可见,创造思维在小学教学任务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是首要的。  关键词:创造思维 小学数学 重要性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5    一、前言  创新教育是一种致力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的教育,它主要研究并解决基础教育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等一
摘要:本文从分析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满堂讲、满堂问,重“教师讲”轻“学生读”,忽视语文教学对文本的“熟读”入手,提出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并就如何实施朗读课教学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关键词:朗读语文教学关键  【中图分类号】G623.2    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朗读既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功,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朗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句式,理解文本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目的:通过CT扫描技术与Mimics、geomagic等软件建立上颌切牙区三种种植体位置不同的种植固定桥模型,应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对三组模型进行负载,分析三组模型在不同的加载条件下的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体系也进行深入的改革,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就是义务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作业是一个辅助性的教学工具,它能够有效地补充课堂教学,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新的课程教育理念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作业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传统的语文作业进行创新性的设计,使
【摘要】语文老师都应该知道,学生学习母语语感十分重要。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已不再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侧重于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我们知道,学生语感的培养需要进行长期有效的训练。其过程就是操作和重复,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能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达到对语言文字的默契和领悟。
G610  音乐欣赏,是一种无形的艺术形式,他作用于人的感官—听觉,使人产生激愤、哀忧、和谐、愉悦等多种情绪,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对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它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开启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家陈鹤琴在对孩子的细心观察过程中发现,音乐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孩子出生不久,就能“欣赏”音乐了,他会听母亲哼着催眠曲而恬静地入睡,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本能,音乐在儿童生活中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