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却学情 难成精彩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参加了市优质课比赛,经过第一轮的说课比赛,顺利进入第二轮课堂教学比赛环节,抽到的课题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上课地点是蚌埠市第二中学———蚌埠市区最好的学校,笔者所在的学校蚌埠五中是一所普通高中。
  关键词:比赛课;精彩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093
  《侍坐》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本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的自主赏析中,另外一次出现在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的第一单元。按照市教科所的教学进度安排,《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任务应该已经完成,而《先秦诸子选读》应该是下学期的教学任务,又由于各个学校的层次不同,教学进度也就不一。这就形成一个问题:我是上新课还是上复课呢?谨慎起见,我特意向教研员询问,教研员回复说还是上复课为妥。于是我准备了一堂《侍坐》的复课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如下:
  一、导入
  今天我們来学习一篇大家比较熟悉的文章《侍坐》(板书课题),在另一本选修课本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它。这堂课就让我们来重温经典,进一步感受孔子的精神,探究孔子思想核心———仁的内涵。
  二、走进孔子
  1.教育家孔子
  思考1:大家还记得孔子在这篇文章中是以什么形象出现的吗?
  思考2:大家都知道作为教育家的孔子都有哪些教育思想?
  思考3:齐读课文,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思考4:比较两个版本,以你对教育家孔子的理解,你认为哪个更好?
  版本一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版本二
  曰: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先秦诸子选读》)
  2.思想家孔子
  思考5:孔子还有一个身份,叫作“大成至圣”,孔子提出了什么思想?核心是什么?
  三、感悟孔子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但最能集中反映孔子思想的非《论语》莫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一篇课文固然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孔子的思想,但是要想更全面深刻地去领悟孔子思想内涵,只通过《侍坐》这一篇文章是很难实现的。所以作为一堂复课,安排《侍坐》跟《论语》其他部分的比较阅读就显得十分必要。
  1.通过比较孔子和隐者的不同做法,感受孔子的忧患意识和勇于担当责任的精神。
  出示《论语·微子》相关情节: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6)?且而与其从辟(7)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思考6:如何才能让无道的天下变成有道的天下呢?孔子是如何做的?这能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忧患意识、勇于担当、责任和执着)
  2.通过对孔子对子路的态度分析,感受孔子“俢己”的人格魅力。
  出示《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思考7:听了孔子的话,假如你是子羔,你要怎么做? (修炼自己,提升自己)
  3.感受孔子的仁爱思想
  修己 责任 爱
  只是孔子的爱是有等级的,我→亲人→陌路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孔子的精神,那就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孔子的精神,那就是“仁”。
  爱是生命的底色,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是生命的滋养;
  修身是生命的厚度,它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自我的救赎;
  责任是生命的高度,它是人生的动力,是清醒的担当。
  四、现实意义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有辉煌,有衰落,但从未中断。
  出示儒学的发展史
  春秋:儒学形成
  秦朝:第一次遭受毁灭性打击(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代:确立正统地位(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唐朝:儒学再度官学化
  宋明:儒学达到高潮(朱熹理学———新的儒学体系)
  文化大革命:儒学的厄运(打倒孔家店、批林批孔)
  尽管儒学历经这样那样的劫难,但它没有死,它展现出强大的生命,迎来了复兴。2004年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建立;目前成立的孔子学院已接近500所,还有70多个国家正在积极申请。儒学的复兴不仅体现在它在海外的蓬勃发展,更体现在国人对它的态度上,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又迎来国学热,学人研究它,学生背诵它,就是普通人也能时常运用其中的典故和句子,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已经内化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我相信,它还会一直传承下去。传承它的责任在我,责任在你,责任在我们。
  教学设计已经准备好了,可能是因为比赛很重要,抑或是我还不太自信,稳妥起见,我还是在自己学校的班级试讲了一次,大家认为效果很好。我对即将进行的比赛充满信心。
  殊不知,比赛前十分钟我见到学生才知道,他们还没有学过这篇文章,我一时不知所措,推倒重来已无可能,只能按部就班地上课,结果可想而知,二中的学生语文基础固然很好,但是毫无准备地学习一篇文言文,肯定是达不到我理想中的状态的,我铩羽而归。
  一堂语文课的精彩是多方面成就的,它既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需要教师对课堂生成的充分掌控与巧妙引导,也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如果不考虑我们执教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时候准备得再充分,考虑得再周到,到最后也只能变成教师的自说自话和自我陶醉,精彩难现。
  参考文献:
  [1]崔伟元.再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断句问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10)
  [2]谢 飞.论“仁”———《论语》选读教学设计[J]语文学习.2020(2)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第五中学 233000)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如何让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在课堂上真实地探索和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如何让课堂生成丰富、生动又不失自然?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方案的提出和发展,这几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审辩式;七步追问;求证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092  周宏老师提出的审辩式教学,是指
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数学思维与方法的载体,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核心概念更是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本文以《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为背景,说明了如何将我校“生活·课堂”的基本理念用于指导初中数学核心概念的教学中。其主要是在概念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中运用“生活·课堂”的基本理念,以期达到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思
摘要:统编教材已使用好几年,但在教学实践中,仍有不少教师“新瓶装旧酒”,忽视新教材的编写特点,缺乏单元整体教学意识,对单元主题把握不够准确。本文以九上第四单元为例,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谈谈如何落实单元目标,实现单元的整体教学。  关键词:统编教材;教学设计;语文要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44  统编教材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双线组元”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案例教学分析,结合学生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紧握当代生活脉搏,在引导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真实的生活感受进行德育渗透,积极挖掘本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营造新时代所需要的德育课堂。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德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78  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目的之一,就
摘要: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中几何例题的教学功能,通过探究、明确、深化和化归等方法,可以让几何证法得到巩固和提升,也让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例题教学中得到落地。  关键词:教材例题;生长性;通性通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96  一、例题呈现  (人教版教材九年級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第2节“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例1)如
摘要:一个国家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的发展上,更体现在教育上。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教育有了显而易见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教育,关注孩子未来的成长,对教育的投资也一路飙升,随之而来的是教学资源的增加和教育质量的飞跃。历史是高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科目,对于历史的学习很多学生经常有困惑,不清楚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甚至无法理解,更有一些学生对学习历史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质量
摘要:信息技术多元化时代之下的学生,有着更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所以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需求,不断推进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非常单一沉闷,并不适用于当下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因此,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融合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方式——微课,应运而生。微课主要以视频为主,短小精悍,既能较好地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又能加强课堂互动,对于课堂教学结构
摘要:玉器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众多玉器构成的非文字象征符号体系,往往是我们解读传统文化典籍的关键所在。本文试以《鸿门宴》等文本为例,探究玉器背后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关键词:《鸿门宴》;玉器;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42  玉器文化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有着无法估量
摘要:新时期的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应成为教师开拓思维能力的主体。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提倡精致合作学习有事半功倍之效,肯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合作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课程模式;课堂教学;精致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11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结合高中英语学科教
摘要:要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即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如何活用“先学后教”模式构建农村初中语文有效课堂呢?笔者就以《老王》教学课例来谈谈自身的思考。  关键词:先学后教;初中语文;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134  目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