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级电视台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整地转播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一套节目。同时,立足服务于县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办一套节目。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县级电视台必须不断提高办台水平,才能真正发挥其“喉舌”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办台水平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六方面做起:
一、栏目要新。县级电视台的受众主要是农民。新时期的农民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不仅仅限于收看电视剧、戏曲、小品之类的娱乐性节目,而是更多地要求节目内容丰富多彩,贴进其生产、生活,他们需要通过电视节目了解时事政治、政策法规、科技知识、经营方略、天文地理等各种知识、信息。为此,在栏目设置上要有新的创意,不落俗套。因此,必须要有群众观点,坚持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办大众化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办栏目,如《科技天地》、《卫生防疫办保健》、《县域特产》、《消费导航》、《举案说法》等。
二、内容要实。真实,是电视宣传的灵魂。应该说,观众对电视宣传的可信度是认可的。但近年来,受各种利益的驱动,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实之处,如宣传报道中,存在着数字有水份、信息不准确,广告夸大其辞等,观众意见很大。对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净化银屏。我们首先要求电视台全体员工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树立政治家办台的理念,对党、对人民负责任,真实地向观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棚架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其次,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尤其是采编人员要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真实地采写和报道县域内的重大事情,不夸大,不缩小,以真实赢得观众。第三,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广告播出的指令,建立广告播出审查制,对一些证件不全、自制夸大功效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不管给出的广告费有多高,一律不得播出。同时对常规性广告,限制时间、控制时段,防止过长、过滥,影响观众收视效果。
三、题材要新。长期以来,县级电视台所办的节目在选题上存在视野不开阔的问题,《新闻》节目主要就是会议报道,县里会议、乡里会议、局委会议,成了一锅大杂“会”,单调乏味,没有可视性。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在“三减三多”上下功夫。即减会议报道,减领导镜头,减开业庆典场面,代之以多宣传一些领导干部为民服务、为百姓办实事的典型,多宣传一些公正执法、惩治腐败、见义勇为、扶弱济困的典型,多宣传一些学科学、用科学、勤劳致富、文明生活的典型,以此来吸引观众,起潜移默化之作用。其次要在贴近群众上下功夫。要开办自已的精品栏目,中央电视台有很多精品栏目,象《焦点访谈》、《开心辞典》等,省台也有其精品栏目,那就是《梨园春》,已经成为全国收视率很高的节目,县级电视台没有这方面的条件和能力,但要立足县域,就地取材,创办特色节目。第三,要在搜索社会题材上下功夫。注重把镜头对准社会最基层的人民群众,在他们平淡的生活中虽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但却有超乎正常人的承受办、亲和力、创造力,这正是中华民族之魂。应当把摄像机对准他们,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四、人员要精。首先是专业思想巩固。电视台全体干部职工都要爱岗敬业、有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当电视人为荣,以干好电视工作为已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县域三大文明建设、塑造新形象而鼓与呼。其次是专业技能过硬。电视台有其独特的机械设备技术要求,全体员工必须加强学习,懂技术,会操作,熟练掌握各种机械设备的性能,争当行家里手。第三是要有奉献精神。电视台非同于党政机关,有其独特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和工作方式,作为电视台工作人员必须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要不畏强权,敢于伸张正义;要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大力弘扬真善美,敢于曝光假丑恶。
五、设备要优。当今世界正是数字化时代,在这个高科技领先的时代里,作为现代化传媒之一的电视台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拥有先进优质的电视采编播和发射设备,否则,就适应不了高效快捷直观的电视传媒的需要。而目前,县级电视台尤其是贫困县的电视台设备都很落后,靠修修补补维持运转,这是制约县级电视台发展的首要因素。要使电视台真正发挥其“喉舌”作用,必须及时更新已经或行将被淘汰的设备,购置先进的优质的采编播和发射设备,为电视台的发展和发挥作用提供条件。县级电视台要做到完整地转播央视一套和省、市一套节目,办好自办的一套节目且要做到每日有县域新闻报道及其它节目内容,需要有四套无线发射设备、一座发射塔、十部摄像机、三部非线性编辑系统、二套硬盘播出系统等齐全的设备,购置这些设备,需要数百万元的经费,作为公益事业的电视台根本就无此实力,因此县级政府必须舍得投入,宁肯在其他方面紧一点,也要保证落实这块经费。
六、服务要强。电视是现代化的重要传媒,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宣传阵地。县级电视台就肩负着宣传县域三大文明建设并为党委、政府提供优质快捷高效服务的重任。因此,广大电视工作者必须增强服务观念,不忘服务重任。首先,要服务好党委政府的工作,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同时,集中力量做好县委、县政府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各项中心工作的宣传。其次,要服务好人民群众,着力在密切党群关系、密切干群关系、发挥桥梁作用上下功夫。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学政策、学法律、学科技、学文化,向群众提供准确、有应用价值的市场信息、致富经验、生活知识等服务。第三,要服务好各项事业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进各项事业建设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要为推进县域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栏目要新。县级电视台的受众主要是农民。新时期的农民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不仅仅限于收看电视剧、戏曲、小品之类的娱乐性节目,而是更多地要求节目内容丰富多彩,贴进其生产、生活,他们需要通过电视节目了解时事政治、政策法规、科技知识、经营方略、天文地理等各种知识、信息。为此,在栏目设置上要有新的创意,不落俗套。因此,必须要有群众观点,坚持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办大众化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办栏目,如《科技天地》、《卫生防疫办保健》、《县域特产》、《消费导航》、《举案说法》等。
二、内容要实。真实,是电视宣传的灵魂。应该说,观众对电视宣传的可信度是认可的。但近年来,受各种利益的驱动,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实之处,如宣传报道中,存在着数字有水份、信息不准确,广告夸大其辞等,观众意见很大。对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净化银屏。我们首先要求电视台全体员工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树立政治家办台的理念,对党、对人民负责任,真实地向观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棚架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其次,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尤其是采编人员要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真实地采写和报道县域内的重大事情,不夸大,不缩小,以真实赢得观众。第三,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广告播出的指令,建立广告播出审查制,对一些证件不全、自制夸大功效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不管给出的广告费有多高,一律不得播出。同时对常规性广告,限制时间、控制时段,防止过长、过滥,影响观众收视效果。
三、题材要新。长期以来,县级电视台所办的节目在选题上存在视野不开阔的问题,《新闻》节目主要就是会议报道,县里会议、乡里会议、局委会议,成了一锅大杂“会”,单调乏味,没有可视性。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在“三减三多”上下功夫。即减会议报道,减领导镜头,减开业庆典场面,代之以多宣传一些领导干部为民服务、为百姓办实事的典型,多宣传一些公正执法、惩治腐败、见义勇为、扶弱济困的典型,多宣传一些学科学、用科学、勤劳致富、文明生活的典型,以此来吸引观众,起潜移默化之作用。其次要在贴近群众上下功夫。要开办自已的精品栏目,中央电视台有很多精品栏目,象《焦点访谈》、《开心辞典》等,省台也有其精品栏目,那就是《梨园春》,已经成为全国收视率很高的节目,县级电视台没有这方面的条件和能力,但要立足县域,就地取材,创办特色节目。第三,要在搜索社会题材上下功夫。注重把镜头对准社会最基层的人民群众,在他们平淡的生活中虽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但却有超乎正常人的承受办、亲和力、创造力,这正是中华民族之魂。应当把摄像机对准他们,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四、人员要精。首先是专业思想巩固。电视台全体干部职工都要爱岗敬业、有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当电视人为荣,以干好电视工作为已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县域三大文明建设、塑造新形象而鼓与呼。其次是专业技能过硬。电视台有其独特的机械设备技术要求,全体员工必须加强学习,懂技术,会操作,熟练掌握各种机械设备的性能,争当行家里手。第三是要有奉献精神。电视台非同于党政机关,有其独特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和工作方式,作为电视台工作人员必须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要不畏强权,敢于伸张正义;要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大力弘扬真善美,敢于曝光假丑恶。
五、设备要优。当今世界正是数字化时代,在这个高科技领先的时代里,作为现代化传媒之一的电视台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拥有先进优质的电视采编播和发射设备,否则,就适应不了高效快捷直观的电视传媒的需要。而目前,县级电视台尤其是贫困县的电视台设备都很落后,靠修修补补维持运转,这是制约县级电视台发展的首要因素。要使电视台真正发挥其“喉舌”作用,必须及时更新已经或行将被淘汰的设备,购置先进的优质的采编播和发射设备,为电视台的发展和发挥作用提供条件。县级电视台要做到完整地转播央视一套和省、市一套节目,办好自办的一套节目且要做到每日有县域新闻报道及其它节目内容,需要有四套无线发射设备、一座发射塔、十部摄像机、三部非线性编辑系统、二套硬盘播出系统等齐全的设备,购置这些设备,需要数百万元的经费,作为公益事业的电视台根本就无此实力,因此县级政府必须舍得投入,宁肯在其他方面紧一点,也要保证落实这块经费。
六、服务要强。电视是现代化的重要传媒,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宣传阵地。县级电视台就肩负着宣传县域三大文明建设并为党委、政府提供优质快捷高效服务的重任。因此,广大电视工作者必须增强服务观念,不忘服务重任。首先,要服务好党委政府的工作,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同时,集中力量做好县委、县政府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各项中心工作的宣传。其次,要服务好人民群众,着力在密切党群关系、密切干群关系、发挥桥梁作用上下功夫。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学政策、学法律、学科技、学文化,向群众提供准确、有应用价值的市场信息、致富经验、生活知识等服务。第三,要服务好各项事业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进各项事业建设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要为推进县域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