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农村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种培养途径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的城市学校,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前卫,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广泛,导致各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相对比较容易。而广大的农村中学,则由于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较为短缺,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因此,教师利用农村地区独特的资源,培养农村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最大限度的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应该是每一位任职于农村学校的老师所要考虑与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学校;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8-003-1
  一、充分挖掘校内资源,打造成独特的校本课程
  每一所农村学校在建设与发展中,都有其与众不同的风格和资源,如别具风格的校舍,传统的建筑,独特的植物等,这些都是打造本学校校本课程的潜在资源。利用这些现有的校本资源,可以设计开发成若干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课程;或者结合本学科的学科特点,经过老师的考察与修改后,可以设计成本校学生的校内研究性学习课题。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内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定,既能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水平、总结归纳能力以及调查报告的写作技能,具有很好的推广与研究价值。因此,我们老师在平时教学之余,要善于发现自己学校既有的资源,并把这些资源转化成学生素质教育的素材,利用这些素材,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案例一:校本课程《对校园广场两侧树木生长差异的研究》的创作
  2013年学校搬迁新址时,在校园的广场两侧种植了品种、规格一样的七叶树,并用相同的维护方法每年定期维护。4年过去了,广场两侧的树木生长情况却截然不同,西侧的18颗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东侧的18颗树却枝叶凋零,死气沉沉。出于校园环境的建设,学校每年都要花很大的代价去换掉东侧的枯树,并派专门的人去维护,给师生活动带来很大的不便。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地理学科组和生物学科组组织老师、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测量取证,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校本课程《对校园广场两侧树木生长差异的研究》。参与的学生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除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影响树木生长的各种要素,如光照时间、光照强度、气温、土壤成分、水分、地温等,还给学校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维护方案,减少了学校开支。在调查过程、维护建议等环节的实施过程中,让知识指导生产和生活的科学精神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二、整合本地特色资源,组织低成本的研学活动
  研学旅行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教育方式。2016年12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研学旅行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这项活动对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如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培育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等,但是不同的地区,实施难度是不一样的。在城市中,学生在假期、周末有较多的自由时间可以支配,教师组织起来也相对容易,可在广大的农村,想要开展这样的活动难度很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可支配时间(大部分农村学生在假期要帮助家里干农活)很少,加上交通、住宿等外部条件的限制,很难举办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研学旅行。
  但是,农村学校也有自己的优势:学校附近的农业生产活动很丰富;山区的地形地貌种类多样;山区景观类型相对齐全等等。这些资源经过老师的二次整理后,可以设计成“易组织、低成本、短时间”的“研学活动”。这些“研学活动”虽然规模比较小,但依然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案例二:研学活动《马峡镇阴阳坡药材种类的调查》的策划案
  时间:2018年9月20日14:00——18:00
  活动目的地:华亭县马峡镇汭河河谷及汭河南岸、北岸
  活动内容:调查汭河南北两岸种植的药材种类,并利用网络、咨询药农、走访附近居民等方式,总结出影响药材种植的主要因素,并为当地发展药材提供自己的建议。
  活动目的:通过实地考察,深刻理解影响农作物生产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通过接触大自然,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观察沿途的环境污染,树立保护环境的人生观。
  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行动,严禁单独行动;不破坏农作物、不破坏农田设施、不丢弃垃圾;小组内分工明确,考察结束后,每个小组以调查报告形式上交一份书面材料。
  活动路线:(略)
  活动安全预案:以学校下发的《华亭一中学生校外活动安全预案》为准。
  活动评价方式:联系县农牧局的技术人员对学生上交的调查报告和生产建议作科学评估,评选出优秀小组,并给予物质奖励。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优先位置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新时代每个教师都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当前教育领域的最大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自身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中国人口众多、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農村地区教育基础较为薄弱,使得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面临众多的困难和挑战。作为教育主要实施力量的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客观上的困难,使农村教育在公平而有质量的轨道上实现快速赶超和全面突破。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高中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新课程标准中着重指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成为整个课程的主体,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分层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0-033-1  随着时代的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给高中生物教学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给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带来良好发展机会,情景教学法就是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机整合,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其学科素养水平。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给更多教学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情景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
摘要:政治学科是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之一,其中主要涉及到了自然情感、道德品质、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不单单需要关注国情的发展,还要重视全球的发展与创新,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其成为了育人的主要教学方式与途径。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一定要注重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与融入,并将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与人相处,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从
霹雳-侯赛因出生于非洲坦桑尼亚一个农场主家庭,她的父亲有 6 个老婆,她是第 38 个孩子,小时候就被父亲要求照看牲畜。结婚后生活更加不幸,她逃离了有家庭暴力的丈夫,逃到一个山脚下的小镇。那里的人们靠开采一种丝绒蓝色的奇异宝石为生,其比钻石还珍贵,名叫坦桑石。一位牧民在1967年首次发现坦桑石,现在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宝石之一,但供应有限。    “我沒上过学,找工作的选择有限,我只能下矿。虽然女性是
摘要:提问是教学活动必要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提问与学生进行互动,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的反馈非常重要,教师也可通过这一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提问才能使提问更加具有价值、更有效呢?本文笔者将与各位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活动中的提问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执行这一环节,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提问策略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才能推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改革对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革是我们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本文结合当前初中英语课堂的特点及内容,讨论了如何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如何把握情境创设的适切性让初中英语教学更精彩。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
摘 要:从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到中小学阶段的游戏缺席以及规则的严明,再到大学时代秩序的终结以及自由的重生,中国学生正在走一条中国特色的“秩序教育”之路:先紧后松,先严后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享有的自由度逐步增大;外紧内松,外严内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秩序教育”中的角色地位随着年龄增长而相应涨落。  关键词:游戏;秩序;自由;入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
摘要: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出现了任务型阅读理解的题型,要求考生根据阅读文章提供的信息,根据不同的要求,完成相关的任务。本文就这种题型总结出了几种方法。  关键词:任务型阅读;掌握方法;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56-2一、略读任务,记住任务  即先看试题
摘要:素材积累,简单来说,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资料,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从而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素材。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可见,素材积累不可小觑。  关键词:素材积累;原始材料;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40-1  一、厚积薄发续作文  (1)“课文无非就是一个
杜籽莹×妈妈  杜籽莹:妈妈,你有梦想吗?  妈妈:有,我的梦想是,拥有一天是不用工作、不用做家务和不用做饭的,然后出去玩,出去吃。  杜籽莹:哇!老妈你的梦想那么普通!  妈妈:你以为很容易啊?很难的好不好!你想想,我成天都要做家务,做饭,工作。要是我不做家务,家里就乱成一团糟;要是我不做饭,你们就会饿;要是我不工作,家里就没钱花了,你说,难道不是吗?  杜籽莹:妈妈,我很惭愧。你的梦想实现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