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6月,我国平板玻璃累计产量前5名的省市是河北、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这5个省的累计产量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56.98%。河北、浙江的平板玻璃产量大幅增加,带动了全国平板玻璃产量的高增长。在进出口方面,2008年1~6月,我国玻璃及其制品累计出口400002.6万美元,同比增长18.2%;累计进口178227.5万美元,同比增长22.7%;实现贸易顺差221775.10万美元。
2008年2季度,我国玻璃产品的生产形势延续去年的良好势头,除夹层玻璃外,其他各种玻璃产品的产量比去年同期都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玻璃纤维纱产量增速更是达到了43.45%。在经营方面,2008年1~5月,我国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为1,145.95亿元,同比增长30.48%;利润总额为70.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76亿元;产品销售费用为63.47亿元,同比增长31.09%;税金总额为44.72亿元,同比增长32.83%。与去年同期相比,资产负债率、资金利润率有所上升。
一、玻璃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总体生产和销售情况
2008年2季度,我国玻璃产品的生产形势延续去年的良好势头,除夹层玻璃外,其他各种玻璃产品的产量比去年同期都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玻璃纤维纱的产量增速更是达到了43.45%。
2008年1~6月,我国累计生产平板玻璃27519.97万重量箱,同比增长12.22%。其中,4月份生产4560.30万重量箱,同比增长7.10%;5月份生产4645.90万重量箱,同比增长14.30%;6月份生产4828.85万重量箱,同比增长11.62%。累计生产中空玻璃935.56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91%;累计生产钢化玻璃5853.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77%;累计生产夹层玻璃1520.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78%;累计生产日用玻璃制品6859492.06吨,同比增长12.79%;累计生产玻璃保温容器24733.17万个,同比增长19.01%;累计生产玻璃纤维纱1106377.67吨,同比增长43.45%。
2008年1~5月,我国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155.46亿元,同比增长30.98%;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为1197.04亿元,同比增长31.27%;
(二)企业总体经营情况
2008年1~5月,我国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为1145.95亿元,同比增长30.48%;利润总额为70.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76亿元;产品销售费用为63.47亿元,同比增长31.09%;税金总额为44.72亿元,同比增长32.83%。2008年5月末,我国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资产总计为2759.60亿元,同比增长20.57%;负债合计为1600.02亿元,同比增长23.02%;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793878人,同比增长8.42%。
2008年5月末,我国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资产负债率为57.98%,资金利润率为6.18%,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50%,去年同期这3个指标为57.90%、2.82%、6.66%。与去年同期相比,资产负债率、资金利润率有所上升。
2008年5月末,我国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企业3632个,其中亏损企业745个,亏损面为20.51%,高于去年同期的19.36%。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11.40亿元,同比增长36.16%。
(三)总体进出口情况
出口情况。2008年1~6月,我国玻璃及其制品累计出口额为400002.6万美元,同比增长18.2%。其中,玻璃制品累计出口额为133951.0万美元,同比增长14.0%;平板玻璃累计出口额为45979.5万美元,同比增长5.2%;平板玻璃累计出口数量为143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7%。
进口情况。2008年1~6月,我国玻璃及其制品累计进口额为178227.5万美元,同比增长22.7%。其中,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累计进口额为41473.2万美元,同比增长6.3%。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累计进口数量为111551吨,同比增长4.2%。
二、主要产品价格走势
今年的玻璃价格因地而异。5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大中城市的浮法玻璃价格相差较大,山东青岛市的浮法玻璃价格比内蒙古乌海市每重量箱高34元。统计数据还显示,今年4~5月的平板玻璃均价出现微跌,国内浮法玻璃生产大省江苏和广东的浮法玻璃产量也已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玻璃价格似乎出现了局部或阶段性的“低温”。
但是进入6月,玻璃价格回暖的迹象却已开始显现。更重要的是,支撑玻璃价格回归到理性价位的因素,也正在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同。首先,是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巨大市场正在形成。众所周知,灾后重建,建材先行。在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水泥、玻璃、墙体材料、钢材、砂石等重要的基础建筑材料是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尽管灾后重建相对全国市场而言是局部市场,但是这个市场的井喷式需求对恢复全局市场的消费信心,对拉动更大的消费需求能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其次,是节能建筑市场对节能玻璃的需求正在扩大。2008年4月1日,《节约能源法》全面实施,建筑节能作为《节约能源法》的重要推广对象,备受关注。以 Low-E 玻璃、中空玻璃为代表的节能玻璃,将成为未来几年行业中的最亮点。随着2008年奥运会及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相继举办,大量场馆及相关建筑的建设,对节能玻璃的需求渐增。
2008年,其他加工玻璃的用途也将不断得到开发和延伸。主要包括家具业、装饰装修业以及电子信息和太阳能产业等,消费升级和处于成长期的产业特性,决定了这些领域玻璃用量的增长比建筑和汽车领域更快。在电子/电器产业高速增长,产品不断创新以及个人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下,到2011年,电子/电器玻璃市场将会以较快的年均增长速度急剧扩张。而汽车玻璃的市场需求在汽车业迅猛发展的有利形势驱动下也将会相当可观。深加工玻璃包括中空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镜子及其他特种玻璃产品。深加工玻璃的市场需求以年均12.5%的速度增长,将全面超越整个平板玻璃业的增长速度。建筑业仍将是平板玻璃产品最大的消费市场,到2011年,所占比例将高达87%。2010年,全国新增建筑的1/3 要达到节能50%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增建筑全部达到节能65%的目标。按2010年的目标计算,今后几年将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约30亿平方米,涉及节能玻璃面积约6亿平方米。其三,是传导成本的涨价因素。制造玻璃最重要的原材料是砂和纯碱,能源一般来说是重油。最新的玻璃企业采购数据显示,在珠三角,纯碱价格已由去年同期的1500元/吨上升到目前的2200元~2400元/吨,上涨幅度超50%。而重油的价格也已达到4500元/吨,同比上升了30%以上。再加之砂价格、运输价格及劳动力人工工资等诸种成本构成因素的上升,到2008年第一季度,每重量箱玻璃的成本已经上升了20%~30%。按照市场价值规律,成本刚性升高的因素向价格合理传导是必然的趋势。
其四,是淘汰落后玻璃产能的步伐加快也正在为形成健康的玻璃价格优化环境。2008年,是我国淘汰落后玻璃产能提速的一年。从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看,优质浮法玻璃和深加工玻璃被确定为行业发展重点,而限制普通浮法玻璃和淘汰落后的平拉工艺(含格法)也使今年已有3000多万重量箱的落后玻璃产能永久性出局。市场整合、成本推动以及消费转型与升级等,决定了玻璃价格的长期向上趋势。
三、行业热点
(一)能源法正在制定中,电力法和煤炭法将修改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确定的目标,我国能源法正在制定中,国家能源局成立以后继续完成好这项工作。已有的电力法、煤炭法要根据新的形势进行修改完善。另外,还要制定石油储备条例,修订海上和陆上石油条例等。
这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张国宝介绍,根据中央编制委员会批复的国家能源局的主要职责有十项:一是研究提出能源发展战略的建议,拟定能源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起草有关能源法律法规草案和规章。二是负责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的行业管理,组织制订能源行业标准,监测能源发展状况,衔接能源生产建设和供需平衡,指导协调农村能源的发展工作。三是负责能源行业节能和综合资源利用,组织推进能源重大设备的研发,指导能源科技进步,成套设备的引进消化创新,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四是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审批、核准、审核国家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五是负责能源预测、预警,发布能源信息,参与能源运行调节和应急保障。六是负责核电管理,拟定核电发展规划、准入条件、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七是拟定国家石油储备规划、政策并实施管理,监测国内外石油市场供求变化,提出国家石油储备订货、轮换和动用的建议。八是牵头开展能源国际合作,与外国能源主管部门和国际能源组织谈判并签订协议。协调境外能源开发利用工作。九是参与制定与能源相关的资源、财税、环保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提出能源价格调整和进出口总量的建议。十是承担国家能源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二)环保部对建材等14行业出强规,环保不达标禁上市
环境保护部印发了《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明确在钢铁、建材等14个行业中,不能通过环保核查的企业将不得申请再融资、也不得申请上市。
环境保护部曾制定《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规定》,其中指出,核查内容和要求包括:申请上市的企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依法领取排污许可证,并达到排污许可证的要求;企业单位主要产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到100%;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到100%,并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环保设施稳定运转率达到95%以上;按规定缴纳排污费;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中不含有或使用国家法律、法规、标准中禁用的物质,以及我国签署的国际公约中禁用的物质。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除符合上述对申请上市企业的要求外,还应核查以下内容:募集资金投向不造成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影响;募集资金投向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募集资金投向不属于国家明令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此次环境保护部进一步细化了环保核查重污染行业的分类,制定了《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管理名录》包含的14个行业有: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建材、采矿、化工、石化、制药、轻工、纺织和制革。《管理名录》中未包含的类型暂不列入核查范围。
目前,家居建材行业正逐步提高环保意识,不少企业都通过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据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研发部曹磊介绍,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是国内唯一有资格认证环境标志产品的机构。中国环境标志的简称“十环标志”,是一种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得到认证表明该产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三)美国专家预测高档平板玻璃需求将持续增长
Freedonia集团是美国一家工业市场研究公司,目前Freedonia正在进行高档平板玻璃的研究。研究表明,市场对高档平板玻璃的需求量将会以每年5%的速度上涨,预计2012年高档平板玻璃交易额会达到72亿美元。平板玻璃需求的上涨来自各种因素推动,其中包括房产界的繁荣、深加工玻璃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及各种防弹、防火玻璃等特种玻璃需求的上涨。
研究表明,包括夹层玻璃及钢化玻璃在内的安全玻璃产品,是高档平板玻璃的最大消费途径。近62%的平板玻璃用于夹层及安全等玻璃产品的生产。虽然这些深加工玻璃产品(如汽车钢化玻璃)的消费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但高档平板玻璃仍具有很大的应用机会,特别是用于生产防弹、防火玻璃的平板玻璃。 预计防飓风玻璃的需求量,将以7.9%的速率逐年上涨,到2012年消费量可达3.8亿美元。研究表明对防飓风玻璃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佛罗里达,因为该地区是飓风多发地带。
行业分析师Bill Baumgartner先生指出,“美国平板玻璃的需求量将以每年0.7%的速率上涨,预计2012年会增加到61亿平方米。产量将以0.9%的速率逐年上升,2012年可达到68亿平方米。”
总体来讲,平板玻璃的需求总量将得益于建筑及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上升。早期房产开发的复苏推动了平板玻璃需求的增加。之后,平板玻璃增长主要获益于美国汽车消费量的上涨。特种玻璃增长源于多方面因素,其中包括建筑业的复苏,各种先进玻璃加工技术的出现及快速发展,如智能玻璃和自洁玻璃的问世。2007年,安全玻璃的生产占据整个玻璃行业62%的份额。太阳能平板玻璃是特种平板玻璃中的第二大类产品,随着节能市场发展,太阳能平板玻璃所占市场份额还将继续上升。然而,太阳能玻璃产品的其他类型如Low-E 玻璃及防辐射玻璃增长速度将会减缓。
(四)太阳能玻璃产业前景灿烂,行业标准将出
作为未来清洁、高效、永不衰竭的绿色能源技术之一,太阳能技术近年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太阳能利用与传统玻璃产业暗昧相结合的产品——太阳能电池玻璃(俗称太阳能玻璃)产业正成为目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被誉为新兴的朝阳产业。
为规范这一朝阳产业的健康发展,日前,国内首个太阳能行业标准《太阳用电池玻璃》,在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太阳电池玻璃行业标准审查会议上获得通过。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工程师苗向阳说,标准的内容主要涉及太阳能玻璃的术语和定义、材料、技术要求、外观质量、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质量要求。
据介绍,标准中所说的太阳电池玻璃是指用于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起覆盖保护作用并具有高透射比的玻璃。材料方面,太阳电池用玻璃可以使用钢化或非钢化的压花玻璃和浮法玻璃。该标准还提出,太阳电池玻璃含铁量不得大于0.015%,可见光透射比大于或等于91.5%(折合约3毫米标准厚度),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大于或等于91.0%(折合3毫米标准厚度)。太阳能玻璃是当今太阳能利用的光伏发电工程中重要产品之一,现已成世界能源产业中走俏的“朝阳工业产品”。国际太阳能咨询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3436兆瓦,较2006年增长56%,中国厂商市场占有率由2006年的20%提升至35%。
作为新型节能环保类建材,太阳能玻璃在住宅建筑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专业人士预测,今后10年,我国光伏产品年增长率将高达20%~30%。到2010年,世界光伏工程中的太阳能玻璃将达到30亿美元的产值,前景十分诱人。但由于之前一直没有相应的标准可以参照,国内外相关企业一般自行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用于生产控制或进货检验。该行业标准的出台,将对太阳能玻璃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这也预示着,在国家倡导建筑节能的大环境下,节能环保类建材将成为发展趋势。在我国太阳能玻璃产业发展迅猛,尤其近两年,近乎爆炸式增长。但该产品一直没有标准可循。标准制定会起到规范产业、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大家有了同一个标准去衡量自己的产品,改进自己的管理,引进或开发更先进的技术。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志武指出,太阳能玻璃最大的优点是节能,在当今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作为新的能源领域,太阳能的应用前景广阔,相应地,太阳能玻璃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泛。周志武表示,虽然我国的太阳能玻璃起步不算很早,近些年的发展却非常迅速,目前产能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世界太阳能玻璃制造的工厂已经逐步转移到中国。在核心技术层面,我国太阳能玻璃的技术已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但在前期的多晶硅技术方面,我国与世界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期的产品质量和影响我国太阳能玻璃产业的发展。据悉,太阳能玻璃产品大多采用双层钢化玻璃合片制作而成,以利于透光性良好。另外,配置在玻璃中间的多晶硅电池片也尤为重要,它排列粘压在双层玻璃中间,玻璃的采光度由硅电池片的排列间隙来控制,并还将硅片表面制成蓝、绿、黑、黄等多种色彩,这种色彩硅片主要为了更有利于用在建筑幕墙上色彩美的选择与利用。
专家表示,该行业标准将寻求提升到更高平台,力争成为国家标准。“太阳能玻璃产业如果要继续保持朝阳产业的发展态势,既需要国家节能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还需要配套技术与措施的鼎力相助,特别是多晶硅技术的突破非常重要,如果在这方面一直只能依赖进口的话,将制约整个太阳能玻璃产业的发展。”
2008年2季度,我国玻璃产品的生产形势延续去年的良好势头,除夹层玻璃外,其他各种玻璃产品的产量比去年同期都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玻璃纤维纱产量增速更是达到了43.45%。在经营方面,2008年1~5月,我国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为1,145.95亿元,同比增长30.48%;利润总额为70.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76亿元;产品销售费用为63.47亿元,同比增长31.09%;税金总额为44.72亿元,同比增长32.83%。与去年同期相比,资产负债率、资金利润率有所上升。
一、玻璃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总体生产和销售情况
2008年2季度,我国玻璃产品的生产形势延续去年的良好势头,除夹层玻璃外,其他各种玻璃产品的产量比去年同期都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玻璃纤维纱的产量增速更是达到了43.45%。
2008年1~6月,我国累计生产平板玻璃27519.97万重量箱,同比增长12.22%。其中,4月份生产4560.30万重量箱,同比增长7.10%;5月份生产4645.90万重量箱,同比增长14.30%;6月份生产4828.85万重量箱,同比增长11.62%。累计生产中空玻璃935.56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91%;累计生产钢化玻璃5853.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77%;累计生产夹层玻璃1520.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78%;累计生产日用玻璃制品6859492.06吨,同比增长12.79%;累计生产玻璃保温容器24733.17万个,同比增长19.01%;累计生产玻璃纤维纱1106377.67吨,同比增长43.45%。
2008年1~5月,我国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155.46亿元,同比增长30.98%;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为1197.04亿元,同比增长31.27%;

(二)企业总体经营情况
2008年1~5月,我国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为1145.95亿元,同比增长30.48%;利润总额为70.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76亿元;产品销售费用为63.47亿元,同比增长31.09%;税金总额为44.72亿元,同比增长32.83%。2008年5月末,我国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资产总计为2759.60亿元,同比增长20.57%;负债合计为1600.02亿元,同比增长23.02%;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793878人,同比增长8.42%。
2008年5月末,我国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资产负债率为57.98%,资金利润率为6.18%,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50%,去年同期这3个指标为57.90%、2.82%、6.66%。与去年同期相比,资产负债率、资金利润率有所上升。
2008年5月末,我国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企业3632个,其中亏损企业745个,亏损面为20.51%,高于去年同期的19.36%。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11.40亿元,同比增长36.16%。
(三)总体进出口情况
出口情况。2008年1~6月,我国玻璃及其制品累计出口额为400002.6万美元,同比增长18.2%。其中,玻璃制品累计出口额为133951.0万美元,同比增长14.0%;平板玻璃累计出口额为45979.5万美元,同比增长5.2%;平板玻璃累计出口数量为143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7%。
进口情况。2008年1~6月,我国玻璃及其制品累计进口额为178227.5万美元,同比增长22.7%。其中,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累计进口额为41473.2万美元,同比增长6.3%。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累计进口数量为111551吨,同比增长4.2%。
二、主要产品价格走势
今年的玻璃价格因地而异。5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大中城市的浮法玻璃价格相差较大,山东青岛市的浮法玻璃价格比内蒙古乌海市每重量箱高34元。统计数据还显示,今年4~5月的平板玻璃均价出现微跌,国内浮法玻璃生产大省江苏和广东的浮法玻璃产量也已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玻璃价格似乎出现了局部或阶段性的“低温”。
但是进入6月,玻璃价格回暖的迹象却已开始显现。更重要的是,支撑玻璃价格回归到理性价位的因素,也正在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同。首先,是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巨大市场正在形成。众所周知,灾后重建,建材先行。在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水泥、玻璃、墙体材料、钢材、砂石等重要的基础建筑材料是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尽管灾后重建相对全国市场而言是局部市场,但是这个市场的井喷式需求对恢复全局市场的消费信心,对拉动更大的消费需求能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其次,是节能建筑市场对节能玻璃的需求正在扩大。2008年4月1日,《节约能源法》全面实施,建筑节能作为《节约能源法》的重要推广对象,备受关注。以 Low-E 玻璃、中空玻璃为代表的节能玻璃,将成为未来几年行业中的最亮点。随着2008年奥运会及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相继举办,大量场馆及相关建筑的建设,对节能玻璃的需求渐增。
2008年,其他加工玻璃的用途也将不断得到开发和延伸。主要包括家具业、装饰装修业以及电子信息和太阳能产业等,消费升级和处于成长期的产业特性,决定了这些领域玻璃用量的增长比建筑和汽车领域更快。在电子/电器产业高速增长,产品不断创新以及个人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下,到2011年,电子/电器玻璃市场将会以较快的年均增长速度急剧扩张。而汽车玻璃的市场需求在汽车业迅猛发展的有利形势驱动下也将会相当可观。深加工玻璃包括中空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镜子及其他特种玻璃产品。深加工玻璃的市场需求以年均12.5%的速度增长,将全面超越整个平板玻璃业的增长速度。建筑业仍将是平板玻璃产品最大的消费市场,到2011年,所占比例将高达87%。2010年,全国新增建筑的1/3 要达到节能50%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增建筑全部达到节能65%的目标。按2010年的目标计算,今后几年将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约30亿平方米,涉及节能玻璃面积约6亿平方米。其三,是传导成本的涨价因素。制造玻璃最重要的原材料是砂和纯碱,能源一般来说是重油。最新的玻璃企业采购数据显示,在珠三角,纯碱价格已由去年同期的1500元/吨上升到目前的2200元~2400元/吨,上涨幅度超50%。而重油的价格也已达到4500元/吨,同比上升了30%以上。再加之砂价格、运输价格及劳动力人工工资等诸种成本构成因素的上升,到2008年第一季度,每重量箱玻璃的成本已经上升了20%~30%。按照市场价值规律,成本刚性升高的因素向价格合理传导是必然的趋势。
其四,是淘汰落后玻璃产能的步伐加快也正在为形成健康的玻璃价格优化环境。2008年,是我国淘汰落后玻璃产能提速的一年。从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看,优质浮法玻璃和深加工玻璃被确定为行业发展重点,而限制普通浮法玻璃和淘汰落后的平拉工艺(含格法)也使今年已有3000多万重量箱的落后玻璃产能永久性出局。市场整合、成本推动以及消费转型与升级等,决定了玻璃价格的长期向上趋势。
三、行业热点
(一)能源法正在制定中,电力法和煤炭法将修改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确定的目标,我国能源法正在制定中,国家能源局成立以后继续完成好这项工作。已有的电力法、煤炭法要根据新的形势进行修改完善。另外,还要制定石油储备条例,修订海上和陆上石油条例等。
这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张国宝介绍,根据中央编制委员会批复的国家能源局的主要职责有十项:一是研究提出能源发展战略的建议,拟定能源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起草有关能源法律法规草案和规章。二是负责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的行业管理,组织制订能源行业标准,监测能源发展状况,衔接能源生产建设和供需平衡,指导协调农村能源的发展工作。三是负责能源行业节能和综合资源利用,组织推进能源重大设备的研发,指导能源科技进步,成套设备的引进消化创新,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四是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审批、核准、审核国家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五是负责能源预测、预警,发布能源信息,参与能源运行调节和应急保障。六是负责核电管理,拟定核电发展规划、准入条件、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七是拟定国家石油储备规划、政策并实施管理,监测国内外石油市场供求变化,提出国家石油储备订货、轮换和动用的建议。八是牵头开展能源国际合作,与外国能源主管部门和国际能源组织谈判并签订协议。协调境外能源开发利用工作。九是参与制定与能源相关的资源、财税、环保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提出能源价格调整和进出口总量的建议。十是承担国家能源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二)环保部对建材等14行业出强规,环保不达标禁上市
环境保护部印发了《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明确在钢铁、建材等14个行业中,不能通过环保核查的企业将不得申请再融资、也不得申请上市。
环境保护部曾制定《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规定》,其中指出,核查内容和要求包括:申请上市的企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依法领取排污许可证,并达到排污许可证的要求;企业单位主要产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到100%;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到100%,并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环保设施稳定运转率达到95%以上;按规定缴纳排污费;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中不含有或使用国家法律、法规、标准中禁用的物质,以及我国签署的国际公约中禁用的物质。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除符合上述对申请上市企业的要求外,还应核查以下内容:募集资金投向不造成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影响;募集资金投向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募集资金投向不属于国家明令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此次环境保护部进一步细化了环保核查重污染行业的分类,制定了《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管理名录》包含的14个行业有: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建材、采矿、化工、石化、制药、轻工、纺织和制革。《管理名录》中未包含的类型暂不列入核查范围。
目前,家居建材行业正逐步提高环保意识,不少企业都通过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据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研发部曹磊介绍,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是国内唯一有资格认证环境标志产品的机构。中国环境标志的简称“十环标志”,是一种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得到认证表明该产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三)美国专家预测高档平板玻璃需求将持续增长
Freedonia集团是美国一家工业市场研究公司,目前Freedonia正在进行高档平板玻璃的研究。研究表明,市场对高档平板玻璃的需求量将会以每年5%的速度上涨,预计2012年高档平板玻璃交易额会达到72亿美元。平板玻璃需求的上涨来自各种因素推动,其中包括房产界的繁荣、深加工玻璃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及各种防弹、防火玻璃等特种玻璃需求的上涨。
研究表明,包括夹层玻璃及钢化玻璃在内的安全玻璃产品,是高档平板玻璃的最大消费途径。近62%的平板玻璃用于夹层及安全等玻璃产品的生产。虽然这些深加工玻璃产品(如汽车钢化玻璃)的消费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但高档平板玻璃仍具有很大的应用机会,特别是用于生产防弹、防火玻璃的平板玻璃。 预计防飓风玻璃的需求量,将以7.9%的速率逐年上涨,到2012年消费量可达3.8亿美元。研究表明对防飓风玻璃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佛罗里达,因为该地区是飓风多发地带。
行业分析师Bill Baumgartner先生指出,“美国平板玻璃的需求量将以每年0.7%的速率上涨,预计2012年会增加到61亿平方米。产量将以0.9%的速率逐年上升,2012年可达到68亿平方米。”
总体来讲,平板玻璃的需求总量将得益于建筑及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上升。早期房产开发的复苏推动了平板玻璃需求的增加。之后,平板玻璃增长主要获益于美国汽车消费量的上涨。特种玻璃增长源于多方面因素,其中包括建筑业的复苏,各种先进玻璃加工技术的出现及快速发展,如智能玻璃和自洁玻璃的问世。2007年,安全玻璃的生产占据整个玻璃行业62%的份额。太阳能平板玻璃是特种平板玻璃中的第二大类产品,随着节能市场发展,太阳能平板玻璃所占市场份额还将继续上升。然而,太阳能玻璃产品的其他类型如Low-E 玻璃及防辐射玻璃增长速度将会减缓。
(四)太阳能玻璃产业前景灿烂,行业标准将出
作为未来清洁、高效、永不衰竭的绿色能源技术之一,太阳能技术近年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太阳能利用与传统玻璃产业暗昧相结合的产品——太阳能电池玻璃(俗称太阳能玻璃)产业正成为目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被誉为新兴的朝阳产业。
为规范这一朝阳产业的健康发展,日前,国内首个太阳能行业标准《太阳用电池玻璃》,在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太阳电池玻璃行业标准审查会议上获得通过。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工程师苗向阳说,标准的内容主要涉及太阳能玻璃的术语和定义、材料、技术要求、外观质量、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质量要求。
据介绍,标准中所说的太阳电池玻璃是指用于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起覆盖保护作用并具有高透射比的玻璃。材料方面,太阳电池用玻璃可以使用钢化或非钢化的压花玻璃和浮法玻璃。该标准还提出,太阳电池玻璃含铁量不得大于0.015%,可见光透射比大于或等于91.5%(折合约3毫米标准厚度),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大于或等于91.0%(折合3毫米标准厚度)。太阳能玻璃是当今太阳能利用的光伏发电工程中重要产品之一,现已成世界能源产业中走俏的“朝阳工业产品”。国际太阳能咨询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3436兆瓦,较2006年增长56%,中国厂商市场占有率由2006年的20%提升至35%。
作为新型节能环保类建材,太阳能玻璃在住宅建筑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专业人士预测,今后10年,我国光伏产品年增长率将高达20%~30%。到2010年,世界光伏工程中的太阳能玻璃将达到30亿美元的产值,前景十分诱人。但由于之前一直没有相应的标准可以参照,国内外相关企业一般自行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用于生产控制或进货检验。该行业标准的出台,将对太阳能玻璃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这也预示着,在国家倡导建筑节能的大环境下,节能环保类建材将成为发展趋势。在我国太阳能玻璃产业发展迅猛,尤其近两年,近乎爆炸式增长。但该产品一直没有标准可循。标准制定会起到规范产业、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大家有了同一个标准去衡量自己的产品,改进自己的管理,引进或开发更先进的技术。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志武指出,太阳能玻璃最大的优点是节能,在当今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作为新的能源领域,太阳能的应用前景广阔,相应地,太阳能玻璃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泛。周志武表示,虽然我国的太阳能玻璃起步不算很早,近些年的发展却非常迅速,目前产能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世界太阳能玻璃制造的工厂已经逐步转移到中国。在核心技术层面,我国太阳能玻璃的技术已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但在前期的多晶硅技术方面,我国与世界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期的产品质量和影响我国太阳能玻璃产业的发展。据悉,太阳能玻璃产品大多采用双层钢化玻璃合片制作而成,以利于透光性良好。另外,配置在玻璃中间的多晶硅电池片也尤为重要,它排列粘压在双层玻璃中间,玻璃的采光度由硅电池片的排列间隙来控制,并还将硅片表面制成蓝、绿、黑、黄等多种色彩,这种色彩硅片主要为了更有利于用在建筑幕墙上色彩美的选择与利用。
专家表示,该行业标准将寻求提升到更高平台,力争成为国家标准。“太阳能玻璃产业如果要继续保持朝阳产业的发展态势,既需要国家节能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还需要配套技术与措施的鼎力相助,特别是多晶硅技术的突破非常重要,如果在这方面一直只能依赖进口的话,将制约整个太阳能玻璃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