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变电站的日常运行中,因各种原因会发生各类事故,提高电气变电安全运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影响变电运行质量的常见故障,指出了改进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阐述了提高变电运行质量的技术措施,今后进一步提高安全运行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a
关键词:变电 安全运行质量 措施探讨
1 影响变电运行质量的常见故障
变电站中有些线路和设备工作负荷大,且对工作条件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这些线路和设备往往也是最容易发生故障的地方,需要在工作中重点监测和检修,加强日常运行管理。
1.1 母线
变电站的母线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元件之一,是系统中汇集电能、分配电能的枢纽点。当母线上发生故障时,将使与母线连接的所有元件短时或长期停电,特别是当枢纽变电站的母线上发生故障时,还可能引起系统稳定性的破坏,造成严重的后果。其原因有:(1)装设在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及母线与断路器之间的电流互感器发生故障;(2)母线绝缘子和断路器套管因表面污秽而导致的闪络;(3)倒闸操作时引起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支持绝缘子损坏;(4)空气中存在的能够损害支持绝缘子的气、固体导致绝缘子发生闪络;(5)运行技术人员的误操作等。
1.2 输电线路
电力输电线路常见故障分为短路故障、断路故障和线路意外接地故障。造成这些故障的常见原因有:(1)强雷击作用下,输电线路很容易出现雷击跳闸,特别是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方,杆塔接地电阻偏大,易引起反击跳闸;山坡倾角使导线的暴露弧面增大,也增大了雷电绕击的概率。(2)线路覆冰增加了电线重量,易引起杆塔过载荷、脱冰跳跃、覆冰舞动,导致杆塔变形、导线断裂、倒塔、绝缘子损坏或闪络等事故。(3)树障对线路的损坏,以及施工吊车、线路上挂异物、开山炸石对线路的外力破坏作用对线路正常运行都是严峻的考验。
1.3 变压器
变压器正常运行过程中,铁芯必须只有一点接地以避免形成铁芯悬浮电位,当出现两点或两点以上接地时,便会导致变压器鐵芯故障,主要变现为:铁芯与变压器外壳、夹件意外接触;油箱内混有金属异物,造成硅钢片局部短路;穿芯螺栓钢座套过长与硅钢片短接;铁芯绝缘受潮或受损而导致绝缘电阻下降,进而引起铁芯高阻多点接地;设计不良和安装检修工艺不完善造成短路;运行维护差,不按时对变压器进行检修。变压器发生故障后,会引发以下异常现象:在铁芯中形成涡流,空载损耗增加,造成铁芯过热,使器身中木质夹件碳化,严重时铁芯会烧毁;多点接地易引发放电现象,或引起接地线烧断;长时间的多点接地会使变压器内油劣化而产生可燃性气体,威胁变压器安全。
1.4 直流系统
直流系统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保证,它能够在电厂发生意外事故导致交流供电系统无法正常运转的时候,代替交流电源保证全厂电力供应。由于直流系统连接的设备多、接线复杂,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直流接地事故。在直流系统中,发生一点金属接地并不可怕,不会引起任何意外事故,但应该及时发现并消除;否则,一旦再次出现另一点金属接地,就会构成短路,造成继电保护、信号、自动装置误动或拒动,直流保险熔断,使保护设备和控制回路失去电源;在复杂的回路中,同极2点接地还可能将某些继电器短接,使其发生跳闸故障。
2 改进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
2.1 强化变电操作员的专业素质
根据变电运行实际工作的经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以个人主动提高为主,单位组织培训为辅,分层次、结合实际来进行。同时,教育和引导职工学会善于总结、善于吸取教训、加强个人修养。变电运行人员要认真贯彻变电所运行管理制度,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处理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并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认真执行各种规程制度,控制工作中的危险点,避免事故的发生。
2.2 落实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
加强思想培训教育,用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量化、细化,使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一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心。
2.3 完善技术管理
组织培训班,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连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2.4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人员较为分散难于集中管理。所以,如果发生变电事故。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纵观历年的各地的变电事故,事故的发生除少数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所造成外。大多数与人为因素有关,尤其是误操作事故。而错误操作的发生原因,有值班员的安全意识问题、有其专业素质问题。有其工作的责任心问题,归根结底原因只有一个:制定了的制度没有得到完全的执行。“完全的执行”不仅意味着加强管理,同时,还要给职工创建一个自我提升的渠道——培训,和使其遵守制度的助力——激励机制。
3 提高变电运行质量的技术措施
3.1 验电
要检修的电器设备和线路停电后,在装设接地线之前必须进行验电,通过验电可以明显地验证停电设备是否确实无电压,以防发生带电装设地线或带电合接地刀闸或误入带电间隔等恶性事故发生,验电时应在检修设备进出线处两侧各相应分别验电。高压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若因电压高,没有专用验电器时,可用绝缘棒代替,依据绝缘棒有无火花和放电声来判断。
3.2 装设接地线
3.2.1 装设接地线的目的
为了防止工作地点突然来电;可以消除停电设备或线路上的静电感应电压和泄放停电设备上的剩余电荷,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接地线应设置在停电设备由可能来电的部位和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部分。
3.2.2装设接地线的方法
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或戴绝缘手套。装设接地线应由两人进行,用接地隔离开关接地也必须有监护人在场;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再接导体端,连接接触要良好。拆接地线顺序则与此相反。
3.2.3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为了防止工作人员走错位置,误合断路器及隔离开关而造成事故,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若线路有人工作,应在线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在部分停电设备上工作时与未停电设备之间小于安全距离者,应装设临时遮拦。在临时遮拦上应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在工作地点处悬挂“在此工作”的标示牌;在工作人员上下用的铁架或梯子上,应悬挂“从此上下”的标示牌;在临近其他可能误登的架构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4 结束语
变电站的日常运行中,经常会发生各类事故,因此,提高电气变电安全运行质量至关重要。针对变电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设备检修和故障排除应严格按照程序,找出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蹇文俊,《变电运行技术培训如何跟上目前形势下的变电运行发展》,《科技信息》2006年02期
关键词:变电 安全运行质量 措施探讨
1 影响变电运行质量的常见故障
变电站中有些线路和设备工作负荷大,且对工作条件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这些线路和设备往往也是最容易发生故障的地方,需要在工作中重点监测和检修,加强日常运行管理。
1.1 母线
变电站的母线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元件之一,是系统中汇集电能、分配电能的枢纽点。当母线上发生故障时,将使与母线连接的所有元件短时或长期停电,特别是当枢纽变电站的母线上发生故障时,还可能引起系统稳定性的破坏,造成严重的后果。其原因有:(1)装设在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及母线与断路器之间的电流互感器发生故障;(2)母线绝缘子和断路器套管因表面污秽而导致的闪络;(3)倒闸操作时引起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支持绝缘子损坏;(4)空气中存在的能够损害支持绝缘子的气、固体导致绝缘子发生闪络;(5)运行技术人员的误操作等。
1.2 输电线路
电力输电线路常见故障分为短路故障、断路故障和线路意外接地故障。造成这些故障的常见原因有:(1)强雷击作用下,输电线路很容易出现雷击跳闸,特别是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方,杆塔接地电阻偏大,易引起反击跳闸;山坡倾角使导线的暴露弧面增大,也增大了雷电绕击的概率。(2)线路覆冰增加了电线重量,易引起杆塔过载荷、脱冰跳跃、覆冰舞动,导致杆塔变形、导线断裂、倒塔、绝缘子损坏或闪络等事故。(3)树障对线路的损坏,以及施工吊车、线路上挂异物、开山炸石对线路的外力破坏作用对线路正常运行都是严峻的考验。
1.3 变压器
变压器正常运行过程中,铁芯必须只有一点接地以避免形成铁芯悬浮电位,当出现两点或两点以上接地时,便会导致变压器鐵芯故障,主要变现为:铁芯与变压器外壳、夹件意外接触;油箱内混有金属异物,造成硅钢片局部短路;穿芯螺栓钢座套过长与硅钢片短接;铁芯绝缘受潮或受损而导致绝缘电阻下降,进而引起铁芯高阻多点接地;设计不良和安装检修工艺不完善造成短路;运行维护差,不按时对变压器进行检修。变压器发生故障后,会引发以下异常现象:在铁芯中形成涡流,空载损耗增加,造成铁芯过热,使器身中木质夹件碳化,严重时铁芯会烧毁;多点接地易引发放电现象,或引起接地线烧断;长时间的多点接地会使变压器内油劣化而产生可燃性气体,威胁变压器安全。
1.4 直流系统
直流系统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保证,它能够在电厂发生意外事故导致交流供电系统无法正常运转的时候,代替交流电源保证全厂电力供应。由于直流系统连接的设备多、接线复杂,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直流接地事故。在直流系统中,发生一点金属接地并不可怕,不会引起任何意外事故,但应该及时发现并消除;否则,一旦再次出现另一点金属接地,就会构成短路,造成继电保护、信号、自动装置误动或拒动,直流保险熔断,使保护设备和控制回路失去电源;在复杂的回路中,同极2点接地还可能将某些继电器短接,使其发生跳闸故障。
2 改进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
2.1 强化变电操作员的专业素质
根据变电运行实际工作的经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以个人主动提高为主,单位组织培训为辅,分层次、结合实际来进行。同时,教育和引导职工学会善于总结、善于吸取教训、加强个人修养。变电运行人员要认真贯彻变电所运行管理制度,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处理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并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认真执行各种规程制度,控制工作中的危险点,避免事故的发生。
2.2 落实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
加强思想培训教育,用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量化、细化,使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一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心。
2.3 完善技术管理
组织培训班,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连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2.4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人员较为分散难于集中管理。所以,如果发生变电事故。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纵观历年的各地的变电事故,事故的发生除少数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所造成外。大多数与人为因素有关,尤其是误操作事故。而错误操作的发生原因,有值班员的安全意识问题、有其专业素质问题。有其工作的责任心问题,归根结底原因只有一个:制定了的制度没有得到完全的执行。“完全的执行”不仅意味着加强管理,同时,还要给职工创建一个自我提升的渠道——培训,和使其遵守制度的助力——激励机制。
3 提高变电运行质量的技术措施
3.1 验电
要检修的电器设备和线路停电后,在装设接地线之前必须进行验电,通过验电可以明显地验证停电设备是否确实无电压,以防发生带电装设地线或带电合接地刀闸或误入带电间隔等恶性事故发生,验电时应在检修设备进出线处两侧各相应分别验电。高压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若因电压高,没有专用验电器时,可用绝缘棒代替,依据绝缘棒有无火花和放电声来判断。
3.2 装设接地线
3.2.1 装设接地线的目的
为了防止工作地点突然来电;可以消除停电设备或线路上的静电感应电压和泄放停电设备上的剩余电荷,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接地线应设置在停电设备由可能来电的部位和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部分。
3.2.2装设接地线的方法
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或戴绝缘手套。装设接地线应由两人进行,用接地隔离开关接地也必须有监护人在场;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再接导体端,连接接触要良好。拆接地线顺序则与此相反。
3.2.3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为了防止工作人员走错位置,误合断路器及隔离开关而造成事故,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若线路有人工作,应在线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在部分停电设备上工作时与未停电设备之间小于安全距离者,应装设临时遮拦。在临时遮拦上应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在工作地点处悬挂“在此工作”的标示牌;在工作人员上下用的铁架或梯子上,应悬挂“从此上下”的标示牌;在临近其他可能误登的架构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4 结束语
变电站的日常运行中,经常会发生各类事故,因此,提高电气变电安全运行质量至关重要。针对变电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设备检修和故障排除应严格按照程序,找出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蹇文俊,《变电运行技术培训如何跟上目前形势下的变电运行发展》,《科技信息》200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