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车夫

来源 :百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198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白领不“白”的话题,已成为媒体不厌其烦讨论的焦点,这个表面光鲜、内心焦躁的社会群体,徘徊于生活与身份认同压力下。六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改革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指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是深受广大民众拥护的和谐之举。
  当我们描绘中国改革发展的未来方向时,向世界标准看齐、初具“橄榄型社会”雏形的蓝图渐渐浮出水面。“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具有相比其他模式更为稳定、收入分配更为合理的人口结构,中产阶级成为当仁不让的“社会减震器”,让穷人有奋斗就能成为中产的美好希望,让富人有事业波折也可平滑下落、至少保证衣食无忧的良性预期。中产阶级不断壮大的“橄榄型社会”,是让富人、穷人和中产三者相宜、相对和谐共处的社会。
  中国白领的不幸,在于他们身处一个“漏斗型社会”。中国白领所要承受的“公共开支”过大——所得税利息的双重付出,不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工薪阶层承担大头的个税政策,使得中低收入者成为拉动社会发展马车的“车夫”。与此同时,中国白领肩上的“私人开支”压力丝毫没有减轻——教育、医疗、住房领域成为彻底的“市场化领域”,所有的风险都由白领们一并忍受。一个被掏空了身体、空腹前进的“车夫”,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拉动马车继续前进的艰巨任务,而只可能面临猝然倒下的厄运。
  “漏斗型社会”的特征正集中于此:白领“易碎”的结果是社会中层结构出现真空,穷人很难得以获得命运的转机,顺利进入白领阶层;富人一旦发生事业波折,则会直接跌入最底层;由于白领阶层的名存实亡,穷人群体与富人群体直接面对面,如同之前媒体热议的“高尚别墅区紧挨着贫民区”,直接的矛盾冲突与对抗不可避免,社会裂痕越拉越大,无论富人还是穷人时刻都处于的动荡不安中。
  没有白领阶层这个缓冲带,中国就可能重蹈“拉美化”覆辙。如果政府对贫富分化熟视无睹,继续依赖“劫贫济富”的税收、二次分配及医疗、教育等“伪市场化改革”,拖延“惠及每个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迅速建立,整个社会的人口结构、资源结构、教育结构等长期停滞,无法随时代发展而及时升级,我们就有可能面临改革的失败。
  公共舆论一次又一次重提中国白领的“易碎”,在于问题已经无法回避。而研究改革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会议召开,表明中央决策层已经关注到这个重大问题,并开始采取行动。而在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改革中,如何对垄断现象予以强力遏止、如何解决政府内部挟改革以自肥、扬言“改革先从强化公务员收益入手”的“利益噪音”、在二次分配中既不过分打压富人群体、又保证中低收入群体的权益增进,都将考验政府稳步推进改革、力争达到帕累托效应的决心与智慧。
其他文献
郑州市停车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几年前在街道上设置了3000多个咪表停车位,占用了大量慢车道、人行道甚至盲道,给交通和市民出行造成很大不便。一些市民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该规划违法,要求查看规划部门为该项目颁发的停车位规划许可证文号及相关材料。而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和城建档案馆认为,这些规划与档案资料,属机密级档案。市民要规划知情权,规划部门要“保密”,因此引发了一场“咪表公案”。  城市道路停车位规划竟然是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举措。贯彻党的群众
<正>地处燕赵之地的静海,确是一方神奇的武术胜地,不仅孕育了闻名中外的爱国武术家、"津门大侠"霍元甲,也培养了曾明珠暗投、做过曹锟保镖的武术家刘玉春。二人被称为近代武
编者按:看了此文题目的读者,一定会以为很可笑,谁不知道武术呢,恐怕连三岁孩童都能舞拳弄脚,毕竟现在电视上的武打片太多,连张艺谋这样的大牌导演都对武打片青睐有加,过去,武侠、武打都上不了台面啊。可是,人们真的对武术很了解吗?待你读罢此文,你就觉得此文题目一点也不可笑了!  中国人从古至今,绝大多数都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喜欢或练过武术,这是武术在不管什么时候都无法灭绝的原因。有很多人在中途放弃了,但仍喜
本文分析了传统的综合英语课文的教学模式,针对其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一些尝试和研究,阐述了由篇章到细节的讲解和问答的教学模式,及该模式实施的保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