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学习中如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t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探究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敢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学生学习化学情况来看,提不出问题或者提不出好的问题,往往成为中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不牢靠,不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不善于观察和思考等。由于这些缺陷的存在,导致许多学生对问题视而不见,无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问题生长"的沃土,积极诱导学生发疑问,让他们不断兴奋,不断挑战。以下几个方面对帮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帮助很大,效果也比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问题生长”的沃土
  
  首先,要提倡课堂教学民主,提倡师生平等。在求知的过程中,师生都是探求者,教师未必就是权威,课本也并非万能。学生思想上放得开,思维就活跃,就敢于挑战,就敢于提问,就会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就更容易促进问题的生成。
  
  二、培养思考习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认知结构和能力上的局限,提出问题或者提不出好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理解知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惑或者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习惯。
  1.引导学生对教材提问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一资源。教材中的内容是最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的,学生首先要读懂教材,要想深刻地去理解它,就要下工夫去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在讨论为什么要在原电池中引入盐时,并观察现象——锌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此时理论现象与实验现象产生了“矛盾”,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对教材内容就展开了讨论,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锌片上的铜是怎样产生的?这样的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结果会是怎样的?如何改进呢?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深入,引入盐桥也就没什么障碍了。
  2.引导学生在开放性问题中展开变式提问
  在教师备课时,就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性地去提问,而后去解决问题,并与原来的加以对比,就会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有些题目在经过加工和变形后,使得原题的内涵得到了很好的延伸,深化了所学知识,可贵的是让学生明白在开放性的问题中该如何提问。
  3.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问
  化学来源于生活,引入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情景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如:“从沙滩到用户”是什么意思?进而讲硅及其用途,“雷雨肥庄稼”是什么意思?“八月桂花香”为什么我们远远就能闻到等等。
  
  三、授之以法,灵活应用
  
  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是在对事物进行全面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正向和逆向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它具有一定的方法和途径,以便帮助学生会问、善问。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种子的成长离不开产生问题的土壤,而生长的动力来源于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激发学生认识的冲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所以问题生长的结果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形成提问的技能。
  作者单位:宁夏中卫市宣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强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互动交流为主要特征的,使学生在积极自主的学习中达到地理认知和个性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也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励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本文具体论述了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途径,以利于情境教学的顺利实施,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情境教学 教学运用  初中地理学
摘 要: 化学综合计算试题是近年来小高考和高考的热点与难点,不仅将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而且在解题方法上渗透许多技巧,守恒法就是常用技巧之一,用好守恒法能准确、快速、简洁地得到答案。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化学计算 守恒法  化学计算是化学知识与数学运算的有机结合,从思维角度看,是把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行运算,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有关综合计算试题是近年来小高考和高考的热点与难点,不仅将高
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主要是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原理,而其中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现实的抽象。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基础,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回答怎样才能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时就曾提出:学习物理的首要问题是弄清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因此,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教学就成为物理教学的核心,学生物理概念的生成与深化情况直接关系物理学习效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
摘 要: 作者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习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原始物理问题的概念。传统物理习题一般是教师把物理问题分解或抽象成一定的模型后再提交给学生,这就导致经历题海战术的学生没有能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应加强训练学生解决原始物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原始物理问题 抽象问题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常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在解决生活中原始的物理问题时总是存在很大困难。他们常说的一句话
摘 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大变革中,各种思潮激烈碰撞,大学生信仰教育式微局面正成为事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为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社会转型期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是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信仰教育  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能否确立正确的信仰,不仅直接关系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与否,还关系到党和国
摘 要: 在高中生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学生提问非常重要,有助于学生终生发展,体现新课程改革观念,有助于教与学创新,教师从“学问单教学”实验中逐步更新教学观念。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学问单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学生提问非常重要。学生提问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观念,有助于教与学的创新,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