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为正义”与“制度正义”——儒家“正义”概念辨析

来源 :东岳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c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正义问题上长期存在着思想混乱的一种重要原因,是既有的正义理论缺乏“行为正义”与“制度正义”的区分.“行为正义”所指的是人们的行为是否正义,即是否符合现行的社会规范及其制度,亦即是否合乎“礼”;而“制度正义”所指的则是这种社会规范及其制度本身是否正义,即是否符合正义原则,亦即是否合乎“义”.前者只是传统伦理学的主题,后者才是一般正义论的主题.行为正义的前提乃是这种行为所遵循的制度本身(礼)是正义的,而根本上则是这种行为符合制度赖以建立的正义原则(义).因此,不是道德决定制度,而是制度决定道德;除非正义原则本身就被视为根本道德.由此可见,作为制度伦理学的一般正义论乃是基础伦理学,而为传统伦理学奠基.
其他文献
采用事件研究法,在梳理分析2020年3月至12月,美联储、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针对新冠疫情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具体内容与特征的基础上,选择中国国债市场的微观角
地道是天道与人道的中间环节,有其独立的地位和意义.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地道思想集中体现在《易·坤》和《道德经》中.天道为阴阳之气,地道为刚柔之形,人道有仁义之德,万物肇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高效,学生学得愉快、高效。我个人认为,教学效果最优化,有较高的教学目标达成率;学生的思维积极,能做到身、心、神高效协调活动,以独立学习、结对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高效学习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做课堂的主人,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健康地发展,这就是高效的课堂。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我做了如下几方面的思考
“(呈)”应是“仁”的最初造字,其中“尸”形指祖先祭祀中的“尸”,所指向的是祭祀所荷载的对祖先的“报”即感恩与回报之情.周人对祖先祭祀异常重视,而通过祭祀以昭彰的“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