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aro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改势在必行。数学课堂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课程标准指出,新的课堂教学不仅要从知识与能力方面得到发展,更注重结论的形成过程,对学习方法的有效掌握,合作意识的不断增强,自觉地激发。从而在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锻炼,做一个学习态度明确,学习方法得当,自主创新的主人。作为当代的初中数学教师,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传统教学观,树立科学的学习观,育人观,改进现有的教學方法,创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使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课堂真正“动”起来,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发扬自我探索精神,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因此课堂教学非改不可,新课改势在必行。
  一、当今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这样的镜头:课堂上教师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一种痛苦;遇到有的老师脾气暴躁,甚至经常批评学生,学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有的老师看到讲台下的学习者没有一点精神时,自己就失去了“战斗力”,草草收场。细想起来作为我们教师,其实也是备受煎熬。我们看到没有一点精气神的学生,我们就来气;我们遇到不听话的学生,调皮的学生,总是时不时惹祸的学生,我们更生气;老师们在一块儿交流授课感受,简直就成了诉苦大会。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师生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促使我们与学生的关系向这样的方向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选择”,我们在选拔着心目中的“得意门生”,学生却在筛选着自己心中的“偶像老师”。我们常常耳闻目睹这样的“怪现象”: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出现时,学生们群起欢呼“老师好”,其雀跃之情足可在教学楼上引起一场小小的“地震”;而当让学生感到惧怕的老师出现时,学生则是躲躲闪闪,溜之大吉;当学生们厌恶甚至痛恨的老师到来时,学生们却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更多的不屑或是眼神上的蔑视……追根溯源,从自身查找原因,我对学生常常很严厉,处理问题态度强硬,让学生总是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更别提何来亲和力了,让他们找不到亲切的氛围。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讲究和谐,构建和谐氛围,我们与学生本就应该和睦的双方关系难道就不能做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吗?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真正做到了与学生的和谐共处,实在是一件双方共赢的好事。我们的教学会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学生们也会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何乐而不为呢?
  二、变传统教学为创新方法的转折的开始
  我校在上级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推行“学案导学”教学法已有两年之久,提出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位我们带来了改革的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这是我们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大好时机,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没有相关的经验,虽然老师们都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导学案编制不切合教学实际,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需要与实践进行磨合才可以最终成型,所以说这是一次对教师能否成功转型的考验。
  三、改革传统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从改变自身理念做起
  新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同时也对学生的独立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是课改的主要特征。教师要从理念上认同这种做法,真正做到还给学生自主权,让学生“人人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革原有的单一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任务。
  四、具体的操作步骤
  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合作学习意识,通过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
  1、自主预习教材,完成导学案,掌握知识,形成相关能力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自身潜能,体验学会知识的快乐。把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自主学习中,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方法:初读教材,了解写了什么内容;再读教材,试着理解教材内容,初步悟懂例题(或概念、法则等);三读教材,尝试完成导学案上的部分题目;四读教材,找出疑难之处。学生掌握了自读教材的方法,为自主学习数学创设了先决条件。这样会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时间,保证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学能力,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2、学生互动,小组讨论,交流收获
  以往的合作学习往往就是简单的分组学习,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心中没有交流的内容。合作并非仅仅分成小组而已,要让学生有交流的内容。比如针对导学案上的题目,通过交流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等问题,学生之间相互讲解,互帮互助,达到互补,初步学会沟通、合作的技巧,比如:倾听、接纳、欣赏等,“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力求共同进步。当然,合作学习需要一定的过程,比如,学生的角色意识的形成,上课时小组发言的次序等。我们应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在同桌、小组中互相帮助,在小组学习中积极参与,在全班范围的交流中既能大胆发言,又能认真听取他人意见。
  3、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有关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学习、展示、自评互评,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此时应该自主建立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能自主学好各种知识,能够解决各种问题,我们要做的是适时地进行引导、点拨和方法的指导、归纳。
  综上所述,在知识的传授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关注学生,使他们不仅能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而且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还能主动地理解知识,逐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怀着激越的心情去探求去发展。而这得益于我们踏踏实实地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课堂教学定会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其他文献
目的:  时代在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也日渐改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与人民幸福生活之间的矛盾也愈加凸显。该病发作时腰部疼痛,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虽然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因,而课堂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主阵地”,教师只有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