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RI图像分析

来源 :山东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gi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MCC)的磁共振(MRI)图像特点,探讨MRI检查在IMCC诊断中的效能。方法收集28例IMCC患者的MRI平扫图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分析图像特点,计算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定性诊断符合率。结果 28例IMCC病灶MRI平扫呈T1WI低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DWI高信号;病灶直径为(7.4±2.3)cm,多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状(19/28),边缘多不清晰,以跨叶生长为主(17/28);周围胆管扩张、肝包膜凹陷、子灶及淋巴结肿大等征象多见,其中伴邻近包膜凹陷10例,伴周围胆管扩张13例,伴子灶11例,伴有肝门或腹膜后等区淋巴结肿大11例;延迟强化或持续强化为其主要动态增强方式(26/28)。28例IMCC单依靠MRI平扫图像做出诊断的定性符合率为53.5%,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后定性诊断符合率提高到85.7%。结论 IMCC病灶MRI平扫T1WI混杂低信号,T2WI混杂略高或高信号;MRI动态增强扫描呈向心性延迟强化或持续强化为主,DWI呈高信号,常伴子灶、肝包膜凹陷、外围胆管扩张及肝门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等。MRI平扫联合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提高IMCC的诊断准确率。
其他文献
文章在简要概述了几种适合制备短波长发光器件材料——SiC,GaN和ZnSe的晶体结构、掺杂性质及外延技术后,主要介绍了它们在制备蓝色波段发光和激光二极管的新进展。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如约而至,促使媒体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传统媒体的电视节目,新媒体环境既是其生存发展的挑战,又是其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因
近年来本地区甲型副伤寒流行呈上升趋势.现将2001年来我科收治确诊的甲型副伤寒患儿26例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我院1999年1月至2002年7月收治性交致阴道出血5例.
介绍了自动集中监控系统(AMS)的主要架构、系统特点、监控设备类型和系统组成,通过多种监控分析图表,实现从不同视角监控生产过程状态,并分析了监测结果,证明了该设备监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