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单胞菌海因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来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f0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利用生物酶转化法进行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工业化生产,构建了3株海因酶基因工程菌.利用PCR技术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CPU 9801染色体DNA中扩增得到长约1.8kb的含编码区和自身启动子的海因酶全基因.通过将海因酶全基因插入pMD18-T质粒、海因酶基因的编码区与pET 17-b质粒重组、海因酶基因编码区和T7强启动子一起插入pMD18-T质粒分别得到重组质粒pMD-dht、pET-dht和pMD-T7-dht.将上述重组质粒分别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通过地高辛标记菌落原位杂交和海因酶活力测定两种方法,筛选出具有海因酶活力的阳性转化子.结果表明,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能够识别和结合来自恶臭假单胞菌海因酶基因的自身启动子,该启动子在大肠杆菌中能够工作.基因工程菌E.coli BL21/pMD-dht、E.coli BL21/pET-dht和E.coli BL21/pMD-T7-dht的海因酶活力分别为1 700U/L、1 900U/L和2 500U/L,比野生菌P.putida CPU 9801的海因酶活力分别提高了8倍、9倍和12倍.薄层扫描结果显示,这些工程菌的海因酶表达量分别约占菌体总可溶性蛋白质的20%、31%和57%.SDS-PAGE显示,海因酶的单体分子量约为50 kD.经工程菌E.coli BL21/pMD-T7-dht催化,底物对羟基苯海因的转化率在13 h内可达到96%.所构建的海因酶基因工程菌不需IPTG诱导即可实现高表达,已初步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以草炭、腐植酸和水为载体接种玉米联合固氮耐铵工程菌Enterobacter gergoviae-7(以下简称E7)制备菌剂,在常温条件下放置5 d E7菌数在载体内明显增加,1 mo后E7菌数略有下降,2
目的:为甲肝研究和诊断提供大量高效价标准化抗体.方法:用已培养的NJ-3株甲肝病毒(HAV)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技术、IFA筛选和有限稀释克隆法.结果:建立了6株能稳定分泌
以水稻胜泰一号为材料,对其开花后发育前期颖果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查明在某一特定时期线粒体大量转变为淀粉质体.进而对线粒体标志酶--琥珀酸脱氢酶进行了电镜细胞化学定位
中国自1981年起参加了国际水稻遗传评价(INGER)的合作研究。20年来已引入 INGER 提供的1.8万余份各国水稻种质,经全国14点的多年综合评价,从中直接命名推广了35个品种,作恢复
对数生长前期的大肠杆菌在生理盐水中用CaCl2可以直接诱导建立感受态并完成转化过程.利用H-8100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用CaCl2直接在生理盐水中诱导建立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发
利用组织切片技术首次在显微水平对大鳍(鱼艹隹又)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特点作了系统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食道内侧纵行肌纤维属于粘膜下层,而不是肌层.胃腺的分化较早.食道胃衔接
为研究赤潮藻类与海洋细菌的微生态关系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将塔马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 (Lebour)Balech)与海底沉积物中分离的两种细菌 (Bacillusmegaterium ,
利用沙门氏菌快速检验装置(Oxoid公司出品)和可视免疫沉淀物(VIP)试剂盒(BioControl Systems公司出品)对广西桂林市的七星区某农贸市场的20种食品进行了沙门氏菌和O157:H7大
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和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病情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济南市43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94例正常对照人员进行血清AFU和ADA测定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衰老的特征。方法选取3月龄健康雄性大鼠的原代系膜细胞,通过传代形成细胞衰老模型。光镜下观察细胞各代的形态结构,并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