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思品课教学之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2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标的逐步实施,要想激活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要求教学应围绕学生的需要展开。在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法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一、 更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1.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著名心理学家曼德勒提出:“环境刺激引起认知解释,认知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明确道明了情境对情绪的影响。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工作、生活会精神饱满,思维流畅,思路开阔,动作敏捷;而在心情低落或压抑时会感受到精神恍惚,思路阻塞,动作迟缓等。无疑,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心情愉悦,进而增强其对知识的渴望,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内在的学习潜能也可更好地得到发挥,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一种“心理相容”、“情理交触”的心理氛围,从而取得“情通而理自达”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使其智慧火花得到闪现。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重视前奏
  教学中,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精炼、贴切、感人的情境或其他形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其思维和求知欲,还可以借此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钥匙,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在整个教学中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为此,我们教师要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重视教学前奏。
  3.構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丰富知识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三者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在课堂中教师要坚持“辅导加探究”,即教师少讲多辅导,学生多问多探究。坚持放手原则: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读书时间和练习时间 .
  4.关注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并且承认这种差异,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更有效的采用不同的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成功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哪怕是极其微小的。
  二、实现智育和德育的有机统一
  1.思品课除了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即智育外,还担负着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也就是说思品课兼具智育和德育两大功能
  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一方面,加强马列主义知识教育,丰富学生头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使之具有坚定确的政治方向,明辨是非善恶,热爱科学,追求真理,促使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正确的思想、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习惯的培养,又制约学生的学习目的、方法和毅力,促使其珍惜时间、自主学习、不畏艰难、勇攀高峰,因而,在思品教学中要坚持科学的育人观,既要反对重智轻德,又要反对重德轻智的错误做法,切实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在教学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德育三部分。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手段,德育是目的,三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统一于整个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3.寓德育于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当然只有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施的基础上,德育才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因此,要充分运用教学中的德育艺术技巧,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思品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实际,“传道”于“授业”之中。达到春风润物、情景交融、文道一体、潜移默化之功效。反过来,德育工作的渗透又极大地促进了思品课教学的落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了思品课教学效率,最终实现教学渗透共赢。
  总之, 新课程为基础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能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的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课堂教学时尚。因此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探索和实践,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出发,谈了高三总复习阶段读写结合的一些具体做法:如在回归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课外相关篇目,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利用文学作品的阅读训练以读引写;借助高考满分作文的榜样力量等,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能力。  关键词:读写结合;回归教材;文学作品阅读;高考满分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
摘要:英语写作是衡量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如何合理运用课本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训练词块,挖掘话题,依托文本,操练句式来积累语言,采用翻译,连词成文以及“CARIC”法(缩写、改写、评写、仿写和续写)进行写作指导和写作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课本资源;词块;句式;CARIC法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本论文详细的分析了《福乐智慧》的人类社会思想,研究了把人类的本质与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结合起来,把掌握知识作为认识世界的前提,并针对社会管理和国家的治理,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水平,提出了必须“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思想。  关键词:福乐智慧;人类社会;本质问题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民族的祖先共同劳动、繁衍在这块广袤富饶的
摘要:现行高考语文备考的主流策略是以《高中语文考试大纲》罗列的考查要点为依据,以各类辅导资料为“教材”,依托历年高考真题与各类模拟试题,分考点分阶段进行讲解、训练。其突出缺点是浮在语文思维和语言综合能力的表面,对语文进行梳理和涂抹,违背高考语文备考的规律,耗时耗力,收效甚微。那么,如何克服这一缺点,优化备考策略,提高备考的有效性呢?本文拟从依托“语段压缩题”“仿写扩写题”训练学生归纳概括、演绎发散
摘要:本文主要由《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在课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礼俗;课文;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14  浙江高考自2009年开始,将传统文化解读直接纳入高考。当高考语文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广博而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必将是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课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存在许多问题误区,导致教学低效。我们在选择和开发教学内容时,应体现语文本位,应追求简约丰满的教学内容,注重课堂生成。  关键词:教学内容;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074  王荣生教授曾说过:“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这明确地告诉我们,教学内容比教学方法重要。但是在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教
摘要:课堂教学技能又称上课技能,是指教师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进过反复练习而逐步形成的迅速、准确、娴熟地开展课堂教学,及时、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包括导入新课的行为、讲解行为、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行为等。课堂教学技能亦可分为与上述课堂教学行为相对应的技能,即导入新课的技能、讲解技能、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技能等。讲授技能则是
摘要:中学历史教育在现代教育的大嬗变中,应重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素质教育模式,强化创造意识的渗透,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创造人格与个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富于创造的实践活动得以成熟,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2  教无定法,但教可
摘要:由于传统教学思维的定势,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往往注重教师的讲、学生的学等具体的行为过程,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因素,从而导致我们的理想教学目标与现实相差甚远。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分析高一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心理状态,从心理学和历史教学论相结合的角度,探讨高中历史课在增进历史智慧、提高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心理;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作文也能极大地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我们应该采取的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综合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076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