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羊传染性脓疱的实际治疗分析

来源 :中国动物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羊传染性脓疱又称作羊口疮,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疾病,对山羊或是绵羊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该疾病当前在我国各个地区广泛传播,各个年龄阶段和不同品种的羊都易感染。虽然该疾病的致死率不高,但是一旦在养殖区域出现,会在整个区域内迅速传播,影响羊的健康生长,制约生长发育,降低饲料利用率,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养殖工作进行时,需要养殖人员对该疾病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等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疾病造成更大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对羊传染性脓疱病的实际治疗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羊传染性脓疱;治疗分析
   新时期,人们对于高品质羊肉以及其制品的需求量进一步提升,促进了羊养殖产业和规模化发展。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养殖人员对于各种传染性疾病给予充分的重视,切实降低疾病对养殖业造成的不良影响。接下来,文章以某养殖场为例,对羊传染性脓疱病的实际治疗进行了论述。
  1 发病情况
   某中等规模养殖场长期坚持自繁自养的养殖方式,近期月底出生了31只羔羊,羔羊出生后未见异常,一周后发现5只羔羊喜欢用嘴磨擦食槽或是地面,养殖人员通过观察,发现羔羊口部周围有小红点,区别于蚊虫叮咬,于是没有盲目用药,随着时间推移,病情进展,更多羔羊的嘴唇、鼻镜上存在红点,最早出现症状的羔羊其发病部位有化脓迹象。于是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寻求有效帮助。
  2 临床症状与诊断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一种传染非常强的疾病,患病后会表现为身体多个部位出现脓疱,结合位置差异可划分为多种类型。首先是口型脓疱,在口唇部位出现多个红斑,并随着病情进展出现丘疹或结节,后续出现水疱、脓疱,破裂结痂。良性可能在半月中自愈,恶性会反复出现,并且不断扩散,严重时可以造成其他并发症甚至死亡;其次是蹄型脓疱,该症状一般在口腔性脓疱发病后1~2周出现,发病部位集中于蹄部,严重时其蹄部会出现脓包,出现继发感染导致组织坏死,继而影响正常行走;外阴型脓疱和乳房型脓疱较前两种情况比较少见,患病母羊会出现阴唇肿胀、外阴周围皮肤溃疡的情况,乳房和周围存在病变,导致乳房炎的情况,乳汁含有能够传播疾病的病毒,依靠哺乳能够传染羔羊。
   结合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以及养殖羔羊的临床症状,对该养殖场羔羊的患病情况诊断为羊传染性脓疱病。首先,确诊的羊其口唇部、鼻镜周围有小红点,严重时会变为水疱或是脓包,破裂后会结痂,并向面部周围的地方蔓延,影响羊的正常采食,阻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结合上述羊传染性脓疱病的临床症状,能够发现养殖场中的患病羊和上述情况大部分类似,食欲差,传染能力强,结合临床症状可以进行初步确诊[1]。
   其次,可结合实验室诊断的方式进行精准确诊。通过提取患病羊发病部位脓疱、鼻腔的分泌物,在实验室通过采取扩散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进行诊断,阳性结果即为确诊。具体诊断过程中,可提取病羊口唇部位已经产生病变的皮肤,运用2.5%戊二醛固定,之后进行加工脱水处理。用树脂将其包裹,切下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能够发现一些分散的痘状病毒的颗粒,即能进行精准诊断。
  3 实际治疗分析
  3.1 隔离消毒
   由于该疾病的传染性强,所以针对确诊后的患病羊需立即将其进行隔离饲养,同时对患病羊的生活环境等进行彻底的消毒,除了圈舍的环境,还需要对其饮食、饮水等各种用具做彻底消毒,尤其是患病羊口部磨擦过的地方更需要做好消毒工作。
  3.2 药物治疗
   针对症状较轻的患病羊,可每天用0.3%双氧水做口腔擦拭消毒,早晚各一次,之后将碘伏涂抹至患处。症状比较严重的患病羊可使用抗菌素或是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结痂严重可先用双氧水将痂垢清洗之后,再进行药物涂抹,将青霉素和花生油搅拌均匀涂抹到患处,同样2次/d。可以肌内注射青霉素钠、地塞米松磷酸钠等,还可注射一定量生理盐水,并且注意补充VC。
   西药治疗过程中可以运用中药联合治疗,具体的方剂为金银花50g,防风、板蓝根、连翘、甘草各30g,蝉蜕60g,上述药物混合加水煎服,候温后灌服,2次/d,连续服用3d观察效果。可以使用15g冰片、18g芒硝,加入150g硼砂进行研磨,制成冰硼散,2次/d,连续使用2~4d,溃疡部位会明显好转,之后涂抹云南白药。之后口服补液盐,连续服用2~3d。
  3.3 加强护理
   治疗过程中还需加强护理工作,对患病羊进行精心护理,饲喂营养丰富的饲料和干净的水源,水中可加入适量淡盐水,避免羊出现口唇黏膜损伤。由于患病羊进食困难,还需饲喂一些柔软牧草或其他比较容易消化的物质,注意补充蛋白质,增强抵抗力,提高恢复速度。治疗疾病所产生的棉球、污水、痂垢等物质,一定要做好无害化处理,避免造成疾病二次传播。
  3.4 做好免疫接种
   预防传染性脓疱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免疫接种。15日龄以上的羔羊,可以接种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可以获得非常好的预防效果。另外,不同地区间毒株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毒力大小不一,所以需要结合地区疫病流行实际,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制度,结合地方动物防疫部门的疫情信息以及防疫要求,严格规范落实弱毒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开展疫苗接种。在合适的日期接种高质量的疫苗,避免出现免疫失效的情况。
  4 体会
   羊的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以及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做好养殖巡视工作,能够及时的发现疾病,并做好隔离与治疗工作,能够有效避免疾病大范围的传播。通过有效预防措施的采取,能够有效降低羊传染性脓疱的发病几率。日常养殖过程中,保证羊圈舍和活动区域中不含有尖刺等异物,避免羊皮肤和黏膜受损伤。定期做好羊舍以及各种用具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并且为羊的健康生长创设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羊舍的通风工作,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等工作,以免导致羊身体状况差,易患各种疾病[2]。
   養殖人员要不断增强防疫意识,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制度,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有效控制疫病的流行与传播。治疗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并采取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与治疗措施,用药的剂量科学合理。同时运用文章中提出的上述治疗方式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大部分羊在用药后5~7d即有明显的好转。同时中西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有效起到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一般用上述方式治疗,不仅能起到较好防治效果,同时不会引发继发感染。
  5 结语
   综上所述,羊养殖工作进行过程中,羊传染性脓疱病的发生率比较高,会对养殖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危害,为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还需合理运用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实际养殖工作进行时,加强对疾病的认识,结合疾病实际,精准治疗,降低疾病可能对养殖业发展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贺洪涛.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特点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20):77-78.
  [2] 马苏芬.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特点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3):87-88.
其他文献
摘要:母猪养殖期间,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饲料、应激、疾病等,极易导致出现产后泌乳障碍现象,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同时也不利于仔猪成活,进而造成损失,因此养殖场户积极做好母猪泌乳障碍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着重对母猪泌乳障碍的中西兽医防治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病因;症状;中西兽医防治   母猪泌乳障碍也被称为母猪无乳综合征,患病母猪会出现少乳、无乳、拒绝哺乳、乳
摘要:在生猪饲养管理中,如饲养管理不到位、喂食发霉变质饲料、饲料营养不均衡,会极大的增加猪慢性胃炎的发生几率,影响生猪生长发育,严重的会导致死亡,降低养殖效益。采用中草药治疗猪慢性胃炎,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着重对中草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的方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猪;慢性胃炎;症状;中草药;治疗方法   猪慢性胃炎属于慢性胃肠道疾病,病猪会出现胃肠道机能紊乱症状,如:消化不良
摘要: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是仔猪养殖过程中很容易暴发流行的两类传染性疾病。在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充分掌握该种疾病在养殖场的实际发生动态,除了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之外,在进入流行高发期之前,还应该提前采取药物进行针对性预防,注重提高仔猪的身体抵抗能力,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保证养殖安全。本文探讨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诊断方法和具体的防治措施,希望对广大同行有一定帮助。  
摘要: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口蹄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同时将其列入强制免疫病种。依靠免疫接种的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口蹄疫疫情发生几率。但是结合抗体检测发现,当前很多猪场的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依然比较低,造成该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于此,文章对影响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原
摘要:养猪业的兴衰关系到国计民生,在规模养殖发展背后,传染性疾病越来越多且日益严重,尤其是一些烈性传染病带来的危害巨大,要引起极大的重视。本文探讨了猪丹毒这样一种烈性病的病原学及其流行病学,分析了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并就常见的主流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广大养殖户加强相关方面的防控知识,减少该病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猪丹毒;流行病学;防治   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性产业,对地区
摘要:犊牛腹泻是造成新生犊牛发生死亡的原因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养牛业发生经济损失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具体介绍了犊牛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结合现状提出了如何正确诊断和有效防治的措施,目的是为了降低发生犊牛腹泻的几率。  关键词:犊牛腹泻;诊断;防治   犊牛腹泻也叫犊牛拉稀,是犊牛养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该病没有季节性,四季皆可发生,一般多发生在出生后1~5d,发病后感染病例会逐渐增多,对犊牛的
摘要: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业内对于各种猪病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并对各种疾病展开了相对更为深入的研究,由此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深,为各种疾病的诊疗措施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即分析了猪蓝眼病的病原和流行病学,总结了其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文献以及生产实践提出了猪蓝眼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对业内从业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  关键词:猪蓝眼病;诊断;防治   改革开放
摘要:猪梭菌性肠炎是猪只感染魏氏梭菌所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7日龄内仔猪,病猪临床症状以急性脱水、腹泻为主,具有起病急、传播性强、发病率高等特点,主要和母猪、猪舍环境卫生差及保温不当有关。但魏氏梭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家畜肠道内的条件性致病菌,当机体抗病力较低或外界环境刺激时就容易大量繁殖分泌过多的毒素进而发病。本文分析了猪梭菌性肠炎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
摘要:近几年来,猪病毒性腹泻类疾病在许多规模化猪场普遍发生流行,这类疾病在临床上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特别对猪场内的仔猪危害大,养猪从业者如果不够重视,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笔者就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等进行阐述,仅供大家作为参考,更好地指导服务生猪生产。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病毒性腹泻;流行特点;防控措施   在生猪生产中,病毒性腹泻类的疾病主要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TG
摘要:羊口疮病会引起病羊口腔黏膜溃烂、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甚至发生脱水和营养缺乏症状,严重影响羊只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如果处理和治疗不当,还会引起死亡现象。所以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并且发现羔羊感染口疮病后积极进行妥善治疗,尽量减少本病给羊群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羔羊;口疮病;病毒;溃疡   羔羊感染本病后刚开始发生流眼泪和嘴唇、口角皮肤发红,随后出现丘疹和水疱,然后破溃形成厚厚的痂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