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治

来源 :中国动物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牛结节性皮肤病属于新型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山羊痘病毒属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病牛皮肤会出现大量疙瘩结节、持续高烧等症状,严重危害牛群健康生长及养殖业良好发展,因此积极做好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展开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牛;结节性皮肤病;症状;综合防治;措施
   牛结节性皮肤病也被称为牛结节性皮炎,我国首例病例确诊于伊犁州,属二类动物疫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会导致母牛不孕、流产、泌乳量下降,公牛不育等,不利于牛养殖业稳定发展,因此养殖场户要密切留意。
  1 牛结节性皮肤病危害
   2019年8月份,新疆伊犁暴发首例牛结节性皮肤病疫病,并随后在广东、浙江、云南、福建等地相继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发病率2%~45%,致死率低于10%,患病牛会日渐消瘦,发热、淋巴结肿大、公牛出现不育,母牛出现不孕、流产、泌乳量下降等症状。该病为二类动物疫病,严重影响牛群的健康生长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 流行特点
   结节性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品种的牛,尤其是泌乳奶牛有着更高的发病率。该病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牛及带毒牛,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唾液、精液及皮肤结节中。健康牛直接接触患病牛及带毒牛,即可导致发病,或者间接接触被病牛所污染的饲料、草料、粪污、饮水等,亦可导致感染发病。此外,该病亦可通过蝇、蚊、蠓、蜱叮咬传播,进而导致疫病的大规模传播和扩散[1]。
  3 临床症状
   牛结节性皮肤病潜伏期为4周左右,潜伏期过后发病,病牛会出现41℃以上高烧,持续高烧1周左右。发病初期,病牛表现为鼻炎、结膜炎,眼部及鼻腔流出一些分泌物,呈脓性,诱发角膜炎。病牛的头部、胸部、乳房、颈部以及四肢等部位出现圆形隆起的结节,大小不一,触摸后病牛发出疼痛感。随着病情的不斷发展,部分结节逐渐出现溃破、坏死,招引蚊虫叮咬形成结痂,结痂脱落后留下深洞,极易激发蝇蛆病、脓性细菌感染。患病牛的后肢、腹股沟、肩前极易出现淋巴结肿大现象,乳房和四肢及胸部水肿明显,眼部、鼻腔、口腔等部位黏膜形成结节、溃疡。病情严重的牛,极易诱发肺炎,奶牛患病时其产奶量显著下降,妊娠母牛极易流产,继发乳房炎,公牛患病极易导致不育,同时也易于诱发睾丸炎。
  4 病理变化
   对病死牛的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其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生殖道等部位黏膜出现明显的病变现象。特别是牛的口腔、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部位病变明显。患病牛皮肤初期呈水肿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逐渐出现浆细胞、淋巴细胞,血管出现栓塞。检查病牛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可以发现有一些圆形胞浆内包涵体。
  5 鉴别诊断
   对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结合该病流行病学、临床发病症状及剖检变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即可做出初步诊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牛结节性皮肤病临床症状和牛嗜皮菌病、牛疥螨病、牛疱疹性乳头炎、牛伪结核性皮肤病等多种疾病存在相似之处,因此要做好鉴别诊断工作,避免出现误诊现象影响治疗。为保证诊断准确,要采集病原分离(经处理后的皮肤结节、淋巴结和肺脏等病料接种于易感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鉴定,或者依靠血清学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技术进行确诊[2]。
  6 综合防治对策
   目前,我国将牛结节性皮肤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由于该病危害性大、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因此养殖场户要密切留意,积极做好防治工作,遵循早发现、早报告、早确诊、早处置的原则,实现对疫病的有效控制,降低牛结节性皮肤病发病率,为养殖场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6.1 疫苗免疫
   目前,对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预防,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免疫疫苗,因此基层防疫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养殖场户意识到免疫接种的重要性,积极配合、主动完成免疫接种工作。要结合养殖规模,制定完善的免疫接种计划,选用优质疫苗,严格控制免疫接种剂量,保证免疫接种效果。目前,疫情所在县和相邻县可采用国家批准的山羊痘疫苗按山羊的5倍剂量对全部牛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后要定期进行免疫检测,如发现存在失效现象,要及时进行补充免疫,提高免疫效果和质量,实现对疫病的有效防控。
  6.2 严格调运引种
   牛结节性皮肤病高发期,要禁止进行调运、引种等活动。如必须要引种,应做好对引种牛场牛群的健康检疫工作,查看免疫接种档案,并严格按照畜禽调运规定落实引种工作。引种后的牛,要隔离饲养一段时间,在这期间要做好消毒工作,对漏免的牛进行补充免疫,隔离期满如无异常现象可合群饲养[3]。
  6.3 做好安全防护
   养殖场户要高度重视安全防护工作,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尤其是进出入场舍的人员、车辆、饲料等,要认真进行消毒,避免携带病毒。与此同时,要加强虫媒调查,并通过应用防蚊网和杀虫剂,有效杀灭吸血昆虫,避免导致疫病的传播扩散。
  6.4 加强日常监测排查
   在牛养殖期间,养殖人员要密切留意牛群健康状况,认真排查高风险牛、易感染牛,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隔离诊断,确诊阳性的病牛,要封锁疫区,及时上报防疫部门,按照要求展开防控工作。
  6.5 妥善处理疫情点
   确诊结节性皮肤病的牛,要及时进行扑杀处理,禁止随意丢弃或者低价出售。要对病死牛、被污染的饲料、草料、饮水、粪污、垫料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疫区内的吸血昆虫,也要将其杀灭。然后对圈舍及周边环境、车辆、人员、物品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避免疫病传播和扩散。
  6.6 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
   牛结节性皮肤病高发背景下,基层防疫部门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宣传工作,通过深入养殖场户或者利用微信、抖音以及电视等方式来提高防疫人员、养殖人员的疫情防控意识和水平,掌握先进的防疫技术,一旦发现疑似或者确诊病例,要及早处置,避免造成疫病的传播和扩散,助推牛养殖业良好发展。
  7 结语
   综上所述,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牛养殖业的稳定发展。作为新型疫病,由于传染性较强,危害性较大,所以养殖场户要高度重视结节性皮肤病防治工作。通过分析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危害、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诊断要点,并探讨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后期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降低牛结节性皮肤病发病率,保证牛养殖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衣永丽.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现状与防控措施[J].疾病防治,2020(2):17-18.
  [2] 刘平,李金明,陈荣贵,等.我国首例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20(1):1-5.
  [3] 艾日登才次克,丁剑,贾舒安,等.牛结节性皮肤病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20(1):52-57.
其他文献
摘要:犊牛腹泻是造成新生犊牛发生死亡的原因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养牛业发生经济损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具体介绍了犊牛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结合现状提出了如何正确诊断和有效防治的措施,目的是为了降低发生犊牛腹泻的几率。  关键词:犊牛腹泻;诊断;防治   犊牛腹泻也叫犊牛拉稀,是犊牛养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该病没有季节性,四季皆可发生,一般多发生在出生后1~5d,发病后感染病例会逐渐增多,对犊牛的
摘要: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业内对于各种猪病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并对各种疾病展开了相对更为深入的研究,由此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深,为各种疾病的诊疗措施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即分析了猪蓝眼病的病原和流行病学,总结了其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文献以及生产实践提出了猪蓝眼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对业内从业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  关键词:猪蓝眼病;诊断;防治   改革开放
摘要:猪梭菌性肠炎是猪只感染魏氏梭菌所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7日龄内仔猪,病猪临床症状以急性脱水、腹泻为主,具有起病急、传播性强、发病率高等特点,主要和母猪、猪舍环境卫生差及保温不当有关。但魏氏梭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家畜肠道内的条件性致病菌,当机体抗病力较低或外界环境刺激时就容易大量繁殖分泌过多的毒素进而发病。本文分析了猪梭菌性肠炎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
摘要:近几年来,猪病毒性腹泻类疾病在许多规模化猪场普遍发生流行,这类疾病在临床上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特别对猪场内的仔猪危害大,养猪从业者如果不够重视,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笔者就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等进行阐述,仅供大家作为参考,更好地指导服务生猪生产。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病毒性腹泻;流行特点;防控措施   在生猪生产中,病毒性腹泻类的疾病主要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TG
摘要:羊口疮病会引起病羊口腔黏膜溃烂、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甚至发生脱水和营养缺乏症状,严重影响羊只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如果处理和治疗不当,还会引起死亡现象。所以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并且发现羔羊感染口疮病后积极进行妥善治疗,尽量减少本病给羊群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羔羊;口疮病;病毒;溃疡   羔羊感染本病后刚开始发生流眼泪和嘴唇、口角皮肤发红,随后出现丘疹和水疱,然后破溃形成厚厚的痂块
摘要:羊传染性脓疱又称作羊口疮,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疾病,对山羊或是绵羊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该疾病当前在我国各个地区广泛传播,各个年龄阶段和不同品种的羊都易感染。虽然该疾病的致死率不高,但是一旦在养殖区域出现,会在整个区域内迅速传播,影响羊的健康生长,制约生长发育,降低饲料利用率,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养殖工作进行时,需要养殖人员对该疾病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等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及时采取干
摘要:牛胃肠炎是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发病原因多样,其中的传染性胃肠炎致死率非常高,对牛养殖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隐患。本文主要从牛胃肠炎的临床症状、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牛胃肠炎;兽医治疗;效果   畜牧养殖的过程中,疾病的防控是极为关键的工作,直接决定着养殖的效益,随着我国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动物疫病发生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对于牛养殖而言,各疾病的防治
摘要:羊寄生虫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寄生虫虫卵具有强烈的抵抗力,羊群一旦发病很难彻底根除,病情在羊群中长期存在,无形中大大增加防治成本。同时机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极易诱发感染其他疾病,给整个羊群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寄生虫病的发病规律,增加预防寄生虫病的投入,尤其在寄生虫病流行季节,应选择合理的抗寄生虫药物,对羊群进行定期驱虫,能够有效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也变得挑剔起来,羊养殖开始走进市场经济中,数量和规模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但是随着羊的数量不断增加,一系列的疾病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是现阶段对羊病治疗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所以加强防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羊病;诊治误区;防控;方法策略   在我国的畜牧养殖中,羊养殖业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
摘要:随着我国草食畜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牛养殖产业获得了快速的进步,规模化牛养殖是现阶段牛养殖的主要发展方向。牛养殖中的疾病问题是限制牛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大阻碍,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在规模化牛养殖中容易导致牛群的患病,给牛群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胃肠道炎症和牛病毒性腹泻是牛规模化养殖中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对于牛只胃肠道消化功能以及机体健康状况均会带来严重损伤。本文将对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