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为主体,感化学生。笔者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实践,反复调整、修正,总结出以下几个方法:
一、奖励式授课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5分钟,使这45分钟高质量高效率。
预习是学习好物理的起点,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新章节。首先通读全文找出重点,用红笔将重点画出来,并将这些重点记在预习本上。其次,寻找疑点也是预习的精华。疑点是经过反复思考,依然寻找不到解答的知识点,将这些疑点都写在疑点本上,并用红笔勾画出,作为标记,上课时再注意听。再次,将预习到的知识和后面的小试验、小制作联系起来,如果能做,自己做一做,锻炼自己的动手与动脑、逻辑思维、判断能力。最后,做一下预习反馈,将书本合上,分析这一章节讲了什么,头脑中要有一个知识网络,并和相应的习题作一下对照,看一看自己是否能解答。
授课过程以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为主线,以教与学为重点,贯穿整个课堂。教师要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导航、导演、引导、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要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教学中教师要首先注意引入方式,启发式、实物式、对比式,或是兼而有之。讲述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如笔者在讲蒸发时,首先将一块湿布在黑板一侧抹一下,然后对学生讲,一会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干了。”学生们异口同声,继而引出蒸发。其次,注重和实际相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都易接受,也易理解,关键是要分析清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要触动他们心中的那根向上的弦,使他们有美丽的明天。问与答是反馈知识最直接的检测措施。统计答对者的数目达到一定次数时,教师可奖励他们一道题,或一个小小的礼物,或带他们搞一些小试验、小制作。目的是抓住他们爱动手的特点,使他们能得到有利的发展。如:班上一位学生勤奋好学,笔者就指导他做针孔照相机、利用可乐瓶做有关大气压强及浮力实验、利用塑料袋做热气球、利用易拉罐加热后放置水中显示大气压强实验,等等。这一做法带动了不少学生。最后,作业要精。教师要按层次布置作业,但又不能伤了一些学生的自尊心。基本题全批全改,重点题细批细改,学困生面批面改。讲评时,要有一个度,要让无论是学困生还是优秀生,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
二、渐进性提问
提问的技巧对于激励性教育来说也是功不可没的。因为对于一个学困生,如果提问比较难或太容易,他们会觉得是在故意羞辱他。因此,提问的同时应掌握一个度。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时,笔者首先问一个优秀生“透镜分为几种?”“凸透镜、凹透镜。”再问一个学困生:“凸透镜具有什么特点?”此时,笔者拿一个凸透镜,放在阳光下,使阳光经透镜聚焦于一张白纸。“聚光。”“好!你真棒!那么你再告诉老师,凹透镜呢?“发散。”“这节课内容只要你好好听,你一定会。最后我要提问你几个问题。你先记好了。”讲完之后,再问他:“照相机的原理是什么?要想照近景、照远景,你该怎么办?”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总结自然留给了那些听明白的学生。这样先提问,讲后再回答的措施,调动了他的信心与积极性,以及对物理的兴趣与爱好。
三、赞许式评价
赞许式评价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尽量去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觉得我也能行。有一位学习、纪律特别差的学生在班会上同学们给他这样的评价:“学习成绩差,并不代表你笨,那次飞机模型比赛你不是为班级争了光吗?我们相信你学习成绩也一定能赶上来,加油!”他有了自信,提高了学习的劲头。从那以后,发现认真交作业的有他,认真回答问题的有他,问问题的有他,他进步了。记得在学完杠杆的应用后,他拿来筷子、钳子、剪刀、镊子、指甲刀、瓶起子,然后问:“这些是不是杠杆?是什么杠杆?”“你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真好。现在我们共同分析一下,找一下支点、动力、阻力,画力臂。”正是这简单的评价、赞许式的肯定使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四、反馈式聊天
沟通向来是师生之间共同进步的催化剂,课上是导师,课下是朋友。这是师生共同的向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困难(生活、学习、工作等),并且能尽到最大能力来帮助他;吸取他们提出的意见,并及时的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也能使学生的心与自己的心更加贴近。此时,教师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问卷调查,可以以学习与生活为主体,也可以以自己的特长为主体,及时地发现闪光点,并给予欣赏式的评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次考试后,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退步,尤其凸透镜成像知识点错误率较高。原因是什么呢?他们派来几名代表谈看法、说意见,出谋划策。言谈之中,发现他们掌握不牢的原因主要是课上吸收率较低。那么首要责任还是在于笔者。怎么办?当然应改正以往的教学模式,课上不再是一言谈、满堂灌,请学生回答凸透镜的特点,并请他做凸透镜,在教室中央站好,请两个学生回答焦距的定义与特点,再请他们另外分别做凸透镜两侧的焦点,请两个学生回答2倍焦距的特点,再请他们分别做凸透镜两侧的2倍焦点,最后,请若干个学生做物体(位置不同),若干个学生做像。要求回答出所在位置,像应该成
在什么地方,再看一下像站的位置对不对。这一措施,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并促进了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激励式谈话
犯了错误,不能一棒子打死,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和蔼、平易近人、蹲下来看学生是谈话的调和剂。了解他们犯错的原因,并帮助他们及时改正,并制定一些措施或制度,约束他们,使他們能健康的成长。如,笔者现在教的这个班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然而个性又好强,就像一个个小刺猬,活现了当今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共同特点:娇生惯养、依赖性强、自尊心极强,听不得别人的半点批评。其中有一个学生特别明显,她叫李静。课下我将她叫到办公室,对她说:“怎么了,刺被拔了,受伤了。要不要来点止痛药?知道吗?老师身上的刺早就没了,正在寻找,你有没有见到,帮个忙好不好?……”当有了转机,又给她举《我亲爱的祖国》中的感人片段为例来激励她,要以做人、学习为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要向剧中的方学桐那样,为国出一份力、争一份光。
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在实施激励性教育的同时,时刻铭记着以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为核心,时刻铭记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工头”、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楷模。本着这个原则,在初二的物理教学中,用激励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浓厚的兴趣,从而为学生的物理学科学习打造一个良好基础。
一、奖励式授课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5分钟,使这45分钟高质量高效率。
预习是学习好物理的起点,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新章节。首先通读全文找出重点,用红笔将重点画出来,并将这些重点记在预习本上。其次,寻找疑点也是预习的精华。疑点是经过反复思考,依然寻找不到解答的知识点,将这些疑点都写在疑点本上,并用红笔勾画出,作为标记,上课时再注意听。再次,将预习到的知识和后面的小试验、小制作联系起来,如果能做,自己做一做,锻炼自己的动手与动脑、逻辑思维、判断能力。最后,做一下预习反馈,将书本合上,分析这一章节讲了什么,头脑中要有一个知识网络,并和相应的习题作一下对照,看一看自己是否能解答。
授课过程以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为主线,以教与学为重点,贯穿整个课堂。教师要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导航、导演、引导、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要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教学中教师要首先注意引入方式,启发式、实物式、对比式,或是兼而有之。讲述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如笔者在讲蒸发时,首先将一块湿布在黑板一侧抹一下,然后对学生讲,一会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干了。”学生们异口同声,继而引出蒸发。其次,注重和实际相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都易接受,也易理解,关键是要分析清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要触动他们心中的那根向上的弦,使他们有美丽的明天。问与答是反馈知识最直接的检测措施。统计答对者的数目达到一定次数时,教师可奖励他们一道题,或一个小小的礼物,或带他们搞一些小试验、小制作。目的是抓住他们爱动手的特点,使他们能得到有利的发展。如:班上一位学生勤奋好学,笔者就指导他做针孔照相机、利用可乐瓶做有关大气压强及浮力实验、利用塑料袋做热气球、利用易拉罐加热后放置水中显示大气压强实验,等等。这一做法带动了不少学生。最后,作业要精。教师要按层次布置作业,但又不能伤了一些学生的自尊心。基本题全批全改,重点题细批细改,学困生面批面改。讲评时,要有一个度,要让无论是学困生还是优秀生,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
二、渐进性提问
提问的技巧对于激励性教育来说也是功不可没的。因为对于一个学困生,如果提问比较难或太容易,他们会觉得是在故意羞辱他。因此,提问的同时应掌握一个度。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时,笔者首先问一个优秀生“透镜分为几种?”“凸透镜、凹透镜。”再问一个学困生:“凸透镜具有什么特点?”此时,笔者拿一个凸透镜,放在阳光下,使阳光经透镜聚焦于一张白纸。“聚光。”“好!你真棒!那么你再告诉老师,凹透镜呢?“发散。”“这节课内容只要你好好听,你一定会。最后我要提问你几个问题。你先记好了。”讲完之后,再问他:“照相机的原理是什么?要想照近景、照远景,你该怎么办?”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总结自然留给了那些听明白的学生。这样先提问,讲后再回答的措施,调动了他的信心与积极性,以及对物理的兴趣与爱好。
三、赞许式评价
赞许式评价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尽量去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觉得我也能行。有一位学习、纪律特别差的学生在班会上同学们给他这样的评价:“学习成绩差,并不代表你笨,那次飞机模型比赛你不是为班级争了光吗?我们相信你学习成绩也一定能赶上来,加油!”他有了自信,提高了学习的劲头。从那以后,发现认真交作业的有他,认真回答问题的有他,问问题的有他,他进步了。记得在学完杠杆的应用后,他拿来筷子、钳子、剪刀、镊子、指甲刀、瓶起子,然后问:“这些是不是杠杆?是什么杠杆?”“你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真好。现在我们共同分析一下,找一下支点、动力、阻力,画力臂。”正是这简单的评价、赞许式的肯定使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四、反馈式聊天
沟通向来是师生之间共同进步的催化剂,课上是导师,课下是朋友。这是师生共同的向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困难(生活、学习、工作等),并且能尽到最大能力来帮助他;吸取他们提出的意见,并及时的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也能使学生的心与自己的心更加贴近。此时,教师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问卷调查,可以以学习与生活为主体,也可以以自己的特长为主体,及时地发现闪光点,并给予欣赏式的评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次考试后,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退步,尤其凸透镜成像知识点错误率较高。原因是什么呢?他们派来几名代表谈看法、说意见,出谋划策。言谈之中,发现他们掌握不牢的原因主要是课上吸收率较低。那么首要责任还是在于笔者。怎么办?当然应改正以往的教学模式,课上不再是一言谈、满堂灌,请学生回答凸透镜的特点,并请他做凸透镜,在教室中央站好,请两个学生回答焦距的定义与特点,再请他们另外分别做凸透镜两侧的焦点,请两个学生回答2倍焦距的特点,再请他们分别做凸透镜两侧的2倍焦点,最后,请若干个学生做物体(位置不同),若干个学生做像。要求回答出所在位置,像应该成
在什么地方,再看一下像站的位置对不对。这一措施,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并促进了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激励式谈话
犯了错误,不能一棒子打死,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和蔼、平易近人、蹲下来看学生是谈话的调和剂。了解他们犯错的原因,并帮助他们及时改正,并制定一些措施或制度,约束他们,使他們能健康的成长。如,笔者现在教的这个班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然而个性又好强,就像一个个小刺猬,活现了当今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共同特点:娇生惯养、依赖性强、自尊心极强,听不得别人的半点批评。其中有一个学生特别明显,她叫李静。课下我将她叫到办公室,对她说:“怎么了,刺被拔了,受伤了。要不要来点止痛药?知道吗?老师身上的刺早就没了,正在寻找,你有没有见到,帮个忙好不好?……”当有了转机,又给她举《我亲爱的祖国》中的感人片段为例来激励她,要以做人、学习为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要向剧中的方学桐那样,为国出一份力、争一份光。
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在实施激励性教育的同时,时刻铭记着以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为核心,时刻铭记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工头”、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楷模。本着这个原则,在初二的物理教学中,用激励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浓厚的兴趣,从而为学生的物理学科学习打造一个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