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没有创新。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问题情境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土壤”,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促进学生的创造活动。积极创设充满趣味性的、生活化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是新课程着力追求的一个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有意识地设疑问、立障碍、布迷局、揭矛盾,从而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处于欲求不得、欲言不能的状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思维。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内化建构。
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即学生对教师在某种情境之下提出的问题,他愿意去做,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比如学生对问题有好奇的倾向,想探究、操作、理解其奥秘之处,一旦成功,他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果多次获得成功,他将会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有成就感。
以下是我在物理课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式:
1、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悟”物理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体验物理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问题情境设计应紧密联系实际,一般以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关素材来设置问题情境,力求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牢牢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杠杆定义——教学片段】
师:教室里哪些物体是杠杆呢?
生:……
师:你认为杠杆都一定是棒吗?
生:不一定,像窗户扣、门、窗等都不是棒!
师:那到底是什么形状呢?
生:这要看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了,需要什么形状就设计成什么形状。
老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创设一些生活中的情境,这样才符合实际生活,学生更容易体验到物理的自然、真切,才会满腔热诚地投入到物理的学习之中去。
2、创设实践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试”物理
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又指导实践。这就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物理知识的同时,应为学生创造运用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灵活运用物理的意识。
【电路初探中电路错误前概念——教学片段】
师:昨天让同学们带来了家中的一小段导线和一节小电池。今天我带来了小灯泡,我们来研究如何让小灯泡发光,首先同学们来看小灯泡的内部结构。
师:下面,给你1只小灯泡、1节电池、1根导线你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生1:直接将小灯泡放到电池的正极上。
生2:先将导线直接接到正负两极,然后将小灯泡放到正极上。
生3:……
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五花八门,其实展现的是每个人对电的最基本的认识,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将自己的各种各样正确或错误认识进行验证,当第一个学生惊奇的发现自己灯泡亮起来的时候,电的认识在他的脑海中真正的“通”了。在激发了学习热情的同时,通过亲身体验来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3、创设纠错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评”物理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对此,教师应针对学生常犯的一些隐晦的错误,创设纠错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研究错误的原因,寻找治“错”的良方,在知错中改错,在改错中防错,以弥补学生在知识上的缺陷和逻辑推理上的缺陷,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增强思维的严谨性。
【杠杆力臂——教学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自学了杠杆的五要素,下面我出几个例题,请你将每个杠杆的五要素在图中反映出来。
生:……
师:展示以下是个别学生的实际作图,你能找出哪些力臂是正确、错误的?
生:……
很多学生也是这样做的。老师指出:这是错的,你们知道错在哪里吗?学生惊讶,议论纷纷起来……学生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下,反应比较热烈。学生们分别指出作力臂的方法:1看支点,2看力的作用线,3作力臂。
在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出示的(a)例题,学生很容易理解为方形物体的左右对称,各有一个力臂,从而导致错误。这样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从而很好地掌握了知识。
4、创设游戏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玩”物理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恰当地创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的游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去,就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乐中思考,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路故障——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学会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电流表测量电流,能正确的使用吗?
生:当然可以。
师:那么当电路中出现某处故障,你能通过各种现象将它找出来吗?下面我们做个游戏:每小组的甲同学伏在桌上,乙同学在正确的电路上做一处改动,然后甲同学根据现象来寻找故障。
生:……
问题情境创设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情境的创设不应只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是一门艺术,创设生动、具体的课堂情境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艺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制造悬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有意识地设疑问、立障碍、布迷局、揭矛盾,从而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处于欲求不得、欲言不能的状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思维。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内化建构。
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即学生对教师在某种情境之下提出的问题,他愿意去做,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比如学生对问题有好奇的倾向,想探究、操作、理解其奥秘之处,一旦成功,他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果多次获得成功,他将会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有成就感。
以下是我在物理课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式:
1、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悟”物理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体验物理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问题情境设计应紧密联系实际,一般以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关素材来设置问题情境,力求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牢牢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杠杆定义——教学片段】
师:教室里哪些物体是杠杆呢?
生:……
师:你认为杠杆都一定是棒吗?
生:不一定,像窗户扣、门、窗等都不是棒!
师:那到底是什么形状呢?
生:这要看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了,需要什么形状就设计成什么形状。
老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创设一些生活中的情境,这样才符合实际生活,学生更容易体验到物理的自然、真切,才会满腔热诚地投入到物理的学习之中去。
2、创设实践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试”物理
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又指导实践。这就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物理知识的同时,应为学生创造运用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灵活运用物理的意识。
【电路初探中电路错误前概念——教学片段】
师:昨天让同学们带来了家中的一小段导线和一节小电池。今天我带来了小灯泡,我们来研究如何让小灯泡发光,首先同学们来看小灯泡的内部结构。
师:下面,给你1只小灯泡、1节电池、1根导线你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生1:直接将小灯泡放到电池的正极上。
生2:先将导线直接接到正负两极,然后将小灯泡放到正极上。
生3:……
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五花八门,其实展现的是每个人对电的最基本的认识,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将自己的各种各样正确或错误认识进行验证,当第一个学生惊奇的发现自己灯泡亮起来的时候,电的认识在他的脑海中真正的“通”了。在激发了学习热情的同时,通过亲身体验来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3、创设纠错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评”物理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对此,教师应针对学生常犯的一些隐晦的错误,创设纠错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研究错误的原因,寻找治“错”的良方,在知错中改错,在改错中防错,以弥补学生在知识上的缺陷和逻辑推理上的缺陷,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增强思维的严谨性。
【杠杆力臂——教学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自学了杠杆的五要素,下面我出几个例题,请你将每个杠杆的五要素在图中反映出来。
生:……
师:展示以下是个别学生的实际作图,你能找出哪些力臂是正确、错误的?
生:……
很多学生也是这样做的。老师指出:这是错的,你们知道错在哪里吗?学生惊讶,议论纷纷起来……学生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下,反应比较热烈。学生们分别指出作力臂的方法:1看支点,2看力的作用线,3作力臂。
在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出示的(a)例题,学生很容易理解为方形物体的左右对称,各有一个力臂,从而导致错误。这样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从而很好地掌握了知识。
4、创设游戏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玩”物理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恰当地创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的游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去,就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乐中思考,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路故障——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学会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电流表测量电流,能正确的使用吗?
生:当然可以。
师:那么当电路中出现某处故障,你能通过各种现象将它找出来吗?下面我们做个游戏:每小组的甲同学伏在桌上,乙同学在正确的电路上做一处改动,然后甲同学根据现象来寻找故障。
生:……
问题情境创设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情境的创设不应只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是一门艺术,创设生动、具体的课堂情境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艺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制造悬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