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联合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防治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科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40例,单用地奥司明片,口服09g每日两次。B组40例,口服地奥司明片09g/次,每日2次,加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80mg/次,每日1次。两组的治疗时间为1周。观察两组术前、术后l周小腿周径,B超检查有无深静脉血栓。结果术后l周,A组小腿周径较术前明显增加(t=10605,P<001),也较同期B组粗(t=8501,P<001);B超检查发现A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高于同期B组(矫正x2=9109,P<005)。结论地奥司明片与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比单用地奥司明片效果好。
【关键词】地奥司明;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4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88-0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严重并发症,主要通过引起血管壁损伤、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导致栓塞[1]。随着疾病进展可引起血栓机化,引起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症,甚至可发生血栓脱落,从而引起肺动脉栓塞等严重继发症。因此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常重要。地奥司明片与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比单用地奥司明片效果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我院骨科术后住院患者80例。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哺乳期妇女,孕妇,以及对地奥司明或奥扎格雷中任一过敏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症及既往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小时后开始给药。A组40例,单用地奥司明片(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0507),口服09g每日两次。B组40例,口服地奥司明片09g,每日两次,加用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80mg(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031403),每日一次。两组的治疗时间为1周。观察比较两组术后l周的小腿周径,彩色多普勒检查有无深静脉血栓。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x2检验。P 2结果
21A、B组小腿周径及血栓检出情况结果见表1。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类常见于术后、外伤、恶性肿瘤后期或长期卧床患者的并发症,通过引起血管壁损伤、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导致栓塞。
地奥司明为增强静脉张力性药物和血管保护剂[2]。对静脉血管系统发挥其活性作用为降低静脉扩张性和静脉血淤带。在微循环系统,使毛细血管壁渗透能力正常化并增强其抵抗性。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
奥扎格雷[3]为高效、选择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栓烷A2(TXA2)的产生及促进前列环素(PGI2)的生成而改善两者间的平衡失调,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的作用。能抑制血管痉挛,增加组织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障碍,预防血栓形成。
综上所述,两组治疗方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有确切防治效果,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本试验结果提示,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地奥司明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较单独使用地奥司明更有优势,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佳,可作为临床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小艳,郝斌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及预防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1):1254-1256
[2]张永康,谢飞,刘韵地奥司明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3):l608-1609
[3]王少山,邱洪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4,10(04):309-310
【关键词】地奥司明;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4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88-0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严重并发症,主要通过引起血管壁损伤、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导致栓塞[1]。随着疾病进展可引起血栓机化,引起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症,甚至可发生血栓脱落,从而引起肺动脉栓塞等严重继发症。因此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常重要。地奥司明片与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比单用地奥司明片效果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我院骨科术后住院患者80例。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哺乳期妇女,孕妇,以及对地奥司明或奥扎格雷中任一过敏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症及既往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小时后开始给药。A组40例,单用地奥司明片(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0507),口服09g每日两次。B组40例,口服地奥司明片09g,每日两次,加用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80mg(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031403),每日一次。两组的治疗时间为1周。观察比较两组术后l周的小腿周径,彩色多普勒检查有无深静脉血栓。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x2检验。P
21A、B组小腿周径及血栓检出情况结果见表1。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类常见于术后、外伤、恶性肿瘤后期或长期卧床患者的并发症,通过引起血管壁损伤、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导致栓塞。
地奥司明为增强静脉张力性药物和血管保护剂[2]。对静脉血管系统发挥其活性作用为降低静脉扩张性和静脉血淤带。在微循环系统,使毛细血管壁渗透能力正常化并增强其抵抗性。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
奥扎格雷[3]为高效、选择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栓烷A2(TXA2)的产生及促进前列环素(PGI2)的生成而改善两者间的平衡失调,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的作用。能抑制血管痉挛,增加组织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障碍,预防血栓形成。
综上所述,两组治疗方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有确切防治效果,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本试验结果提示,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地奥司明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较单独使用地奥司明更有优势,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佳,可作为临床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小艳,郝斌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及预防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1):1254-1256
[2]张永康,谢飞,刘韵地奥司明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3):l608-1609
[3]王少山,邱洪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4,10(04):30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