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家住南昌市西湖区洪城路的肖莉芬和爱人萬建强原在南昌市社会福利院工作,分别为中级和高级职称医务工作者,现已退休。在工作期间,他们是南昌市社会福利院有名的“公益夫妻”,他们风雨同舟,将爱心无私奉献给了孤老残幼。2016年12月12日,肖莉芬家庭被评选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 肖莉芬家四代同堂,上有96岁婆婆和82岁老娘,下有2岁外孙女,女儿在市政公用集团工作,女婿在武警部队工作。他们和女儿女婿都是中共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住南昌市西湖区洪城路的肖莉芬和爱人萬建强原在南昌市社会福利院工作,分别为中级和高级职称医务工作者,现已退休。在工作期间,他们是南昌市社会福利院有名的“公益夫妻”,他们风雨同舟,将爱心无私奉献给了孤老残幼。2016年12月12日,肖莉芬家庭被评选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
肖莉芬家四代同堂,上有96岁婆婆和82岁老娘,下有2岁外孙女,女儿在市政公用集团工作,女婿在武警部队工作。他们和女儿女婿都是中共党员。他们家是人人称赞的好家庭,多次被评为福利院、社区、街道及市区政府的“五好文明家庭” “和谐家庭”“平安家庭示范户”。在市社会福利院领导的教育、关心、支持和帮助下,肖莉芬夫妇多次被评为单位、民政局、区政府“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是南昌市“护士优质文明示范岗”。在2012年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肖莉芬夫妇双双被评为社会福利院及民政系统的先进个人,并多次受到电视和报刊媒体的专题报道。2013年,肖莉芬获得以下奖项:市红十字会“学雷锋积极分子”、南昌慈善义工协会“四星级义工银星奖”、西湖区“百姓学习之星奖”、西湖区“十佳最美西湖人”、省市红十字会“终身志愿者奖”。2014年肖莉芬获得以下奖项:江西省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全国文明五好家庭,并收到志愿服务队送来的三面锦旗,被服务老人称赞为“细心助老暖人心,恒心帮扶感天地”。女儿在市政公用集团工作三年,被评为“百佳员工”“优秀党员”。女婿在部队多次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
其他文献
“女大一,抱金鸡;女大二,金满罐;女大三,抱金砖;女大四,福寿至……”当今社会,“女大男小”的婚恋状况早已司空见惯,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大女人”和“小丈夫”的有趣故事。2018年“三八”妇女节前夕,笔者寻访了3对嘉兴市的爱侣,请他们聊聊各自的婚恋生活。应当事人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校园里的“姐弟恋”走入婚姻 妻子:筱吟,嘉兴人,“85后”,公司文员 丈夫:浩哲,杭州人,“85后”,自主创业
故事1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妈妈的嗓子出现了问题,做了小手术,医生要求至少10天不能说话。放学回家后的儿子,进门就嚷嚷:“我太讨厌我的老师了,我再也不想上学了!” 如果是平时,听到儿子这么说,妈妈一定会严厉地训斥他,但想到医生的叮嘱,妈妈只好保持沉默。气愤的儿子,向妈妈诉说着自己的委屈:“妈妈,今天老师说我的作业是抄同桌的,但我没有,为什么我的努力和进步,老师都看不见……” 见妈妈没有说话
不仅咖啡可以浓缩,读书也可以。最近,一款名为“getAbstract”的在線浓缩知识文库打着“浓缩知识,化繁为简”的旗号悄然走红。一套大部头的作品,在线文库可以把它浓缩成最精华的句子,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对整本书概览性的阅读。不少网友表示,这种阅读方式节省了很多时间。但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一页一页翻书通读的乐趣再也找不回来了。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其意是说
我在这座城市的一個老小区整整生活了10年,最近专程旧地重游、拜访旧邻,盘桓观瞻了半天,印象最深的竟是旧居对面墙壁上一大片如绒而植、如瀑而泻的爬山虎。遂问老邻居,居住于对面那幢大楼七楼的韦老伯尚健在否?老邻居叹息说,韦老伯已经过世多年了,他住的房子也让其小辈给卖了,也就是说,韦老伯在这个小区连根被拔走哩。 我摇摇头回应说:“韦老伯没有离去,根还在,且不见他一手栽种的爬山虎正生命力旺盛、郁郁葱葱着呢
一 父亲喜欢做菜,每当年节将至,必先提前一周列好年节大餐的菜单。 北方山区的食材总离不开山货,父亲的菜品自然也大多以山货为主料,比如榛蘑炖鸡、赤嫩芽炒鸡蛋、红烧林蛙、老腊肉炒豆干等。 父亲的字体工整隽秀,写菜单时,他总是神情严肃。写好菜单,他首先会举起来,眯着眼睛仔细核对,核对好了才满意地抿抿嘴,在纸的最上端一笔一画地添加标题──某某节日菜谱。如果有疑问,他还会在标题后面加上破折号和“部分菜
父亲已到耄耋之年,可是一想起他温和、平庸甚至可以说“无能”的一生,我仍然会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父亲上世纪30年代出生在江南水乡的一个九口之家,爷爷是县城里远近闻名的大厨,一个人靠着好手艺养活了一大家子。但由于孩子多且开销大,生活清贫且拮据。父亲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四,当大姐去上海做纺织女工、大哥二哥相继考上大学后,父亲就成了家里最强的劳力,他一边读书一边替爷爷帮厨。但是成绩优异的父亲没有读大学,高
纯手工布鞋,如今已很少见,只因样式不够新颖,而且做起来甚是麻烦,故不如花几十元买一双来的捷便。然而,我对纯手工布鞋的情愫难以用语言道尽,絮叨了半生,还要继续半世延绵。 母亲做手工布鞋,是行家里手,四邻八舍的人时不时地来向母亲请教技法,或来找母亲剪鞋样子。听母亲讲,她很小的時候已开始学着做鞋子,因在姥姥家是长女,姥姥要忙着做工,没时间照顾四个舅舅,故舅舅们的鞋子大都是由母亲来做。那时候,妈妈白天帮
最近朋友圈都被养蛙游戲刷屏了,有读者说:“忽然发现,喜欢一个人就像养蛙一样。” “我隔5分钟就要看看我的蛙在做什么。” “你说他出门这么久为什么还不给我寄明信片呢?” 这样的感叹你是否熟悉,你是否也对某个人说过?“他已经连续5个小时没有回我的消息了。”“明明更新了朋友圈,居然不在我的圈下留言?”“出差两天了,居然一个电话都没有?”当你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都被一只青蛙霸屏了,不管是妹子还是汉子,都
最近,一个新的名词“隐形贫困”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所谓“隐形贫困”并不是真的贫困,而是指消费观念超前、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月入一万多,却穿着3000块的西装,敷着100块一片的面膜,租着6500块带落地窗的大房子……”对此,有人调侃也有人自嘲,还有人批评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不当,这样的生活观念,究竟是好是坏? 正方 从生产伦理转向消费伦理 张晓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他
目前,多数家庭在装修设计时,都会以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行,即将室内空间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往往一个空间只承载一种生活功能。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这种缺乏“弹性”的室内空间还够用吗?如果说肌肤的弹性代表着人的活力,那么空间的“弹性”就代表着一个家的生命力。生活方式多元化,房子必须“装”得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人越来越重视居住品质,而好的居住空间首先建立在能满足居住者生活需求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