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让课堂更精彩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n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变化过程,课堂上出现的“节外生枝”,教师若能充分利用,审时度势,智慧引领,必定会收获意外的精彩和别样的美丽。
  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读课题,读完后我鼓励学生说:“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读完课题后有什么疑问吗?”一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用在这里不够准确。”我及时地问:“有和他一样看法的同学吗?能说说不够准确的原因吗?”马上有学生举起了小手,有一个学生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意思相反,是矛盾的。”其他学生也有同样的看法。我于是抓住这一生成的教学资源,对学生们说:“你们可真爱动脑筋,那是不是作家写错了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弄懂后和老师、同学交流。”我的话一完,同学们立即讨论起来,从而有效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再如在执教古诗《江雪》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时,有学生质疑:“老师,我觉得这首诗不真实,天这么冷,河面上都结冰了,那老翁怎么能钓到鱼啊?”我及时捕捉住这一生成的细节, 反问道:“你们觉得那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经我一引导,学生思维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有的说:“老师,我明白了,他在锻炼自己的意志!”有的说:“我觉得他是被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美景陶醉了。”有的说:“我发现这个老人的内心非常孤独。”当学生说到这首诗的内涵时,我又再一次捕捉住这一细节,鼓励学生:“看来,你真是柳宗元的知音呀!”这时,又有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老翁不是在钓鱼,他是在放松自己孤独的内心。”我由衷地赞叹道:“你真会读书,不但读懂了诗人的内心,还拥有了一颗诗意的心。”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及时捕捉课堂生成的细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引燃课堂生成的火花,课堂才会有这样的精彩。(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世间万物必有“道”,悟“道”方能生其“思”,有“思”方能成其“术”,有“术”方能选其“举”,有效数学实践活动课亦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数学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新的领域,人教版教材在每册编入两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对此内容往往不屑一顾,教学中出现了很大的随意性,一些教师认为这种课上不上无所谓,反正不是考试考查的内容,还有些教师只重表面热闹,缺乏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深入认识,
什么是“综合性学习”?从字面来理解,关键词在“综合”和“学习”。它是一种以本学科为主开展的跨学科活动式教学,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学习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综合性学习”是一个新生事物,有很大的思考空间。如何提高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本期专题的四篇文章从多个层面阐述观点,引起了笔者的共鸣。  一、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   综合性学习注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活动单是呈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它既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活动的依托,也是教师导学的主要手段。活动单设计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随着“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深入实施,活动单的设计暴露出学习目标知识化、活动内容课本化、问题设计笼统化、活动流程机械化等问题,需要我们正视并加以
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各地根据自身的特点,编写了多种不同版本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材,呈现“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教师如何正确对待教材,合理灵活地处理好教材,使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能适应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重要的基础环节。  一、“融合”教材,加大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融合教材,首先是将教材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综合的、鲜活的学生生活不被课程割裂。思想品德来源于生活,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