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136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提高 学习 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给学生提供学习数学知识培养能力的机会,笔者在此提出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做法,仅供同行参考。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的基础,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运用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
  案例:课题《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教学过程设计:
  师:三角形数内角和等为多少?
  生:180°。
  师:四边形的内角和为多少?
  (学生通过讨论、思考,都可以说出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师:同学们是怎样知道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的呢?
  生:把四边形分割成2个三角形得知。
  师: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
  此时,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教师激发了学生不自觉地去探索怎样像把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一样来求五边形的内角和。
  案例剖析:通过课堂实践,本课时我采用了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培养了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的习惯,对学生有效地学习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二、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的真缔。在教学中,学生领会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案例:课题:新课标北师大版 数学 八年级下册 《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获得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化简分式。
  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
  引例1:请六名学生做一个找好朋友的游戏,每人手里拿一张写有分数的卡片(下图示),具有相等结果的两人即成为好朋友,然后请他们说说成好朋友的依据是什么。
  
  引例2:再换六名学生,卡片更换成六张写有分式的卡片(下图示),继续做上面的游戏。
  
  互动:师:第一组六名同学为什么能找到他们的朋友,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到的。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师:同学们知道第二组六张卡片上的代数式是什么式子吗?
  生:是分式,因为它们的分母含有字母。
  师:第二组六名同学找到了他们的好朋友了吗?他的是怎样找到的?
  生:把分子、分母同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如,因为m≠0,所以 = = 。
  师:根据“数式相通”,我们能描述分式的这一性质吗?请大家分组合作讨论。
  案例剖析:以上教学过程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由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究出分式的基本性质,从而培养了学生注意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探索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三、教学中应注意探究教学法与讲解法的结合
  
  新课程理念强调对问题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合作、归纳等过程来解决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和问题灵活选择教学的方法,有些问题学生根本无法探索出结果,教师就必须通过讲解,让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去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新课标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 下册P31习题1.9问题解决:
  下图是用棋子摆成的,按照这种摆法,第n个图形中共有多少枚棋子?
  
  (第1题)
  这是一道作业题,我在一个班上课时,让学生思考、讨论,结果没有几个学生能顺利把这一问题解出来,但在另一个班上课时,先让学生思考片刻后,我通过启发、讲解本题的解题过程,然后让学生模仿我的解法来理解,结果我再变换了一道类似的规律题,学生很快就能把问题解决出来。这说明,有些题,教师直接用讲解的方法让学生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中关注学生经历数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揭示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揭示了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的高效有力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关注学生经历数学过程,学生更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更能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案例:新课标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关于“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概念的教学
  课前准备了三个箱子,第一个箱子内放了5个红球和5个白球,第二个箱子内放了10个白球,第三个箱子内放了10个红球,课堂上把学生分成三组,让每组学生分别在第一、二、三号箱子里做摸球游戏,摸到红球的学生获得奖品。学生经历了摸球游戏后,发现从一号箱子摸出的红球与白球机会差不多一样,从二号箱子从未出现过红球,三号箱子总是摸到红球。当教师把箱子里所放球的颜色告诉学生时,学生们自然就明白了什么是“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参考文献:
  [1]郑强编著.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学55个细节.四川教育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2]北京全品教育研究所组编.素质教育新教案——新课标批北师大版 数学 八年级下册.西苑出版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与培养。    一、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唐朝人史青就很有自信,他说:“曹植七步成诗,尚为迟涩,请五步成
摘要: 高等数学既难学,更难教。本文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探讨了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创设情境、结合史实、引入实例、设疑精讲”等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等数学 概念 教学法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多数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之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否达成,特别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工作重心转向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在高职高等数学
新课改要求:“让公开课上出常态课的真实,让常态课充满公开课的活力。”不论公开课或是常态课,一节好的课堂,都应是真实的、有效的、充满活力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改的主阵地——课堂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新课改,让课堂教学精彩无限,新课改,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要上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本人有如下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要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师首先要充满朝气,进教室前抛下个人任何消极情
文章首先对蛇形机器人的行走关节机构单元模块进行了设计,在不同的燃气管径中以直行或螺旋的形式进行勘察任务.利用ADAMS软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并通过软件仿真了蛇形机器人在竖
摘要: 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它是搞好数学教学的基础。本文就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概念教学,提出了概念教学中渗透探究思想的策略。  关键词: 数学概念 探究 策略    数学概念的获得有两种基本形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形成是从学生实际经验的肯定例证中,以归纳的方法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同化是指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定义的方式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概念形成主要依靠
摘要: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是当代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要求。本文就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开放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开放问题 数学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因此在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课程在设置上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摆到了首位。每个学期增设安排了至少一个研究性课题,另外,在内容的编排上也更有利于培养创新意
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陶先生作为我国最早的创造教育的倡导者,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发表《创造宣言》,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大好时期,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