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眼镜,不仅要关注度数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实例
  周末,妈妈带着近视的娇娇去医院配眼镜。除验光外,医生还给娇娇做了一系列有关眼睛功能的检查,整个配眼镜过程耗费了约30分钟。娇娇妈妈感到非常奇怪:在眼镜店配眼镜只需要5分钟,为何在医院配眼镜要那么长时间?与眼镜店相此,医院配眼镜有哪些特别之处?
  普通眼镜店大多根据验光数据配眼镜,主要以满足看清楚为目的,方便快捷。但实际上,近视者使用视力矫正工具(包括框架眼镜、隐形眼镜),在看得清晰的同时,还要看得舒适、持久。只有这样,眼睛才不容易疲劳,视功能才能得到保护。为了满足这个要求,配眼镜不仅要获得准确的近视度数,还须同步评估眼位、调节力、视功能等,这个过程称为医学验光。
  规范的医学验光所需时间较长,是一个系统的视光学检查流程,根据近视者的屈光状态、眼位、主视眼、调节力、视功能状态、年龄、职业、用眼习惯,制定最合适的配镜方案。医学验光后进行试戴,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屈光问题带来的眼部疲劳。因为如果眼镜参数不合适、瞳距不准确等,很容易引起视疲劳,表现为视物模糊、眼球胀痛、干涩、异物感、肩部酸痛、头痛、恶心等不适,甚至导致双眼视功能破坏,给视觉健康带来二次伤害。一般来说,医学验光有以下5项重要步骤。
  红绿平衡测试:初步判断眼镜度数是否合适
  医学验光过程中,医生常常会让患者注视一组由红色与绿色组成的图片,询问患者哪一边颜色背景下的视标更清楚,这个步骤称为红绿平衡测试。
  红绿平衡测试利用了色相差的原理,不同颜色的光线由于波长、折射率不同,在视网膜上成像的焦点也不同。红光的焦点落在视网膜后,绿光的焦点则落在视网膜前,二者焦点与视网膜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当。当所配眼镜达到屈光平衡状态时,患者看到的红绿背景里的视标清晰度基本相同。当患者觉得红色背景里的视标更清楚时,说明眼镜度数不够;反之,则说明眼镜度数太深了。
  主视眼测量:确定“优势眼”
  正如有些人习惯用右手,有些人习惯用左手一样,每个人的眼睛也有“主次”之分,这个眼被称为主视眼(主导眼)。当双眼同时看物体时,人们会无意识地优先使用主视眼,大脑也会优先接受主视眼所看到的物像。有统计发现,约2/3的人以右眼为主视眼。不过,无论以哪只眼睛作为主视眼,都是大脑长期形成的习惯,并无好壞之分。
  主视眼的辨别可以采用简易方法进行自我测量:双眼睁开,双臂伸直,双手虎口相对,拇指、示指相触,形成一个菱形,置于双眼正前方;透过这个菱形注视一个远处目标物体,然后分别闭上左眼和右眼,能看到目标物体的那只眼睛即为主视眼。
  主视眼的确定在制定配镜处方中起指导作用。一般而言,配眼镜须保证双眼视物达到同样的清晰度,若不能达到,则应保证主视眼视物更清晰。若配眼镜后,非主视眼比主视眼更清楚,可能会造成视觉干扰,引起眼酸、异物感和眼疲劳等不适。
  眼位检查:判断有无斜视
  正常情况下,无论双眼还是单眼视物时,双眼球都始终保持在正中的位置。眼位检查是指对眼球位置的检查,包括看远、看近和向九个方位注视时的眼球位置,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内斜视、外斜视、垂直斜视和隐斜。通常需要专业医生通过遮盖法或马氏杆法进行。
  眼位检查是验光和双眼视功能分析的基础,对制定配镜处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常来说,存在内隐斜的患者,配眼镜应遵循“近视低矫、远视足矫”的原则;若存在外隐斜,则采取“近视足矫、远视低矫”的策略。
  调节功能检童:与验光度数关系密切
  有些患者戴眼镜后,经常出现视觉疲劳或看近重影等现象,原因可能是发生了调节功能异常。那么,何为调节功能呢?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一台相机,调节功能就好比是相机镜头的伸缩功能,即满足人眼看清楚远、近物体的能力。
  人眼的调节能力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儿童的眼调节力较强,验光时可能导致度数偏差。因此,12岁以下的儿童大多需要进行散瞳验光(也称睫状肌麻痹验光)。其中,6岁以下、高度远视或眼位偏斜的儿童需使用阿托品进行散瞳验光,其他患儿可采用托吡卡胺进行快速散瞳后验光。
  45岁以上人群的眼调节功能减退,可出现看远清晰、看近困难的现象,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老花眼”。“老花”是人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在近视、远视和正视人群中普遍存在。因此,45岁以上或调节功能有问题的人群配眼镜时,必须进行调节幅度和灵敏度检查,以进一步优化配镜处方。若患者双眼调节力强,则近视者的度数可以浅一些,远视者的度数需深一些:调节力弱者则相反。
  保证镜片光学中心与双眼视轴中心一致
  在确定配眼镜处方时,还有一个关键的参数是瞳距。瞳距指两眼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需用瞳距尺或瞳距仪进行测量。
  准确测量瞳距,可以使镜片的光学中心与双眼的视轴中心保持一致,保证成像清晰、佩戴舒适。若镜片光学中心与双眼视轴中心不吻合,超过一定范围时,戴镜者透过镜片看到的景物可能会模糊、失真、变形,即产生所谓的棱镜反应。长期佩戴瞳距不合适的眼镜,容易出现视疲劳、头晕、恶心等症状,还会导致度数增长、眼位不正等情况,对眼睛有一定的潜在危害。另外,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瞳距会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需及时更换眼镜。成年后,瞳距一般保持相对固定。
其他文献
陆颖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委、糖尿病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内科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内分泌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骨质疏松症、风湿性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内科疑难和复杂病例的处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控制目标  医生手记:刚退休的丁女士今年55歲,脸圆圆的,身材胖胖的,大家都说
膳食平衡,能量适宜  有人认为,动物类食品补益效果好且暖身,天冷时应多吃大鱼大肉。其实,高脂肪、高蛋白质食品摄入过多,总能量摄入过高,不仅会导致营养不均衡,还容易“上火”、生痰。因此,应注意膳食平衡,控制总能量。根据体质选择食物  不同体质的人在寒冷时的进补应当有所区别。体质偏寒者,宜多选性温的食物,而体质偏热者则宜选择性平或偏凉性的食物,不能因为天气寒冷就盲目吃温热食物来补身。例如:羊肉具有暖中
新冠病毒可在口罩表面存活7天  近期一篇发表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研究提示,新冠病毒能在口罩表面存活7天。研究者测定了新冠病毒在室温下不同材料表面的存活时间,结果发现:新冠病毒在口罩表面可存活7天,在木材和普通衣物表面可存活1天,在玻璃和纸币表面可存活3天,在塑料和不锈钢表面可存活4~7天。研究人员指出,戴口罩时一定不能用手接触口罩外表面,以免手被污染。为了预防新冠病毒感染,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
生活实例  王女士今年29岁,有一个2岁多的宝宝。去年体检时,医生发现王女士左侧卵巢有一个直径2.5厘米的囊肿,叮嘱她3个月后去复查。当时王女士没有当回事,直到1年后再次体检,才发现卵巢囊肿已长到了直径5厘米。医生建议王女士择期进行手术切除,她非常犹豫:卵巢囊肿不痛不痒,为此挨一刀值得吗?  卵巢是女性独有的性腺,是一对扁椭圆形的实质性器官,位于盆腔内,在子宫的两侧,左右各一。在生育期,卵巢负责产
医生手记  今年3月底,我的门诊有位女士自然怀孕,经超声检查看到胎儿心管搏动。她今年48岁,丈夫49岁,5年前19岁的儿子因白血病不幸去世。走出丧子悲痛后,这对夫妻去年来我院要求做试管婴儿。考虑到双方高龄,我建议他们进行第三代试管婴儿(PGT)治疗,共取卵四次:第1次取卵2枚,养成囊胚1枚,PGT检测发现染色体异常,不适合移植;第2、3次各取卵1枚,均未形成囊胚;第4次取卵3枚,也未形成囊胚。他们
尿频是正常现象,合并尿急、尿痛须就醫  孕期尿频很常见,大部分孕妇都会碰到,一般出现在孕早期和孕末期。膀胱是一个薄壁的贮尿和排尿器官,通常贮尿400毫升时有尿意,约4小时排尿1次。在孕早期,增大的子宫会将膀胱向上推移,刺激膀胱,引起尿频。在孕末期,即预产期前2~3周,胎头下降,会进一步压迫膀胱,使膀胱容积缩小,导致尿频现象加重,特别是初产妇。  孕期尿频是正常现象,不必顾虑。但是,妊娠会引起输尿管
哪些食物糖尿病患者不能吃  我最近被查出糖尿病,医生说可以先进行生活方式治疗,主要包括饮食和运动治疗。听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要十分注意,有很多食物都不能吃,如水果、粥、糖等,是这样吗?  上海 何女士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李连喜: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患者应在医生和营养师指导下合理饮食,主要原则包括控制总能量、饮食平衡、食物多样化、少吃多餐、定时定
6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禁毒日。毒品危害巨大,但总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染上毒瘾,令人痛惜。其实,毒品成瘾只是成瘾的一种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成瘾多种多样,往往没有完全被大众所认识和重视。  从医学上讲,成瘾分为物质成瘾和非物质相关成瘾两种类型。物质成瘾是滥用成瘾物质导致的。非物质相关成瘾又称“行为成瘾”,如赌博成瘾、游戏成瘾等。  很多人认为,成瘾源于性格缺陷,是自我选择的结果,与精神层面的道德、
一半年轻人面临听力损失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指出,世界上将近50%的12~35岁人群(约11亿人)由于长时间和过度暴露于巨大声音(包括使用个人音频设备听音乐等),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听力一旦损失,就不会再恢复。据统计,目前世界上超过5%的人(约4.66亿人以上)患有残疾性听力丧失;据估计,到2050年,将有超过9亿人(约每10人中就有1人)罹患残疾性听力丧失。而实际上,半数听力损失可采取措施得到
生活实例  “砰砰砰”!一日深夜,急诊大门被叩响,一位年轻女子捂着肚子,在丈夫的搀扶下走进诊室,面色苍白,十分虚弱。医生在简单询问病史后得知,这位女士在当晚性生活后不久突发左侧腹痛,且愈演愈烈,到医院时,已经疼得无法站立。医生立刻对其进行了常规的妇科检查及腹部触诊,发现患者血压偏低,血红蛋白下降,尿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阴性(未孕,排除宫外孕),进一步行B超检查及阴道后穹穿刺后,诊断为黄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