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_pacif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的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策略,也是提供、生成课程资源的主要途经。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的误区、为什么要创设"问题情境"和怎样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三个方面谈谈目前实施新课程理念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与问题,以便进行反思与较正。
   关键词:误区;问题情境;数学课堂教学;创设【中图分类号】G623.5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误区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更有兴趣。但现在很多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只考虑情境创设为教学带来的热闹,而忽视了情境创设是为教学服务这个宗旨,因而使情境创设变得牵强附会,起不到真正的效果。在教学中情境创设主要有以下几个误区:
   (一)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
  教者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
  (二)不顾学生实际水平的"挑战性问题"。
  情境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任意拔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程度。如教学"一笔画"问题,教师设计了一座居民小区平面图,让学生设计一个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路线。看上去,情境创设合情合理,因为在成人的思维中,这样效率最高,自然也就是最优化的设计。但孩子却不这样想,为什么"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他可能对此不感兴趣,至少在他没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时,他是不会充分投入进去的。而有位教师却是这样设计的,用一笔画画出了一匹马的图案,然后问:"你能画出来吗?试一试。"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出问题:再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样的设计学生很容易发现"一笔画"的含义,能吸引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与生活常识相悖的"杜撰"。
  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是为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师设计一个情境:"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如下图),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实际上,我们去划玻璃需要带一块大玻璃吗?当然不要。有位老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的最快,应该小狗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二、为什么要创设"问题情境"?
  这就要我们反思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或者,"创设情境"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传统教学"包装"一下,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吗?我想不是,"情境"作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
  (二)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
  (三)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创设情境,沟通知识点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
  (四)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
   三、怎样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心智活动。根据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创设优美的问题教学情境是调动学生心智活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悬念设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而定。若把悬念设置在课始,使学生一上课,就有急于学习解决问题知识的需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若把悬念设置在课尾,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感到余味无穷,从而激发起继续学习和思考的热情。悬念可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高度集中,达到心智活动的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还能促进当前的学习。
   (二)创设矛盾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学习
  矛盾和困难是最好的教具。矛盾的魅力就在于把人吸引住,既让你乐在其中,又使你焦虑不安,却又欲罢不能,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孔子曰:"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有矛盾才能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和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探索问题。
   (三)创设趣味情境,引导学生乐于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趣味的问题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无意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上,并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因而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提高思维效率。创设趣味情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具體的感性经验支持,因而贴近生活实例,既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也使学生兴趣盎然。
  2.采用新颖幽默的问题表达方式,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表达问题的方式常常通过语言来实现,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思维聚集到要解决的问题上,这时教师对问题的表述要用词得当,修辞手法恰如其分,语言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诙谐幽默,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无意之中,学生会在解决序列问题的过程中思考,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本质。
  综上所述,"真实性"是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数学味"是问题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发展性"是问题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而"吸引力"是保证问题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动力机制,结合四个方面要求去创设问题情境,才能创设出符合儿童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总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一方面,通过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主动的、自觉的活动;另一方面,问题情境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到抽象的顿悟,同时又拓展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成了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并逐渐学会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玉仁,《数学课改中的问题思考》,《小学数学教育》,2004年第4期。
  2、王丽杰,《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技能全面发展的社会技能人才,培养的学生不仅要专业,更要敬业。中职学校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也是学生中的骨干力量,科学、系统的选择培养途径有利于促进中职学校班干部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关键词]培养;选拔;培训;激励【中图分类号】G710班干部"招新"犹如选料,培养学生干部则是制坯,工艺好坏直接决定产品质量,正确选择学生干部培养途径至关重要。基于中职学
摘要:新课标强调要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巧妙的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中图分类号】G633.3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都会发生改变,如何有效的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学生的特征出发,结合生物课堂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多种途径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生物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新课改要求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求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形式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项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
目的:观测疲劳大鼠心肌细胞中Bax蛋白及HMGB1的表达情况,探究疲劳状态与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干细胞增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72只雄性SD大鼠,体重180±20g,随机分为急性疲劳组(acute fatigue,AF)、慢性疲劳组(chronic fatigue,CF)及对照组(control),每组24只,应用睡眠剥夺仪+跑台制备AF及CF组疲劳模型,其中AF组造模14天,CF组造模21天。造模
学位
摘 要:传统职业学校的课程结构式是,先基础文化课、后专业基础课、再专业课的"三段式", 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太多的限制和束缚。一体化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通过一系列改革,能充分发挥教师才能,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词:一体化教学、烹饪专业、教学模式、综合职业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01. 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