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找活性高、稳定性好、成本低廉的氢析出反应电催化剂是氢析出反应的最佳选择, 故析氢催化剂的探究受到广泛关注. 贵金属Pt基、Ir基和Ru基等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析氢催化活性以及稳定性, 但贵金属的价格和储量问题导致其一直无法商业化应用. 金属镍具有类Pt的电子结构, 故将镍基材料应用于电催化析氢反应受到格外的重视. 本文采用简单易行的化学还原-退火两步法合成了负载在Vulcan上的Ni-B纳米颗粒. XRD表征表明, 煅烧前的Ni-B/C材料在45.36o处有一个钝峰, 说明材料为无定形态, 在25.21o处为碳材料(002)晶面的峰. 退火后处理的样品Ni-B-200、Ni-B-300、Ni-B-400和Ni-B-500在45o、52o和76o左右有三个明显的峰, 通过对比标准卡片(JCDPS87-0712)发现其分别归属于Ni的(111)、(200)和(220)晶面.随着温度的升高, 特征峰向低角度略有偏移, 表现出镍的晶格略有扩张, 可能是B进入Ni晶格间隙造成的. 从催化剂Ni-B、Ni-B-200、Ni-B-300、Ni-B-400和Ni-B-500的TEM图片中统计得到颗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9.0、11.0、16.4、17.9和20.6 nm,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 Ni-B颗粒逐渐变大, 且与根据XRD数据通过谢乐公式计算得到的各催化剂晶粒粒径大小的结果基本一致. XPS测试表明, 相比于其他材料Ni的特征峰, Ni-B-400中Ni的键能向高的方向偏移, 电子密度下降, 有利于在析氢过程中吸附含氧物种, 加快催化过程中的Volmer步骤, 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析氢活性. 样品Ni-B/C-400的Ni2+峰面积与Ni0峰面积的比值, 为3.5, 小于其他材料, 表明该煅烧温度下能够得到具有更高比例单质Ni的材料, 该结构有利于吸附氢原子, 以便完成整个析氢过程. 结合XPS、XRD及TEM表征可以推断, 催化剂具有金属的核和NiO和B2O3的壳层, 为核壳结构. 在1 mol/L KOH析氢测试中, 催化剂Ni-B、Ni-B-200、Ni-B-300、Ni-B-400和Ni-B-500析氢电流密度达到10 mA/cm2所需的过电位分别为104, 119, 123, 114和146 mV; 达到40 mA/cm2所需过电位为281、257、237、215和289 mV. 在这些催化剂中, Ni-B/C-400表现出最优的HER性能, 达到40 mA/cm2时过电位为215 mV, 最低的Tafel斜率80 mV/dec, 电化学耐久性高. Ni-B-400的高电催化HER性能可归因于以下几方面: 一定的晶格膨胀; 合适的Ni0/Ni2+配比; 其结构较稳定, 可以长期维持析氢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