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xiangpia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仅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所用时间占比及考试中的分数比例,更重要的是,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阅读已不仅仅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休闲娱乐的方式,更成为人类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因此,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这一关键生存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会决定他们的一生发展。
  一、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
  阅读不仅是一种从书本和课文中获得知识的方式,更是一次与课本的对话。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大声地读,大胆地读,将课本想象成是一位朋友,将读课文看作像是在和朋友对话,让学生领悟课文的内容,明白文章的大体含义。然而,教师不能一味地放任学生随便读,甚至是乱读,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置身于课文之中,投身于课文之内。例如,在进行有关革命题材的课文或诗歌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等各种形式向学生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课文的写作背景,从而让他们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读出气势,读出感情。
  对于阅读的方法,古人已经有了独到的见解。例如,南宋朱熹主张,“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逐句玩味”。这说明,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什么叫有感情地读,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才能让课文表现得鲜活。在课下,教师尤其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如抄写、背诵、查阅资料等)品味课文的语句,理解课文的本意。例如,《梦圆飞天》主要讲述我国首次成功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教授相关知识,还要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对伟大祖国是多么的重要,要成功实现这一任务多么艰难,航天员为了祖国利益冒了多么大的风险等。在了解这些信息之后,再让学生去感受课文,积累和感知个别语句,这样达到的效果比单纯的灌输和讲授要好得多。
  二、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充分互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异常丰富,教师已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高高在上地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应该放下身段,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这表明,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而要与学生互动,共同感知,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中抒发真情实感。教师要发挥好指挥官和协调者的作用,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相互交流与提问。这不仅仅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要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甚至还可以向教师提问与质疑。例如,在进行一些节日性的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自身的相关节日经历,让他们设想现在要过某一个节日的话,可以做什么,怎么做,做了这些又怎么样等。这会让学生较为充分地理解并感受节日的快乐和意义,从而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课文。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教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他们爱好知识,尊重知识。教师与学生的充分和谐的互动,是培养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的重要途径。
  三、阅读教学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阅读教学要尽量避免学生阅读学习时一味依赖教师的现象,要让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思考,要鼓励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甚至有意创设一定的竞争情境,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与课文、同学、教师对话,探究课文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例如,在讲《赶海》一课时,因为学生大多在海边生活,他们都有类似“赶海”的经历,都有可以讲给大家听的精彩故事,因此,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较为充分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由发挥、自由学习,而非局限在教师和课本规定的范围内。这样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氛围,以读代讲,以交流代讲,以互相学习代讲,不仅能提升学习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活跃课堂气氛。此外,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讲到一些记叙题材文章时,教师要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去学习,让学生想象自己如果是作者,会如何写这篇文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深刻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思想,不仅学到知识,还能培养观点采撷能力以及写作技巧。
  四、阅读教学要“读演结合,读做结合”
  简单的阅读课文只是一种间接经验的学习。尽管人类的多数知识是通过间接经验的学习获得的,但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一些课文内容如仅让他们简单地“读”或者简单地听教师“讲”,很难有深刻的理解,但亲身实践则是促进学生理解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例如,《三打白骨精》一课主要讲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由于大多数学生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对课文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话剧表演,5~6个学生一组,轮流上台表演,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提升课文的学习效果。在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及时把话剧表演中的感触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鼓励他们讲给自己的同桌、好朋友和教师听,甚至还可以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通过这种“读演结合,读做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而不是被动的学习、痛苦的学习。此外,在学习一些说明文时,尤其是带有相关技术与工艺说明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亲自按课文内容做一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
  发展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小学阶段是重要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时期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阅读教学,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探索、选择合适的阅读教学方法,不断提升阅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即墨市鳌山卫方正小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
其他文献
教学是教师用自身的经验、知识和文化成果武装学生的头脑,改变其个体行为,为文明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教学方法就如“点金术”,它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实现方法的价值。时代在发展,学生在变化,课程在革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势必要发生变化。  历史学科时间跨度上下五千年,涵盖政治、地理、艺术、体育等学科内容。而现行的教材容量小,知识浅显,无法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针对
摘要:“开关检修”实训教学过程中,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实验能力,使学生将学到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践生产当中,提高在本行业的竞争力和判断能力。  关键词:关键环节;学习兴趣;课堂主体;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简介:李向前(196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工程师。(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
学期末,笔者在参加学校课外作业的调查中发现,课外练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多读多写”的理念下,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外练笔,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但不少课外练笔出现了目标不明、设计随意、脱离生活的现象,存在训练僵化、机械重复等问题。笔者认为,课外练笔要即时链接课堂、生活、学情和平台,充分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培养学生的写
学情,从广义来说,是指学生内在学习条件的总和,包括品格、知能、心性、习惯、体质等,但狭义层面的学情仅指学生的知能素养。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无论教师的设计多么严谨、周到、细致,总会出现一些超乎预设的情况,既有外在因素的作用,又有内在因素的催生,而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则是学生的知能素养。课堂上,学生的许多反应不仅会与预判发生偏差,还会出现诸多随机的生成,因此,“开放的课堂不囿于教师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