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的日子

来源 :经贸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c1c2c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销短篇小说《阳光风雨中的C元素》连载
  
  故事简介
  《阳光风雨中的C元素》是直销条例出台之后,第一部反映直销人生活变化的短篇小说。
  小说中的主人公,程武华,是一名从前传销时代走过来的从业者。从选择这个行业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了要经历选择“碳”还是“钻石”的痛苦。通过他的经历,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环境下的直销世界:扭曲者更疯狂地圈钱、观望者更落寞失意、守业者更寂寞艰难……
  
  上期介绍:在两部条例出台后,程武华的团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团队业绩下滑,人员流失,面对这一切,她不由得想起了以往……
  
  想当初自己付出了那么多,经济上倾尽所有积蓄,精力上全力以赴,顾不了孩子和家,为多一些时间,辞了职企图兼顾一下家务,但由于观念上的冲突,最后丈夫还是带着孩子离开了自己。
  这一切,程武华都咬牙挺过来了。在宫利这所被称为“黄埔军校”的直销摇篮里,程武华痛并快乐着:每周一次的例会成为遭受拒绝和打击的疗伤院,隔三岔五的团队聚会使大伙像一家人那样相互加油、鼓励,小组活动更是展示自我的舞台,那些高阶领导人,如同指引自己人生方向的明灯。作为一个要强而孤独的女人,程武华真不知道离开这个环境,自己会有多么潦倒——暗淡无光的生活绝对会摧垮她。
  2002年,宫利停办加入,虽然有很多人离开了,但真正有销售能力的人都还在。大家依旧专心服务顾客,慢慢累积了大量的准经营者,有的则用顾客身份先做着,奖金从上级领导人的工资里分。总之,业务就像水库里的水一样,越蓄越高。等到2003年10月,公司一开放推荐,大家都争着报单,造成公司产销一时脱节,各类产品相继出现断货的现象。
  这时,市场的抢购效应也凸现出来。有资金的直销商明显占了优势,没钱的直销商也挖空心思找资金,积极打货冲业绩。不过,这些热闹的表象下似乎潜伏着不安全的暗流,但程武华来不及把它们想透,一心想在团队中多培养出几个银章,挣够旅游积分,参加公司安排在澳大利亚的海外旅游。就这样一路冲冲冲,到2004年3月份,供货变得异常紧张,公司实行了按级别的配额制度。程武华把部门里的有配额的经销商召集起来协调配额,大家达成共识:重点扶持那些从业意愿强烈、有行动力的新人。
  谁知,这时团队的大领导为了使两个前排新部门有业绩,直接打电话给程武华手下的骨干,要走了近6万元的配额。程武华下级部门的新伙伴因为无货可买,达不到经销商资格,迟迟拿不到推荐权,一些有潜力的人流失掉了,还有一些人跑到有本事搞到配额的其他团队去了。
  大领导的武断与自私,使程武华内心感到切肤的疼痛。跟随多年,她从来都觉得这是个团结互助的团队,现在感觉却有天壤之别。于是,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关掉手机,不梳不洗,三天三夜没出门。想想自己如此忘我,无非都是为了实现有钱有闲的梦想,拼搏三年多总体算来,除了练就一副好口才和学会了扮靓、待人接物外,经济方面并没什么积累,自己得到的下场尚且如此,底下的人又怎么样呢?P市的关欣和另一个银章跟随自己两年了,又勤恳又忠诚又付出,但经济上可以说捉襟见肘,好几个放弃的人也都是熬得油尽灯枯才离开的。虽然陈武华也明白直销团队就像公共汽车,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只要车厢里保持足够的人气就是一个有活力的团队,可而今的局面,已经不是重新找到愿意做的人就能使团队上业绩的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程武华在床上辗转反侧,似睡非睡。冥冥中耳畔飘来《北京人在纽约》里的一段台词,不知咋的居然变成了:“如果你爱她,让她到直销中来,让她感受自由自在的快乐和脱胎换骨的喜悦;如果你恨她,让她到直销中去,让她感受日削月割的痛苦和欲罢不能的煎熬。”这样的思路和三年来接触到的一切,就像放电影一样,在她的脑海中翻腾着……
  第四天,吃完了家里所有可以进口的东西,程武华不得不简单梳洗了一下,出门去采购点口粮。几天不出门,走在夕阳的余晖里,她不禁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就在那天,对,应该是2004年3月19日,她遇到了多年不见的同学,直销之路也因此出现了转折。
  “嗨,这不是武华吗?”一个高个子从麦当劳店里冲了出来。
  程武华抬头一看,是自己做宫利时的第一个顾客、高中同学章建彬。这家伙后来像从人间蒸发了似的,怎么也联系不上,不过他还算帅气的脸这些年时不时还会出现在程武华的脑海中。如今不知他是不是有大出息了,原来有些驮的背现在直多了,配一身米黄西装,着实养眼。
  “来,这么多年不见,一道坐坐。我在这儿等朋友,他还没来,我们先叙叙旧。”走进麦当劳,章建彬帮程武华要了一杯热牛奶,在靠窗的位子坐下来。“这么多年,你一直在做宫利?”
  “当然啦!你后来还用宫利的产品没有?”
  “怎么没用?洗头的、洗澡的、刷牙的,哪样不是宫利啊!我还在用你给我办的卡呢!你不知道?”
  他这一说,程武华倒想起来了,好几次统计自己销售业绩时都莫名其妙多几十元。有一次多600多元,到公司查询,说是产生在深圳的。
  “哦,那多谢了!这么说,你一直在深圳啦?”
  “是啊。开始一年多,就是在工厂流水线上当‘齿轮’,后来去了原料部,往返香港深圳,跑熟了就顺带倒腾点生意。等一会,跟你引见一个人,他是我深圳认识的老板。我们现在做的生意,肯定适合你,会把你在宫利学到的东西发挥得淋漓尽致……”
  后来,等章建彬的朋友一到,用电脑把他们的雷克丝业务展开一说,程武华第一反应是传销,但她觉得这公司的产品确实有独到之处:“女伟哥”阿鲁纳是个卖点,按25%~50%领货,零售就可以赚不少钱,跟宫利大部分产品不冲突。推荐一个人就有100美元即800多元人民币。只开两个部门,如果形成自动波,确实很省力。左区5个人、右区2.5个人就算碰一局,得500美元就是4000多元人民币,确实很刺激、很诱人。每周一发薪,见钱还快……一边听,程武华的脑袋里一边就有了人选——那是几个说翻天也不做宫利的老板。不过考虑到只是报单时产品款加网上办公费一下子就要掏13490元人民币,程武华有些犹豫。
  章建彬的朋友见程武华还在犹豫,就刺激她说:“在宫利这所黄埔军校呆了三年也算毕业了,该出来赚钱了!你不会就想在那儿当留校教师吧?事业重要,经济效益更重要。章建彬这么照顾你的生意,你也可以照顾他的生意嘛。再说,现在成都你是前几人,良机勿失啊!”
  当时,程武华手里只有7000元,是章建彬先帮她垫着交的“入门费”,等到24号程武华‘宫利’收入到账时,才把钱还给了他。现在想起来,她对他还是有几分感谢,因为把那三个说翻天也不做宫利的顾客和一个偶然认识的外团队的老宫利人约来一谈,就有三个下定决心干——章建彬帮她争取了一周时间。
  为了做好雷克丝,程武华打电话给宫利团队“请假”,就说老家出了点事赶去外地。那阵子她真是特别能战斗,从早上八点一直干到晚上十二点,居然一点不觉得累!第一周就挣了6000多元,第二、第三周继续大丰收,将近一个月到账近3万元——这是在宫利里一个稳健的高阶经销商的月薪呢!要不是4月中旬中央二台《经济半小时》那次负面报道,没准程武华一年就可赚到在宫利里打拼几年的收入。
  但不幸的是,负面报道出来之后,章建彬回了深圳,后来又失去了联系。不过,不管是故意回避还是因为其他原因,程武华都不怨他,毕竟自己的银行存折后来很长时间都有收入。最重要的是,通过做雷克丝,她认识了很投缘、后来一直跟着她的赵姐……
  下期预告:
  事业走私并不是长久之计,遭遇了打击后,程武华不得不回到宫利。那么,她是如何面对这个老东家的呢?下期我们将继续她的回忆。
其他文献
美国往事主题  你能想象喜宴或朋友聚会时,无酒相伴的寂寞吗?你能想象因为在公共场合喝酒而招来罚款甚至牢狱之灾吗?你不要认为这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在20世纪,准确地说是1920年-1934年间的美国,这样的事情的确发生过。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切法规都不可能一出台就是完善的,它和当时的政策、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当在实践中与市场需求发生冲突,或者外部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法规也会相应地加以调整
期刊
对于现在新进入的直销员来说,也许陈维明的经历是无法复制的,但是他选择坚持,配合公司进行调整的思维和心态却是值得借鉴的。    时隔一年多,记者第二次采访陈维明,感觉他过得还是那么悠然,那么祥和。这次的采访,更像是朋友之间的叙旧。  所以,少了客套,少了拘泥,对于在直销中的付出和心得,陈维明侃侃而谈。    疯狂期中的理性    回忆1998年以前的直销大环境时,陈维明只用了两个词—“混乱”和“疯狂
期刊
整理/岑竞瑞 口述/邹 尧    直销条例出台后,我和很多直销员朋友一样,关注着中国直销的未来。通过对直销在国际上发展的轨迹并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及国情进行理性的分析,我认为:直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中央党校听课  2005年12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央党校主办的,主题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讲座。该讲座邀请了某知名直销公司50位高级经理到场,主讲人
期刊
在1999年和2002年先后进入直销行业的赵亮和吴景强,从事过几家外资直销企业,经历过几次团队合作的成功和失败。2006年3月,吴景强跟随赵亮加入了转型企业—海王健康之家。虽然才两个多月,但他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更为关键的是,他们认为,在直销行业,开心比赚钱更重要。    在采访吴景强快要结束的时候,记者碰巧遇上了他现在的指导老师赵亮。跟赵亮进行了一番交谈之后,记者发现,他们的直销经历极为相似
期刊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钟攸平,在全国工商系统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会议上强调,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深入扎实开展打击传销专项整治。    5月18日至19日,全国工商系统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2006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的要求,对今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打击传销和规范直销工作作出进一步的部署。会前
期刊
甄刚简介  资深直销研究人    作为一个金字塔计划的主体,联球公司一度被公安部门以“涉嫌非法经营”论罪,后又改为“涉嫌非法传销”。这种说法严格来说也没有什么不对,因为其代理店推荐代理店,的确可以获得推荐佣金,但这个制度的本质是“庞氏骗局”,它是以后来的投资者的钱作为红利去填补许诺给先前投资者的红利。所以,我更愿意视之为经济诈骗。  联球案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相继曝光的非法集资案件中的“登峰
期刊
侯晓林简介  1994年,因参与国家直销模式相关研究课题,而全面介入直销领域。  资深直销研究人士。    从直销条例出台那天开始,业界对今后一个时期直销行业特征的预测分析大都认同“严管多于宽松、整顿多于扶持”这一判断。从今年以来各地执法机关的查处力度和近来国家工商总局成立“直销监管局”这样的专门管理机构等迹象来看,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样的判断。难道国家在直销领域的“政策”当真就是“管”大于“扶
期刊
旷强简介  中国直销问题专家,多家大型直销企业顾问,曾协助多家海外企业进入内地直销市场    近日,央视在《焦点访谈》和《经济半小时》等重要栏目中,连续报道了一个重大传销案,其中涉及的一个关键人物叫做杨玉永。  作为行业人士,我们应当思考,是什么导致了杨玉永的一意孤行?杨玉永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又有哪些问题是业界迫在眉睫必须反思的……而进入2006年后,国内发生的类似于杨玉永的案件又何止这一起。 
期刊
编者按:  人的一生需要有许多的目标,有短期的,有长期的。  人如果没有了目标,就好像轮船在大海中失去了方向。那么,什么是目标?制定目标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本文通过香港MSI系统领导人对目标管理的浅析,希望能为直销从业者提供一些帮助,清楚如何根据现状去设定可达到的目标,从而让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    目标简单来说就是给自己的梦想加上一个具体的数字和具体达成的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它不可逆
期刊
汪鹏是一个西北汉子,却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不管说话还是做事,他都非常有条理,不急不躁。不过,西北汉子认准目标就勇往直前的个性,在汪鹏的直销事业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两年前,记者认识汪鹏的时候,他才刚进入日晖公司没有多久。两年后,当记者再次偶遇汪鹏的时候,却得知他的日晖事业已经做得异常红火了。  在汪鹏身上,有着一套在直销行业获得成功的独特方法。    认准方向    如果我们把1998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