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时代在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也日渐改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与人民幸福生活之间的矛盾也愈加凸显。该病发作时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无力,患病者痛苦较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受到严重影响。据有关研究报告指出,有80%的人曾患过腰痛[1]。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主要表现就是腰痛、腿痛、腿麻等,作为骨科的医生,有必要提高自己对于腰痛的认识,提升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疾病的诊疗水平,更好地减轻人民痛苦。中医一直倡导“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治病观念,虽然已现如今的医疗水平及物质条件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我们可以及早发现疾病的苗头,及早治疗,防微杜渐,阻断疾病的进一步传变,从而逐渐接近“治未病”的境界。LDH也是由椎间盘发生退变、纤维环断裂到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发展而来,严重的LDH一般只有通过手术减压方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这与“治未病”的观念背离太远。只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早期有效的治疗,方能靠近“治未病”的境界。故而做了本次研究,寻找更为有效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以至于需要手术减压治疗。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判定常规推拿与硬膜外封闭加大按摩术在治疗LDH中,哪种更为有效。 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院骨科住院采用常规推拿或采用硬膜外封闭加大按摩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按照一定是预设条件筛选分组,一共收集了58例病例,其中采用常规推拿治疗的病例共32例(以下简称常规推拿组),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2±5.68岁,平均病程15±8.56月;采用硬膜外封闭加大按摩术治疗的病例共26例(以下简称封闭加按摩组),其中男性13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9±7.23岁,平均病程11±7.62月。常规推拿组主要采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手法治疗,一周5次,疗程2至3周,配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250ml静滴、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减口服、中药熏洗、电针等基础治疗。封闭加按摩组主要行1至2次硬膜外封闭加大按摩术,硬膜外封闭在手术室由麻醉师进行,药液配制为2%的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大按摩术由主管医师及助手进行,配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250ml静滴、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减口服、中药熏洗、电针等基础治疗。最后通过收集病例和随访等方式采用JOA下腰痛评分表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及功能进行评判,所有数据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 结果: 常规推拿组治疗前VAS评分为(6.56±1.16)分,治疗后为VAS评分为(3.14±1.37)分,治疗前JOA下腰痛评分(19.26±4.22)分,治疗后JOA下腰痛评分(24.54±3.28)分;封闭加按摩组治疗前VAS评分为(6.49±1.23)分,治疗后为VAS评分为(1.63±0.82)分,治疗前JOA下腰痛评分(18.66±5.34)分,治疗后JOA下腰痛评分(26.20±2.52)分。两组数据治疗前VAS评分对比,经检验, P>0.05,无显著差异;两组数据治疗前JOA评分对比,经检验,P>0.05,无显著差异。常规推拿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推拿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常规推拿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疗效。封闭加按摩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经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封闭加按摩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对比,经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封闭加按摩术在治疗LDH中治疗效果较好。封闭加按摩与常规推拿组治疗后VAS评分对比,经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封闭加按摩与常规推拿组治疗后JOA评分对比,经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封闭加按摩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推拿组。 结论: 硬膜外封闭不仅能迅速起到麻醉止痛效果,还能收到长时间的消炎作用,同时硬膜外封闭的麻醉止痛效果能为推拿按摩制造良好条件,减少患者在按摩中因疼痛导致肌肉紧张,按摩不到位的情况。故而硬膜外封闭加大按摩术比单纯的采用推拿治疗LDH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