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详细分析传统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针对存在应试教育思想、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少审美意识等问题制订相应的策略,最后针对初中兴趣教学法的开展提出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初中美术教学;应用
   一、传统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应试教育思想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一部分家长不注重学生的艺术情操和专业特长,让孩子一心为考试做准备,使其失去了对美术的兴趣。学校也受到此影响,对美术缺乏重视,甚至取消了美术教学,最终导致美术专业人才的流失,降低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多数学校并未将美术教学计入初中学生的学科成绩中,使学生不愿将精力投入其中,以至于在美術课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丧失了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美术这一学科在初中教学中不被重视,导致很少有教师将精力投入其中,未经过创新的美术教学,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也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由于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直接影响了初中美术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缺少审美意识
   大多数学生将精力放在与考试有关的科目上,并不关心生活当中存在的绘画素材,缺乏审美意识,导致丧失学习美术的兴趣,无法投入其中。
   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的好处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设计活动课时,可以创造出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色彩的畅想”一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生活中的某一景象拍摄下来,或者通过网络下载一些色彩丰富的图片,让学生讨论其中的色彩运用,让学生间接地了解到相关的美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开展美术创作。
   (二)提高美术素养
   运用兴趣教学法可以通过赏析优秀的美术作品来提高初中学生的美术素养。例如,在赏析徐悲鸿的《群马图》时,教师可以讲述一些作者的相关事迹,来提升学生的兴趣,之后再分析画作的手法和技巧,并结合作者的其他优秀作品进行讲授,让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从而提升美术素养。
   (三)培养探索能力
   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找到大量的教学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个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国古典园林赏析”一课时,依靠文字讲述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多方位的古代园林艺术设计[1]。学生通过学习作品中的创作技巧,可以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感受美术带来的趣味性。
   三、运用兴趣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一)深挖恰当教育资源
   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挖掘学生感兴趣的教材资源,实现课堂趣味化,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美术知识,进而提升美术素养。例如,在学习“富于创造的造型艺术”一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美术作品。教材上选取的是《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学生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和教师的引导来感受此作品的意境和创作手法。并根据教材中“茫茫雪山”这一词,让学生回想在雪中游戏的场景,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对美术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致,进而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二)创设趣味化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相应的氛围里去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改变以往沉闷的美术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例如,在学习“美术可以表达主观情感”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名人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生平事迹,结合作者的创作情感,引领学生进入美术的世界。
   (三)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初中学生欠缺对美术的鉴赏能力,抓不住事物的特点,很难创作出满意的美术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其观察力,为后续的美术创作打下基础。只有学生找到感兴趣的事物,才能稳固他们的学习美术的决心[2]。例如,在学习“描绘我们的校园”一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校园的特征,如花坛中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教学楼的形状等。
   总之,兴趣教学法主要是以激发学生兴趣来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产生抗拒心理,拥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开展兴趣教学法,不但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能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水容.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1(44):155-156.
   [2]郁永慧.用任务驱动学生探究美术: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1(5):158-159.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代,国家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非常重视,因此,每所中小学校都要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加强重视,实施国家教育政策,帮助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科学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途径;策略   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关乎他们未来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劳动教育制度对于培养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省应该努力做到开展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活动,以科研引领
摘 要:在初中阶段掌握好古诗词,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效提升学生对民族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然而目前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仍然存在淡化赏析、课程内容零碎等问题,为了有效提升古诗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三个方面出发探究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策略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群文阅读在课堂教学中得到
摘 要:新时代,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残障儿童的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培智儿童教育中,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爱心,他们与正常人群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更多的爱心人士进行帮忙。培智儿童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培智学校要根据培智儿童不同的个性开展个性化教育,促进培智儿童的个人发展。对培智儿童个别化教育实践与反思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培智学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培智儿童;个别化教育;
摘 要:口语交际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每一位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小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和适应社会有重要意义。教师要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把口语交际教学贯穿在语文课堂的始终,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策略研究   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具
摘 要: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思维性、抽象性等特点,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他们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很难正确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而将绘本引入数学教学中,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不仅能将理性的数学知识变得感性,还能通过其形象漫画式的画面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基于此,首先阐述了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
摘 要:在新的社会和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教学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做好幼儿园教学,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为了能够促进幼儿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就需要积极倡导游戏精神,不断实现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合理利用游戏教学吸引幼儿的学习注意力,从而不断提升幼儿的学习质量以及幼儿园的教学效益,主要分析倡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有效策略[1]。   关键词:游戏精神
摘 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古诗文阅读习惯不仅对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而且还可以对学生的语感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古诗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作为一个中国人,学好古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古诗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不乏有许多经典的故事和道理,通过对这些“经典”进行学习和品味,对于小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非常有帮助,所以作为教师来说,势必要对经典的古诗文诵读格外的重
摘 要:全寄宿制初中在当前教育环境下逐渐发展成型,它采取封闭管理形式,学生除了学校规定和法定节假日外的所有时间都在學校度过,这种形式优化了资源配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相比较而言,全寄宿初中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基于此,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全寄宿制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全寄宿制;初中;心理健康;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摘 要: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坚持体育锻炼,领悟现代体育精神与体育素养,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初中生认识到体育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体育活动中进行团队合作,完成体育竞赛。   关键词:初中;体育;团队精神   如今,我们国家十分注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鼓励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学正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地发展,需要将团队合作精神融入体育课堂当中,让学生能够合作
摘 要: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师除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之外,还必须着力培育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对于学生从数学角度深刻认知各类生活中常见空间几何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节内容,探讨通过实现点、线、面等空间几何体主要构成元素的沟通来有效培育学生空间观念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点线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