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可以在哪里聚族而居。的确,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艰苦创业,被称为“东方犹太人”、东方世界的“吉普赛人”。
这是一个一直在路上的庞大民系,他们的迁徙史,大约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当时,为躲避战乱,客家先民恋恋不舍地离开中原故土,开始了艰难的南迁之路。追溯客家人南迁的历史,太多细节已经模糊,但是,回望这条曲折、漫长的迁徙之路,有一个地方却不能不说,那就是赣南,因为那里是他们南迁途中最早落脚、朝四方开枝散叶之处。
客家人有着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背着祖先的牌位。到了安居点,则建宗祠以安放祖宗之灵。因此,哪里有客家村落,哪里就建有宗祠。东龙村是赣南宗祠最为集中的村庄,号称“江南第一宗祠村”,全盛时期,村里有大大小小上百座宗祠。宗祠的建设,象征着家族的团结,也是维系宗族的巨大纽带。
无论是修建围屋还是宗祠,都十分讲究风水。长期的迁徙使得客家人对安定的生活尤为向往,而风水所蕴含的天人合一、趋吉避凶的理念,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客家人在建造房屋时,都要请“风水先生”勘察地理,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成败或家族的兴衰,都与风水息息相关。在赣南,这种风俗自唐代以来便长盛不衰,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赣南客家风水文化。这里的三僚村被誉为“中国风水第一村”,其风水文化的兴盛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一代风水大师杨筠松。赣南客家人喜欢称他为“半仙骨”、“信子口”,意思是说什么准什么。
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而来,也将中原文明带到了赣南,这种文明与百越、畲、瑶等土著文化发生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风尚、习俗。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的客家方言,最能体现这种交融。客家人迁徙到赣南后,分散到各个地方,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口音与当地土著的口音相互融合,所以客家话虽然都有方言的基本特征,但县与县之间的口音不一样,甚至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也有明显差异。
赣南客家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客家人好客,摆宴席时,必定少不了一道传统名菜荷包胙。荷包胙入口糯烂,香气沁人——仅这一道菜便包含了荷叶的清香、猪肉的浓香、糯米的幽香,以及几味佐料的烈香。在宴席上,腊味也经常出现,而且腊味的覆盖范围极广,无论是家禽还是山间野味,客家人都能想着法子将其做成腊味。为抵御南方深山老林里特有的瘴气,聪明的客家人还利用“万物相生相克、以物制物”的哲学思想,因地制宜发明了“擂茶”。
除了美食丰富,赣南客家的民俗活动也异彩纷呈。采茶戏、于都唢呐、石城灯会……古朴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为世人瞩目。而客家人对火也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崇拜。在宁都,每年农历正月十四这天,亲朋好友都会给去年“添丁”的人家送去鞭炮。对客家人来说,响彻云霄的爆竹声,指引着在长长迁徙路上逝去的灵魂归家,慰藉着辛勤开辟家园的先人,同时,这也是一个“背井离乡”宗族人丁兴旺的荣耀。
所以,亲爱的读者,跟随我们一起走进赣南,去解读从迁徙中走来的客家人,去寻找那些历史与文化的印记,你一定会惊叹他们所创下的文明传奇!
这是一个一直在路上的庞大民系,他们的迁徙史,大约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当时,为躲避战乱,客家先民恋恋不舍地离开中原故土,开始了艰难的南迁之路。追溯客家人南迁的历史,太多细节已经模糊,但是,回望这条曲折、漫长的迁徙之路,有一个地方却不能不说,那就是赣南,因为那里是他们南迁途中最早落脚、朝四方开枝散叶之处。
客家人有着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背着祖先的牌位。到了安居点,则建宗祠以安放祖宗之灵。因此,哪里有客家村落,哪里就建有宗祠。东龙村是赣南宗祠最为集中的村庄,号称“江南第一宗祠村”,全盛时期,村里有大大小小上百座宗祠。宗祠的建设,象征着家族的团结,也是维系宗族的巨大纽带。
无论是修建围屋还是宗祠,都十分讲究风水。长期的迁徙使得客家人对安定的生活尤为向往,而风水所蕴含的天人合一、趋吉避凶的理念,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客家人在建造房屋时,都要请“风水先生”勘察地理,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成败或家族的兴衰,都与风水息息相关。在赣南,这种风俗自唐代以来便长盛不衰,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赣南客家风水文化。这里的三僚村被誉为“中国风水第一村”,其风水文化的兴盛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一代风水大师杨筠松。赣南客家人喜欢称他为“半仙骨”、“信子口”,意思是说什么准什么。
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而来,也将中原文明带到了赣南,这种文明与百越、畲、瑶等土著文化发生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风尚、习俗。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的客家方言,最能体现这种交融。客家人迁徙到赣南后,分散到各个地方,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口音与当地土著的口音相互融合,所以客家话虽然都有方言的基本特征,但县与县之间的口音不一样,甚至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也有明显差异。
赣南客家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客家人好客,摆宴席时,必定少不了一道传统名菜荷包胙。荷包胙入口糯烂,香气沁人——仅这一道菜便包含了荷叶的清香、猪肉的浓香、糯米的幽香,以及几味佐料的烈香。在宴席上,腊味也经常出现,而且腊味的覆盖范围极广,无论是家禽还是山间野味,客家人都能想着法子将其做成腊味。为抵御南方深山老林里特有的瘴气,聪明的客家人还利用“万物相生相克、以物制物”的哲学思想,因地制宜发明了“擂茶”。
除了美食丰富,赣南客家的民俗活动也异彩纷呈。采茶戏、于都唢呐、石城灯会……古朴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为世人瞩目。而客家人对火也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崇拜。在宁都,每年农历正月十四这天,亲朋好友都会给去年“添丁”的人家送去鞭炮。对客家人来说,响彻云霄的爆竹声,指引着在长长迁徙路上逝去的灵魂归家,慰藉着辛勤开辟家园的先人,同时,这也是一个“背井离乡”宗族人丁兴旺的荣耀。
所以,亲爱的读者,跟随我们一起走进赣南,去解读从迁徙中走来的客家人,去寻找那些历史与文化的印记,你一定会惊叹他们所创下的文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