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分类教学的方法,提升聋生语文水平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r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聋生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对他们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与平常学生的有所不同,而由于其幼时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分类教学的方法。统一要求的教学模式,这必定不符合全部学生需求,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同时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因此要求聋生语文教学要有全新的教学方式,即分类教学,对于聋生因材施教。
  关键词:分类教学 聋生 因材施教
  聋生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对他们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与平常学生的有所不同,而由于其幼时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分类教学的方法。笔者结合自己在一线教学的经验和实践,谈谈对于聋生教学过程中使用分类教学的体会。
  1根据教学对象的能力,对学生恰当分类
  聋生由于受家庭环境、认知水平以及多种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语文这种基础学科。基础不好,学习吃力,一时提不起兴趣,听不懂便不想学,久而久之,落下的课程越来越多,最好甚至自暴自弃,对学习失去兴趣。显然传统的聋生语文教学模式是不能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问题的,那么如何有效地解这些问题,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语文基础上学有所得,特别是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在不断进步中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并树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
  实施分类教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得基础好的学生不会在以前的知识上浪费时间,同时也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回顾先前内容。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来正确地进行分组,在分组的时候要照顾要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同时还要兼顾学习能力水平差的学生。对于教师要考虑到聋生的心理活动,事先做好宣传工作,分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为了让学生们共同进步,而不是搞差生优生分类,搞歧视。
  2考虑到学生差异性,课堂提问要分类
  其实课堂提问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课堂提问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活跃课堂氛围,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课堂提问还是师生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手语表达能力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是在课堂上提问也要讲究分类,提问的问题既不能过于随意,过于简单,使得学生们都不用进行思考,能够脱口而出,这样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们思考的动力。而问题设置又不能过于深奥,过于艰难又很难让学生们回答出来,容易打击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起不到课堂提问的效果。
  课堂提问留个学生思考的时间设置要合理,既不能过长又不能够过于短暂。时间过于短暂,聋生没有思考的时间,除了部分才思敏捷的同学能够回答上来,其他同学很可能还蒙在鼓里,问题就结束了。时间过长,又容易导致浪费时间,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很多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喜欢让全班同学一起回答问题,笔者认为这种行为形式主义的色彩多一些,虚假空洞,起不到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笔者建议尽量不要采取这种形式。
  课堂提问的问题应该做到量少质高,尽量保证全班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上来,措辞精练,而答案要具体明了,在选取学生回答的时候,要一视同仁,不要对于“优生”特殊照顾,要兼顾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
  3评价体系考虑学生差异,进行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就是学生进行统一的考试,根据学生的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水平。这种评价方式是十分落伍的,要想真正地达到测验的目的,就必须建立起多元化的、准确的、科学的、完备的评价体系。(1)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内容不光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包括平常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的可行性,还有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学生平时对于班级集体的贡献等各种因素。现代社会的压力巨大,而聋生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的歧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出健全坚强的人格,承受住外界所给予的压力。(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还能是家长。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多元化的,而且学生还是同学们接触的直接对象,在其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最多,所以学生的直接评价在其评价中的分量最足。家长的评价也是评价体系的一大重要因素,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的目的就是学生在学校能够学到东西,而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家长最有发言权。(3)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的优良关系到体系的完善程度。评价过程中可以自评也可以他评,书面评价或者口头评价,教师要考虑其和综合作用来最终对于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不能单单看学生的书面成绩,那只是其学习的一部分,远远不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合理的评价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还能通过评价认识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能够帮助学习明确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使得以后的学习能够更加的卓有成效。
  4考虑到教师素质的差异,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
  很多教师的素质不一,认为聋生较之正常学生生理存在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教育就比较轻视,没有尽全力甚至用心去教学,这样的教师要转变观念和看法。正因为聋生由于其身体残疾的因素,教师才要更加用心的教好学生,使得他们有得良好的语文水平,能够拥有在社会有所立足的资本。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其自身素养的提高,尽量多参加科研活动或者多多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经验,最好能够借用或者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取长补短,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结语
  对于分类教学实际上是差异教学的具体体现,教师要在具体的工作教学中落实和贯彻课程改革的内涵。教学工作者要更加关注和探索关于聋生分类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策略,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为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努力,积极促进聋生的语文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道平,潘海波.浅论聋校语文教学的生活化[J]大观周刊
  [2]王秋红.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聋生的创新思维[J]学园:教育科研
  [3]戴秀珍.培养聋生小学语文学习的创新能力拉近与健全学生的距离[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的解释是“语者,口头表达;文者,书面表达”,他认为表达是语文的核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教学任务,也是现代人社会交往和工作的需要。为了突出口语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把“口语交际训练”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单列出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中目标,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也应组织一些专项的训练,发挥口语训练课的主阵地作用。现结合本人进行口语训练课教学的一些实践
期刊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一种本领是老师职责之所在,写字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训练之一,搞好写字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文 写字教学 能力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在新出台的语文新课标里,写字教学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写好汉字应该是每个小学生必备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最近我校正在进行写字教学研
语文教学近年来受到了抨击,引起了行外行内的广泛关注和反思,专家学者也为语文教学把了脉,而且开具了大量的药方。教师们也热情高涨,想把语文工作做好,但仍存在困惑。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课堂上的时间不够用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学方法,让学生勇于探索,对新事物产生兴趣。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找方法,那就会产生拖堂现象,那我们如何
期刊
摘要:文言文的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某句的翻译、句子的理解、主旨的分析,还要让学生能够凭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工具书,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对现有的文言文教学方式进行恰当的改革,就能让文言文教学重现生机。立足课堂,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以读促教,从教法与学法两方面巧妙切入,遵循教材设计特点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针对文言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因势利导。  关键词:初中文
研究目的近年来由于结核疫情反弹及耐多药结核菌和多耐药结核菌的出现,导致结核防治情况愈加复杂,结核治疗疗程及用药等增加,结核药物导致的肝脏损伤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成为药物性肝损伤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异烟肼(INH)、利福平(RIF)所致的肝损伤居前两位。虽然关于利福平、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诱导产生肝脏毒性的研究很多,但是这些抗结核药物的损伤机制并没有得到完全的阐述,目前较多的损伤机制研究集中在氧化
【摘要】语文的课堂教学如果能“动”起来,让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感染每一位学生,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一堂死气沉沉,生搬硬套的课只能使学生感到毫无兴趣,为读书而读书,其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巧妙地让语文课堂教学“动”起来,优化课堂效益。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创设条件 巧妙引导 优化课堂  语文的课堂教学如果能“动”起来,让生动活泼的课堂气
视频运动目标跟踪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并应用到军事民用等领域,为了能够从真实场景中快速准确地提取视频跟踪单运动目标或多运动目标,提出了一种新的运动目标自动提取方法。首先通过自适应阈值获得滤波后的相邻帧差值图像。其次,为了消除差值图像中噪声的影响,标记此二值图像的连通像素来检测出运动目标所在的区域,并与边缘检测出的空间信息结果比较得到运动目标模型。最后,将图像分成若干区域,在每个分区域内依次连接每个运动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而单单普通的读课文,难以体会到文章的思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语文素养  一、朗读的重要性  朗读是阅读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学生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感性经验,使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准确,得心应手的工具。他们可以用这些工具将自己的感受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