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理论在英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bitian_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的推进及新课标的出台,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它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久攻不下的“堡垒”,亟需对之进行改革和创新。初中英语教材虽然没有把作文教学作为一个专题来讲授,但它是学生英语能力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学生英语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最终考验。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要完成一篇语法准确、表达恰当、语言优美的习作是相当困难的。每当老师们阅卷时,总发现作文的领域中不是空城一座,就是满纸中国式英语。如何写好英语作文,不仅是广大中国学生的困惑,同时也是广大英语教师的困惑。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我们该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的“脚手架”(Scaffolding)理论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使用“脚手架”的理论基础。维果斯基认为,在个体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确定两种发展水平:一是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个体在其发展的现阶段还不能独立解决,却能借助老师或同伴的指导与合作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其实就是在教师搭建的“脚手架”的辅助下,实现从“现有的发展水平”向“现阶段最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的飞跃。学生是否能够实现这个“飞跃”,跟教师所搭建的“脚手架”有很大的关系。
  教师在提供“脚手架”的过程中,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与所要完成的任务特点,相应地对任务进行分解,使目标和要求调整为接近学生能力水平的一个个适当的小步;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模拟、表演、示范、暗示、提问、反馈、鼓励及学生主体间的互动,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和自我监控能力,为其写作能力的发展提供“脚手架”支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穿越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实现写作能力的飞跃。
  下面谈谈“脚手架”理论在初中英语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尝试。
  
  脚手架之一:阅读归纳——让学生动心“想”作文
  
  “归纳”指的是对阅读材料进行归纳。阅读包括精读和泛读。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从阅读到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和过渡阶段。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在他的《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中就提出,语言的习得有赖于足够量的“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在非自然英语的环境中,学习者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大量地接触地道的书面语言,保证大量的“输入”才会有足够“输出”,才能拓展写作思路。同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谁也不陌生,它说明了阅读与写作之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关系的问题。我认为,“破万卷”的意义至少有两点,一是阅读要达到一定的量,二是对材料要读通读透。事实上,无论是教材上的阅读内容,还是课外阅读材料,对于学生来说,都无疑是值得他们欣赏的佳作,是他们写作的极好的范例。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从总体上审视和鉴赏材料的语言、结构和组篇技巧,吸取其精华来丰富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理性和实践的升华。
  美国作家德尔文·G·舒伯特说:教科书所编写的阅读文章是写作素材的集散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这句话道出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的多种功能。下面以教材为载体,从精读和泛读两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精读课文主要是在谴词造句上下功夫。与旧教材相比,新目标在写作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编写了精美的范文,设置了相应的仿写任务,学生在熟练掌握单元话题的相关语言材料后,写起作文也就信手拈来。在教授七年级上册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时,我引导学生对商店广告用语进行归纳,如下表:
  有了这些语言材料,我让学生自己开店,为自己的商店取名,并写上招揽顾客的广告词。学生所取的店名充满童趣,所写的广告词富有创造性,而且他们还加入了商家促销招数。如: If you have more two, you can get a discount. If you buy three, you can get a ...for free.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自主学习了广告的组篇技巧和语言素材,培养了规范的写作习惯。
  
  (二)泛读的着眼点主要在谋篇布局和逻辑过渡、文章风格等方面。在谋篇布局上,英汉有着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英语切题直接,修辞热衷于演绎,而汉语修辞多用归纳,中心观点姗姗来迟。在英语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让学生认识到英汉写作之间的差异,调整谋篇格式。如八年级下册Unit 7 Reading: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 在这篇课文中,简洁开头之后,每段第一句话就是主题句(topic sentence)——Paragraph 2: Etiquette is not the same in every culture or in every situation. Paragraph 3: If we see someone breaking the rules of etiquette, we may politely give them some suggestions. Paragraph 4:Although rules of etiquette can often be different, some rules are the same almost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接着通过“For example”列举一些例子来支持主题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去梳理阅读文章的脉络,并把这种条理清晰的写作风格运用到英语习作中来。
  
  脚手架之二:复习积累——让学生动脑“记”作文
  
  在复习时教师对每个单元的重要词汇、短语与常用句型及优美、实用的句子作了归纳,并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为更好地运用这些要点,教师可选择恰当的作文题,要求学生用上一些重点词、句子以及时态,使得这些精华得到进一步地强化,以提高学生在运用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例如:八年级下册Unit1~5中,有用will谈论将来;有If..., ...will...的典型的“主句将来时,从句一般现在时”的条件状语从句,用于谈论因果关系,作出决定是否做某事;有遇到问题时的常用语“What should I do?” ;有用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来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课文;还有一系列的常用词: call the police, look around run away, shout hear return ,以及I had a very unusual experience on Sunday. 等用途广泛的句子。面对如此丰富而又功能强大的语言素材,我选择了我市2004年的中考作文题作为素材上了一节成功的作文课。
  在这节课中,我逐一展现三幅图画(见下图),并用问题“What will happen?”来慢慢打开学生的思路,最后提问:“If you see it, what will you do?”学生用“If I see it, I will ...”回答。同时我把学生回答中的重点词汇写在黑板上。这个过程不仅复习了课文要点,而且为写作做了充分的铺垫。这时我提出这次作文的具体要求:用过去时描述图画内容,并假设你看到事件的发生,写出你当时的思想斗争过程,以及最后的决定。我提供了框架帮助。(见下表)
  大部分学生轻松地写出了一百多词的作文,而且运用了复习过的重点词汇,时态运用也很恰当。
  
  脚手架之三:合作讨论——让学生动口“说”作文
  
  写作前的主题讨论能提高“说”的准确性、得体性、流利性和连贯性,增强语感,使学生在讨论中,自主规划文章的结构,建构地道的语言和丰富的内容。在讨论中,教师的作用是:提供材料、启发、引导、鼓励、帮助、监控、评价。提供的材料要与学生水平相当,贴近学生生活,话题具体,目标明确,具有趣味性和真实性;所选的材料还要有利于学生参与、合作,有利于口语交际和表达。例如:在教完初中八年级上册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后,我给学生上了一节以My Best Friend 为题的写作教学课。课堂上,首先让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What kind of person should a good friend be?” 由于学生在本单元掌握了一些形容一个人品质的形容词,如outgoing, smart, serious, calm, wild 等,并学了一些表达观点的句型,如 A good friend should be someone who ...;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 In my opinion/view, ...; I don’t really care.等句型,而且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真实性,所以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并很快得出结论。在各组学生代表汇报时,把他们的结论写在黑板上,这样全班的学生都可以分享讨论的结果,得到了共同提高。然后,引导学生讨论:“Who is your best friend? What do you and your friend often do for fun? Why can he/she be your best friend?”鼓励学生举例说明,在学生举例说明时,将重要的句型及有用的词组写在黑板上,以备学生写作时参考。经过两轮的讨论,学生构建了要写的文章的语言素材,并能很快规划出文章的结构;并用鲜活的例子来描述“我”朋友的各种优良品质以及“我”和朋友之间的故事,写出来的习作内容充实、语言地道,从而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脚手架之四:自主做事——让学生动身“做”作文
  
  “做事”是指开展调查活动、采访活动、查找资料等等,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有效地发展思维和表达能力,并把做的过程或结果整理成文。如在教学完八年级上册Unit 9 When was he born?时,我布置学生上网或上图书馆查找“你最喜爱的明星”的档案,最好是英文版的,了解他们成功的故事,写一篇有关他们的文章。有些学生查到了有关年轻钢琴家郎朗的故事,这与本单元课文钢琴家李云迪的故事相似,有了课文和网络的帮助,一篇郎朗的简介就一气呵成,课本中的语言自然就得到巩固和运用。这样的活动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Lang Lang, a world famous pianist, was born in Shenyang, China. He began his musical studies at the age of three at Shenyang Music College under Professor Zhu Yafen. He won first prize in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Young Pianists competition of 1994. His performance in 1999 in America was a great success. Lang Lang became a famous in the world from then on!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invited him to play for him. Now he plays 150 concerts a year. Lang Lang is really talented and outstanding.
  
  脚手架之五:影视媒体——让学生动眼“看”作文
  
  多种媒体工具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的大脑对视觉形象、声音和触觉等多种形式感官信息输入进行加工。教师应选择与学生水平相当,贴近学生生活,有趣味性、知识性的短片,组织学生观看。为了使学生看懂这些片子,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色彩丰富、语言地道、富有动感、故事性强的英语世界,使学生在与这些有声材料的英语环境中,感受到一定情景下的得体、流利、连贯的英语,主动吸取其中优美的语句来充实自己的“语料库”,从而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这里介绍我的一节作文课以供参考。因为春节临近,选择的题目是Lucky Money(压岁钱)。首先,播放名为Lucky Money的碟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梗概(内容是一个女孩Jenny一边逛街一边思考用压岁钱买自己所喜爱的物品),然后设计一些问题:1.How much lucky money did Jenny get?2. What did she want to buy with the money? 3. Why couldn’t she buy the things she liked very much?4. Who did she see then? What did she do for the poor little girl with the money? 5. How did she feel after doing that? 学生带着问题又仔细地观看了这个故事,深入地了解到,Jenny用自己的压岁钱帮助了一个可怜的女孩的感人故事。学生再次观看碟片,欣赏并借鉴片子中的优美、地道的语言,最后,提问:Was Jenny’s “ lucky money” lucky?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have got some lucky money?让学生讨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学生经过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后,就不难写出一篇故事性强,语言得体,而且思想深刻的好文章。
  
  脚手架之六:评阅欣赏——让学生互相“品”作文
  
  “评”是为了“学”的提高,“评”是为了促进“教”,“评”是写后的活动,是为下一次更好地“写”。“评”也是为了让学生互相欣赏,让学生获得被人注意和尊重的快乐,产生源源不断的写作热情和动力。“评”的形式有自评、互评、教师评阅,还有典型错误集体评,典型作文一起评,各个学生当面评等形式。“评”的内容有:检查语言、时态、逻辑、用词、润色、标点、拼写等。初中班级学生人数多,学生参差不齐,而且语言功底不够深厚,还不能完全放手生生互评,应采取典型错误和典型作文集体修改形式比较恰当。教师先从部分学生的习作当中发现多数学生所犯的共性的错误,并把这些错误集中起来让学生集体订正;然后,挑选中等或中上习作数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指出表达不当之处,当然肯定这些习作的闪光之处同样重要。这样,作文被选的学生既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给他们指出的错误,又能因受表扬而信心倍增,其他学生因此也期待下次自己的作文也能被选上。
  经过多次的集体修改后,学生基本学会了如何着手去修改英语作文,碰到疑问时会主动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这样既能修改掉自己表达的不足之处,又能学到别人的长处。这样的互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自主丰富和提高,而且能增强责任意识,从中享受成功的乐趣,继续努力写出好作品展现给同学。
  当然,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每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必须交叉、综合使用,关键是教师要多思考,应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通过口头、书面表达的训练,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最后以我的教育心语作为结束语:“让学生充分感受英语语言的美,并用这美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心灵世界。”■
其他文献
塔里木盆地西克尔地区碳酸盐岩古岩溶现象十分发育,经研究将西克尔背斜区分布的古溶洞细分为管状分支型、溶洞群型、板型和单一孤立型。管状分支型溶洞受控于地下暗河,为细长管
何为好题,很多专家及同仁对此已有一定的见解:好题应该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凸显对学生应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可谓是仁者见
优质师资贫乏、优质教师资源分配不均、优质教师资源利用率不高,是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的总体现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让农村学校也能顺利实践新课程,把学科教研组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加强教研组内的学术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学习型教研组”与传统的教研组明显的差异体现在是否强调团队意识上。传统的教研组在功能上更多强调的是如何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却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不够。而“学习型教研组”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本文从明确德育目的、改进德育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完善德育体系、加强心理疏导等五方面着手,因材施教地优化德育,以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