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游戏化背景下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j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近年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的组织下深受幼儿的欢迎,无论是从语言能力、安全意识、规则意识等各个方面都为幼儿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助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同样的活动在不同幼儿教师的组织下之所以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关键就在于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抓的好不好。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界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以期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探索,促进在游戏化背景下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也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有效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一、当前在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根据我观察,当前,在幼儿园大多数班级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有效性发挥不足,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一日活动过渡形式过于单一
  过渡环节作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质上决定了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效率,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对一日活动过渡环节重要性的认识,科学合理安排一日活动,精心设计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同时,还要注重在游戏化背景下对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有效组织,只有如此,才能使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衔接紧凑,牢牢地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幼儿们感兴趣并主动参与的活动,从而加速幼儿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幼儿教师对待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幼儿教师只会在活动过渡环节安排较为单一的活动,比如组织幼儿看动画片、组织幼儿玩活动区域现有的玩具等,这就造成部分对动画片不感兴趣或者没有找到玩具的幼儿感到无所事事,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参与一日活动的兴趣。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过渡环节形式安排不够丰富多样是影响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有效性发挥的重要因素。
  2.部分幼儿教师对于过渡环节有效性的作用认识不足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教师起到的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部分幼儿教师对于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认识不足,总认为过渡环节时间很短,不必费心安排,这种认识严重阻碍了活动过渡环节有效性的发挥。例如:部分幼儿教师在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中,对于幼儿情绪观察不够到位。有时由于等待时间过长,部分幼儿显现出焦躁的情绪,而幼儿教师没有及时发现予以疏导;部分幼儿教师在开展一日活动中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感受,一直是以强制性的态度带领大家完成活动,甚至在活动过渡环节也抓的较严,没有给幼儿们提供放松的机会等等;还有些幼儿教师把过渡环节当做自由活动,因而在过渡环节幼儿教师和学生一同放松了下来,幼儿教师没有注意对于幼儿的观察与教育,致使幼儿出现自由散漫行为,甚至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风险。
  二、在游戏化背景下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有效性的方法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高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有效性呢?作为一线幼儿教师,我深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都非常喜爱各种各样的游戏,也会不由自主地在游戏中学习、模仿、提高,因此,我进行了在游戏化背景下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有效性的探索。
  1.在游戏化背景下提高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有效性,必须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无论是开展怎样的一日活动,都需要充分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融入活动中,才能有效发挥活动的效果,让幼儿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只要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才能吸引更多幼儿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充分重视幼儿在参与活动中的实际需求,通过充分的沟通交流在一日活动的主题上达成一致意见,营造更加良好的活动氛围,从而促使幼儿积极参与到一日活动之中,成为一日活动的主人。例如:在一个炎炎夏日,原本按照一日活动的安排,我要带着幼儿到室外玩耍,但考虑到天气较为炎热,我在班级内征求幼儿的意见,大多数幼儿坚持要在室外玩耍,我便充分尊重幼儿,带领他们外出玩耍。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感到自己的意见得到了老师的重视,因此感到非常的骄傲,在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时,一向活泼爱动的孩子们都表现的非常遵守规则,连等待环节也都井然有序,彼此之间也能做到互帮互助,一日活动氛围非常和谐,活动目标高效完成。
  2.在游戏化背景下提高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有效性,必须科学设计各项活动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我发现要想在游戏化背景下提高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幼儿教师的专业性,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多样地科学设计适宜的一日活动。例如:我们可以在幼儿早晨刚刚来到幼儿园时,以开展自由游戏为主,组织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融入到自己喜爱的自由游戏中去,从而使一日活动的开局良好,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感受中开展接下来的活动。同时,也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而午休过后,幼儿教师要适当地开展一些安静类的游戏,例如:组织大家收看动画片或者组织大家一起背古诗、讲故事等等,开展一些相对安静的一日活动,避免过度兴奋,从而才能有效加强幼儿管理,提高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有效性;而在下午离开幼儿园之前,幼儿教师应当带幼儿在室外开展一些容易组织的游戏,从而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保持一天的愉悦心情。在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中,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幼儿开展适当的游戏,例如:在过渡环节时间较短的时候,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一些安静的小游戏,可以组织大家以唱歌、讲故事、猜灯谜等形式完成向另一个活動的过渡。
  3.在游戏化背景下提高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有效性,必须给幼儿充足的自由时间
  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师,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幼儿在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中呈现出焦躁、不配合、参与积极性不高等情况,实际上是由于开展的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较为紧凑,没有给幼儿提供充足的自由时间导致的。在现代幼儿教育科学理念中,更多的幼儿教育专家提出: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幼儿园应当在一日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给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从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一日活动是轻松、快乐、开心的事情,从而在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更加主动地配合幼儿教师的组织,提高一日活动的整体效率。同时,在幼儿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积极地去发掘新鲜有趣的事物,从而在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中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三、关于在游戏化背景下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有效性的总结与思考
  在参与幼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对于正处在学习发展黄金期的幼儿来说,幼儿园一日活动衔接的如何,对于活动有效性的发挥将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有效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为此,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提升对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有效性的认识,采取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游戏化背景下加强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有效性。从幼儿的喜好和年龄特点出发,有效提升幼儿的主动参与性,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提升,不断丰富幼儿的生活,提升幼儿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
  (作者单位:兴化市楚水幼儿园)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培养。因此,探索、研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联想是从一个数学问题想到另一个数学问题的心理活动。联想是创新的翅膀。联想能力的强弱与思维品质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相互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目前我镇农村小学生数学成绩整体不很理想。就我所教班级而言,相对于城区的学校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摆在我们的面前。下面,浅谈我在如何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一些浅析认识和做法。  一、优化关系  1.摆正师生关系。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
建校以来, 我们始终把教师专业素养提高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 多措并举,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 加强学习, 提升教师理论水平。  为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 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提升专业理论水平, 我校推动了“书香计划”。首先, 优化教师读书环境, 建成“教师读书吧”, 购置教育教学书籍, 为教师学习提供舒适环境;其次, 举办读书沙龙、读书论坛, 定期交流读书心得;第三, 评选“书香教师”, 促
學校里无非有两件事,一件是学生的事,另一件是教师的事。我一直认为,教育应该实现师生共生共长。  首先,教育要服务于学生成长。坚持“学生第一”的教育视角,真正做到“把学生当学生”,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需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  其次,教育要实现教师的成长。坚持“教师至上”的管理视角,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教师。要以尊重为出发点,相信教师、依靠教师、解放教师、发展教师,从职业道德
多年来,昌平区城北中心小学养成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营造了以“好习惯,好人生”为核心价值的好习惯。  一、传承传统文化,开启文明礼仪教育之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弟子规》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是儿童品行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因此,我们开设了《弟子规》国学课程,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在课程的开发中,我们认真研读《弟子规》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挖掘《弟子规》中文明礼仪习惯培养的教育
新课改对于教与学方式的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传递灌输转向以“启发、诱导、点拨”为特征的启迪诱导方式,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宰、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则要求由被动接受转向以“自主、协作、探究”为特征的主动方式,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知识的存储器,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过程的主人。县教研室的同志们给
内容提要: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准确了解学情,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节奏,使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认知,更符合学生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课堂,促成学生能力的生成。尽可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学生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训练。保证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关键词:课堂掌控;学情;教学情境;学习负担;任务落实  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师课堂掌控能力有很大关系,首先谈谈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应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明确提出: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每3年修订1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探索“双主编制”,及时吸收行业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编
儿童文学作为儿童阅读的主要精神食粮,它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掌握儿童文学的语言符号,可提升儿童认知分析能力;其次,感受儿童文学的文学形象,可提高儿童的审美鉴赏能力;再次,把握儿童文学的文学蕴含,可发展儿童的联想扩展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培养儿童的识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的能力,阅读和作文是儿童语文素养最重要的两个方面。“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一、案例:  我校一位青年班主任上学期刚接一个新班,在第一次的家长会上,她慷慨激昂地讲述了自己工作的打算。会后,她留下几位家长进行个别交流。她对学生李某的家长说:“您得管你的孩子,他上课不听讲,经常不写家庭作业,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家长说:“您怎么知道我们不管呢?”“要是管他怎么还这样呢?孩子是您的孩子,家庭作业就得家长监督完成啊,况且您的孩子自觉性又差,就得家长监督才行。”班主任老师说。紧接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