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功利主义对中国中职学校人性教育的启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on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中职教育中普遍存在忽视人性、压抑人性的现象。实现人性化教育任重而道远。在通往人性化教育的旅途中,西方功利主义给我们重要启示。我们的教育应该符合人的自然本性,追寻人的幸福。尽管教育从来不曾培养出人性完满的人,但是人永远在走向“真正的人”的旅途中。
  关键词:人性 人性化教育 功利主义
  在中国中职学校进行以贯彻人性化教育思想为宗旨的教育改革,顺应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用各种方式号召将人性教育贯穿于中职教育的全部过程和因素中,使整个教育环境人性化。然而我国当前中职学校的人性化教育的现状却并不容乐观。
  一、当代中职学校中人性教育的现状
  (一)人性化理念的缺失
  在所有的教育资源中,教师是最基本、最具能动作用的因素。然而,当前中职学校的教师在“言传身教”中不时暴露出自身的缺陷。“不理解人的教育”,我们的教育“见物不见人”。缺少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许多教师缺少对人性的认识。
  (二)片面割裂的教育
  在人的心目中要“复制”、“建构”一个包容“一切关系总和”的心理世界,这是一个浩瀚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可是面对现实,我们却发现片面割裂的教育现象比比皆是。
  首先课程模式有待改进。尽管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课程模式改革正在进行中,但是改革效果如何,取决于多方面的努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旧的课程模式中,人们越来越忘记了学生首先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需要。同样教师在这种教育中也精疲力竭,体会不到教育的快乐和幸福。这是不人性化的教育。
  (三)不合理的教育方式
  不合理的师生关系导致了许多不合理的教育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理论界就提出了“人是教育的出发点”。①理论界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直到今天从西方引入了“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但是在许多老师的头脑中,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还很淡薄。
  (四)恶化的教育环境
  就社会环境来说,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网络在提供给人类交流学习上地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中职学校学生本身的特点,许多学生越来越陷于“网络”,而缺少了现实感、责任感。
  本应是一片净土的学校,也变得不再安宁,不再纯净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实施人性教育,因为在人性的荒漠上还指望会生出什么样的奇葩呢?
  二、功利主义的内涵之辨析
  功利主义一经产生就受到许多人的批判。倘若能够消除甚至哪怕减少这种严重的误解,很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也会以功利主义那里受到很多启示。
  (一)对功利主义的误解
  一直以来许多人奉“功利”一词的理解和使用是狭隘的、庸俗的,将“功利”与“快乐”、“幸福”对立起来。其实恰恰与这样的指责相反,一个更突出的事实是:功利主义将一切与快乐、幸福相连。结果这一点令功利主义同样饱受非议。其实,从伊壁鸠鲁到边沁,每位倡导功利主义的思想家都认为功利并非用来区别于快乐的某种东西,而就是快乐本身,同样是为了避免痛苦。
  (二)功利主义的真正内涵
  什么是功利?边沁在《政府片论》和《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中都做出过明确的界定。“任何行动中导向幸福的趋向性,就是功利,而背离幸福的倾向则是祸害。”②概而言之,“功利”是指人们本能地追求幸福,避免痛苦的趋向性。
  功利主义的标准不是指行为自身的最大幸福,而是指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根据上面阐述的‘最大原理’功利主义的终极目标即其他一切渴望之事的参照点和归宿(无论是考虑自身的善还是他人的善),就是让生活尽可能远离痛苦,尽可能丰富快乐(不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③此外功利主义不只是代表追求幸福,它同时也意味着预防和缓减不幸。功利主义发展到密尔,更加强调心灵上的快乐。通过对西方功利主义内涵的简要介绍、分析,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我们的教育应该遵循人的自然本性,追寻人的幸福。
  三、功利主义对中国中职学校人性教育的重要启示
  中职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带着“后进生”的标签走进中职学校的。他们缺乏自信,自卑。我们应追求学生的幸福。何谓幸福呢?“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定义:幸福是人在对真善美的追求种所获得的个人体验。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去追寻学生的幸福呢?
  (一)在健康的人格与身体中追寻学生的幸福
  唯有心灵的平衡及满足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因此,可以说“人生幸福:首要的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我们的人格。”健康人格是人生幸福的前提,好的教育应该帮助人形成健康的人格。
  在现实的人生中,健康人格首先必须包含一种自信乐观的性格。其次,健康人格还必须包括较好的气质。所谓“较好的气质”是指每个人在“能够发挥气质中的优点,克服气质中的弱点”④教育则可以通过提高人能的感受性,增加人的耐授性,扩展人的行为的可塑性,使人形成“较好的气质”。这一点是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缺少的东西。
  健康人格只是幸福存在的心理条件。学生要获得幸福,不仅要有健康的人格,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健康是幸福的最好资本。⑤“概括地说,幸福之十之八九依赖于健康,所有事物都会因为我们的健康而令我们快乐,没有健康,无论什么都不会令人愉快;甚至人格的其它福事,也都会因为没有健康而大为逊色。”
  (二)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追寻学生的幸福
  “真正关涉个体人生幸福的教育必然会关注到教育活动的双方。教师和学生只有在教育中共同体验、共同创造,才能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才能共同受益于幸福的教育。”因而应注意教育中的师生之间人际交往以及感情交流。“教师和学生是处于共同的教育情境中,双方总是在共同的交往中沟通教育和接受教育。因此,教师与学生总是处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没有交往,教育关系便不能成立,教育活动便不可能产生。我们要让学生在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幸福,同时受到鼓舞、指导,从而能够去创造幸福。首要的是教师要实现一种“角色意识的转变”。由于我国中职学校的发展起步较晚,教师素质水平和学生的基础相比普通中学都比较低,这为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带来较大的困难。教师可从两方面来理解:⑥一是教师不可压抑学生的个性,教师不是在“扮演”一个讲台上的主角,教师具有真正鲜活的生命意蕴是教育能够关涉个体幸福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享受教育中的幸福的基础;二是教师不可总把自己当成是社会的代言人、扮演者、监控者的角色,而是把自己看作是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求索者,使自己总处于一种求知状态,有平等,才有尊重,有尊重才有幸福。换句话说,我们要建立起一种人性化的师生关系。
  (三)在对话式教育中追寻学生的幸福
  当前职业教育大致可概括为三种模式: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和对话式教育。现代教育由于注重作为人的自由追求,尊重人的内在价值标准与选择能力;尊重个性化的生活,因而,灌输式教育基本被否定。“园丁式教育方式虽比前一种教育优越,但仍有不足之处。对话式教育认为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生成,教育就是师生双方平等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过程。对话式教育认为人是生成的,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学生能体会到尊重、幸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孩子能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快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因而,合乎时代要求的教育应是对话式教育。
  (四)在合理、丰富的教育内容中追寻学生的幸福
  首先,教育内容要丰富。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历来我们的教育就重智育,而忽视别的方面的教育。
  其次,教学内容科学适量。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学生基础比较差。“教学内容科学适量,指的是对知识的传授及对学生的指导等方面的内容应当正确,应符合客观实践,教师的讲授必须揭示知识的本质和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必须抓住关键,突破重点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较好地把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个性。”⑦这样的教学才是幸福课堂应有的。
  通过追寻幸福,使我们的中职教育更加人性化。当然教育从来不曾培养出人性完满的人,人性完满的人永远只有教育的理想,“人永远在走向‘真正的人’的旅途中。”然而教育不能没有理想,明知最终难以实现却又执着地追求,这正是人性的伟大力量,也就是教育存在的意义。
  注释:
  [1]扈中平.人是教育的出发点[J].教育研究
  [2]舒远招,朱俊林.系统功利主义的奠基人[M].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
  [3][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利主义[M].叶建新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4]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陈瑛.人生幸福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6]易凌云.论关涉人生幸福的教育[M].教育理论与实践
  [7]霍勇凭.实施幸福教育塑造绚丽人生[J].现代教育科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因势利导地提问是教学过程中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引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精心合理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解答欲,而在解答的过程当中,对经验知识和书本知识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 课堂 兴趣 创新 思维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落实,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新世纪要求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创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起重要作用。那么,如何让年仅六、七岁的小孩子掌握简便易行的识字方法,主动灵活地识记生字呢?在多年的低段语文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识字教学的方法,感觉颇有成效。  一、编故事,趣认字。  教学中,会发现总有些字易记错。如:“游”,学生往往把“游”的右边记成“攵”。为了让孩子加深印象,我以班上孩子的姓名为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电子工程类技术研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大电子工程实验中心相继建立。据此,本文围绕在探索现代电子工程实验中心的建设,展开了较为全面的剖析。  【关键词】电子工程 实验中心 实践研究  前言  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步伐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性精神的高层次人才亟不可待。电子工程实验中心作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