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栏之语】
巴尔扎克说过:“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由于缺乏写作兴趣,或是满足于已有的写作水平,不少初三学生写的记叙文,还是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没有细节描写,读来枯燥无味。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细节描写技巧,充分调动他们写作的热情,力求把作文写得具体、形象、生动,不仅对学生平时的学习、中考有很大帮助,甚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帮助。
【技法指导】
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细节描写的种类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场面描写等。细节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怎样才能在作文中凸显细节呢?我们就以学过的课文为例来仔细探讨:
一、睁大眼睛观察
(外祖母)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高尔基《童年的朋友》
这里,作者睁大眼睛,用心观察热爱他的,也为他所热爱的外祖母。通过他的眼睛,我们不但看清了外祖母的面容、神情、体态、衣着等外在特征,而且感知了她的内心世界,懂得她是一个饱经生活的磨难,却仍然明朗、乐观的老人。阅读的我们,也一并提升了心灵的温度。这就是用心仔细观察的魅力之所在!
二、抓取典型细节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三个短语,让我感觉他们家很穷。“探、攀、缩、倾”,这几个动词,如实记录了父亲的行动不便。抓住人和物的典型特征,运用美术笔法,精工细笔,描画出人物的细部相貌和事件的细微进程。这是细节描写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三、多个角度渲染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这部分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角度,借助“咸的、酸的、辣的;红的、黑的、紫的;磬儿、钹儿、铙儿”这些具体可感的词,加上恰当的联想、生动的比喻,突出了鲁提辖嫉恶如仇的个性特征。这种技法,咱们姑且暂定名为:多个角度渲染。
【病例展示】
……我躺在床上。妈妈过来了。她看了看我的头发,随后又看了我的眼睛和眉毛好一会儿。
【失误分析】
此段旨在描写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由于小作者未能睁大眼睛观察,抓取典型细节和多个角度渲染,使得文章内容枯瘦,言辞不美,情感几无。其实,在描写妈妈疼爱的目光时,我们可以恰当运用比喻修辞,使目光变成一双爱抚小作者的柔软的手;我们可以借助到位的心理描写,使妈妈的目光增加慈爱的温度;我们还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使妈妈的目光成为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如此修订,一定会气韵流畅,真情涌动,打动人心。
【升格展示】
……妈妈的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精彩片段】
例1.也许是天意,无意间的一抬头,我竟然发现浅黑色的天幕上,一轮皎洁的明月,似一枚硕大的夜明珠,正熠熠闪烁!清风徐来,大河上水波不兴。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下来。原来她也是长了腿的!若能光脚站在水里……掬在手心的那一捧月,自会有一种别样的明明晃晃吧?(柯云轩《那是一首歌》)
例2.印象中的她算不得漂亮,大眼睛小鼻子薄嘴唇的。值得一提的,却是她那头细软的长发:从头顶柔柔弱弱地一直垂到腰际,仿佛春天婀娜的垂柳。当阳光照到她头顶,长发恰如闪闪的丝线泛起万千的金光。那可是连太阳看了都会嫉妒的金光啊!
(冯紫霞《我的好朋友》)
例3.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王靖涛《爸爸,请你轻点》)
【动手一练】
分步扩写。原句:她骂他/她夸他。
提示:展开你的想象,逐步添加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场景描写,直至将这句话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充实起来。
【答案示例】
1.她夸他
(一)加语言描写:她对他说:“你真好,给你点个赞!”
(二)加动作描写:她抬起双手,用手指摆成了一个心形,然后轻轻对他说:“你真好,给你点个赞!” (三)加神态描写:她如释重负,满面笑容,并抬起双手,用手指摆成了一个心形,然后轻轻对他说:“你真好,给你点个赞!”
(四)加心理描写:“这下好了,”她想,“终于有救了!”于是,她如释重负,满面笑容,并抬起双手,用手指摆成了一个心形,然后轻轻对他说:“你真好,给你点个赞!”
(五)加场景描写:期末试卷发下来了。监考老师皮鞋底的咚咚声,恍如踩踏在她的心上。她告诉自己:“不怕,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可是,没写几行字,她的笔就罢工了。发现当时,她吓坏了。怎么办呢?就这么干坐着,任由时间一分一秒地跑走吗?可不行耶,毕竟,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嘲笑的情景,父母失望的眼神,她消费不起。可是,不这么办又能怎么办呢?难道能掉头和同学借吗?被监考老师发现,以为我作弊,咋办?她又用力在草稿纸上划了几行。稿纸都划破了,可是依然没用。她渐渐焦灼起来。就在这时,一只崭新的笔被轻轻丢来她的桌上。是邻桌的他。“这下好了,”她想,“终于有救了!”于是,终于如释重负的她,满面笑容,并抬起双手,用手指摆成了一个心形,然后轻轻对他说:“你真好,给你点个赞!”(史明华)
2.她骂他
(一)加语言描写:她骂他:“你就是个大混蛋!”
(二)加动作描写:她一边追,一边指着他的背影骂道:“你就是个大混蛋!”
(三)加神态描写:她气得满脸通红,累得气喘吁吁,却仍然一边追,一边指着他的背影骂道:“你就是个大混蛋!”
(四)加心理描写:她气得满脸通红,累得气喘吁吁,还不忘在心里不断地希望老天开眼,让前面飞毛腿一样逃跑着的他摔个大跟头。被他毁掉的,那可是她的心肝宝贝啊!越想越气,她终于忍不住了,于是她一边追,一边指着他的背影骂道:“你就是个大混蛋!”
(五)加场景描写:她伸了个大懒腰,再看一眼桌子上这本崭新的漫画书,心情大好!要知道,这书,可是她求妈妈求了好几天才买来的啊。呷一口新磨的豆浆,看一会全新的漫画,这日子美得!对,舒服啊!正在她沉醉不知归路之际,一个不明飞行物,突兀而至。最最要命的,是正巧砸中了她的豆浆杯!豆浆四处横流,一下子就把她的心肝宝贝给折腾成一位“黄脸婆”。她暴怒了!“霍”的一声站起,使出杀手锏——河东狮吼——谁?给本姑娘站出来看打!”“切,一本书而已,至于吗?”隔壁家那个顽劣的小子痞里痞气地,“呀,还漫画书!你都OUT什么样了!”“什么?你弄脏了我的书,还敢说我OUT?本姑娘再不发威,你真当我是病猫啊?”她怒发冲冠。于是,小区里上演了一场猫追老鼠的游戏。毕竟跑不过他。她气得满脸通红,累得气喘吁吁,还不忘在心里不断地希望老天开眼,让前面飞毛腿一样逃跑着的他摔个大跟头。被他毁掉的,那可是她的心肝宝贝啊!越想越气,她终于忍不住了,于是她一边追,一边指着他的背影骂道:“你就是个大混蛋!”(朱思涵)
【最新佳作】
一路有你
“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每当听见刘欢老师演唱的这首经典老歌《在路上》,徐敬英老师,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您的身影。
您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没有您,徐老师,小学六年,我只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眼下,虽说我已是一名初三学生了,但在您身边学习生活的那一幕幕,还历历在目。
不知您可还记得咱俩因“模样”一词中“模”的发音引发的分歧?
那天课堂上,您非要读“模”为“mó”,还孩子气地说要和我打赌。我不服输的精神,就是这样被您调动出来的!当着您的面,热汗蒸腾的我抖抖索索地翻开了现代汉语词典。结果为“mú”——耶,我胜了!
短暂兴奋之后,我又心生出许多的不安。不管怎么说,徐老师,我让您难堪了……有那么一会儿,我多希望词典上的读音就是您说的那一个“mó”啊!
您捧着词典,定定地看,一动不动。我以为您就快爆发了,笔直地站着,大气都不敢出。班上的其他同学,也全被这一意外给惊住了,坐在那全噤若寒蝉。过了大约一世纪之久,您终于舍得把眼睛从词典上移开。随后,您耸了耸肩:“这个词,真的非常特殊耶!在‘模样’里,‘模’读‘mú’,但在‘大模大样’里,这个‘模’字则读‘mó’了。小云轩,你看,我连这个都没搞清楚!你真是我的‘一字师’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与老师犯一样的错误呀!”
咦?怎么可能?我甩了甩头,又仔细看了看您。徐老师,您睫毛弯弯,一脸春光的样子,好美!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其他同学也陪我一起笑了。您,当然笑得更凶了!笑着笑着,徐老师,我朝您竖起了大拇指,并低下头深深鞠了一躬——对,当时的您能放下老师架子,如此诚恳地对待自己的错误,还认我这个小不点为“一字师”,真是太有魅力了!
还有一件让我难忘的事儿,发生在小升初模拟测验的考场上。
不知怎的,每逢大考我总晕场,更何况当时您就背靠在我的桌旁。大汗淋漓的我,越是不停地擦汗,就越是紧张;越是紧张,就越是手忙脚乱;越是手忙脚乱,就越是不停地冒汗……事后同学笑我,说我当时头顶一朵白云!
好容易写到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一板块,当看见“日照香炉生紫烟”时,我眼前蹦跳着的,只平时开玩笑的那句“李白来到烤鸭店”。这这这……这怎么能写到试卷上呢?可可可……可我也想不出别的什么来啊?我着急得要命,胸闷得慌。试卷,都快被我手上的汗水全濡湿了。
发现我的异常之后,你一边赶忙用手中试卷给我扇风,一边弯下身子在我耳边轻轻问:“怎么啦?病了吗?”我摇摇头。真抱歉,汗水都甩到您手臂上了。你好像啥都明白了。只见您从口袋里摸出块绿箭口香糖,剥开后又把它悄悄塞进我的嘴里。我当然不要意思。正要推辞,您用食指摁住我的嘴唇:“嘘——别出声。老师站在这,帮你加油呢。不怕,小云轩,相信你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说完,您还朝我挤了个眼睛。
徐老师,这是您第一次喂我吃糖,也是我第一次在考场上吃糖。是您喂的糖,您扇的风……还有您说的这番话,一起合力搬走了压在我心头的那块大石头。我不再着急。不再胸闷。不再汗如雨下。头顶的白云,也不见了!对,我又是平时的我了。
“遥看瀑布挂前川”就是在那时候,从我的笔尖自然流出来的。
徐老师,您留给我的美好回忆,还有许多,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此刻,我想说的是:现在,您虽然不教我了,但您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将让我受益终生。在我不长的人生路上,因为有您,我才有勇气当最好的自己。
江苏省兴化市陶庄中心校晨曦文学社
点评:本文采用第二人称写法,以和徐老师聊天的方式,娓娓道出当年“打赌胜后见师德、考场紧张见师心”这两个颇接地气,又颇为美好的故事。除此,行文中小作者睁大眼睛仔细刻画徐老师的一颦一笑,静下心来认真研读徐老师的一举一动,也使得细节描写在本文中熠熠生辉,读来由不得人眼眶不一热,心儿不一暖。
指导老师:郑荣芳
巴尔扎克说过:“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由于缺乏写作兴趣,或是满足于已有的写作水平,不少初三学生写的记叙文,还是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没有细节描写,读来枯燥无味。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细节描写技巧,充分调动他们写作的热情,力求把作文写得具体、形象、生动,不仅对学生平时的学习、中考有很大帮助,甚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帮助。
【技法指导】
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细节描写的种类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场面描写等。细节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怎样才能在作文中凸显细节呢?我们就以学过的课文为例来仔细探讨:
一、睁大眼睛观察
(外祖母)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高尔基《童年的朋友》
这里,作者睁大眼睛,用心观察热爱他的,也为他所热爱的外祖母。通过他的眼睛,我们不但看清了外祖母的面容、神情、体态、衣着等外在特征,而且感知了她的内心世界,懂得她是一个饱经生活的磨难,却仍然明朗、乐观的老人。阅读的我们,也一并提升了心灵的温度。这就是用心仔细观察的魅力之所在!
二、抓取典型细节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三个短语,让我感觉他们家很穷。“探、攀、缩、倾”,这几个动词,如实记录了父亲的行动不便。抓住人和物的典型特征,运用美术笔法,精工细笔,描画出人物的细部相貌和事件的细微进程。这是细节描写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三、多个角度渲染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这部分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角度,借助“咸的、酸的、辣的;红的、黑的、紫的;磬儿、钹儿、铙儿”这些具体可感的词,加上恰当的联想、生动的比喻,突出了鲁提辖嫉恶如仇的个性特征。这种技法,咱们姑且暂定名为:多个角度渲染。
【病例展示】
……我躺在床上。妈妈过来了。她看了看我的头发,随后又看了我的眼睛和眉毛好一会儿。
【失误分析】
此段旨在描写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由于小作者未能睁大眼睛观察,抓取典型细节和多个角度渲染,使得文章内容枯瘦,言辞不美,情感几无。其实,在描写妈妈疼爱的目光时,我们可以恰当运用比喻修辞,使目光变成一双爱抚小作者的柔软的手;我们可以借助到位的心理描写,使妈妈的目光增加慈爱的温度;我们还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使妈妈的目光成为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如此修订,一定会气韵流畅,真情涌动,打动人心。
【升格展示】
……妈妈的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精彩片段】
例1.也许是天意,无意间的一抬头,我竟然发现浅黑色的天幕上,一轮皎洁的明月,似一枚硕大的夜明珠,正熠熠闪烁!清风徐来,大河上水波不兴。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下来。原来她也是长了腿的!若能光脚站在水里……掬在手心的那一捧月,自会有一种别样的明明晃晃吧?(柯云轩《那是一首歌》)
例2.印象中的她算不得漂亮,大眼睛小鼻子薄嘴唇的。值得一提的,却是她那头细软的长发:从头顶柔柔弱弱地一直垂到腰际,仿佛春天婀娜的垂柳。当阳光照到她头顶,长发恰如闪闪的丝线泛起万千的金光。那可是连太阳看了都会嫉妒的金光啊!
(冯紫霞《我的好朋友》)
例3.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王靖涛《爸爸,请你轻点》)
【动手一练】
分步扩写。原句:她骂他/她夸他。
提示:展开你的想象,逐步添加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场景描写,直至将这句话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充实起来。
【答案示例】
1.她夸他
(一)加语言描写:她对他说:“你真好,给你点个赞!”
(二)加动作描写:她抬起双手,用手指摆成了一个心形,然后轻轻对他说:“你真好,给你点个赞!” (三)加神态描写:她如释重负,满面笑容,并抬起双手,用手指摆成了一个心形,然后轻轻对他说:“你真好,给你点个赞!”
(四)加心理描写:“这下好了,”她想,“终于有救了!”于是,她如释重负,满面笑容,并抬起双手,用手指摆成了一个心形,然后轻轻对他说:“你真好,给你点个赞!”
(五)加场景描写:期末试卷发下来了。监考老师皮鞋底的咚咚声,恍如踩踏在她的心上。她告诉自己:“不怕,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可是,没写几行字,她的笔就罢工了。发现当时,她吓坏了。怎么办呢?就这么干坐着,任由时间一分一秒地跑走吗?可不行耶,毕竟,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嘲笑的情景,父母失望的眼神,她消费不起。可是,不这么办又能怎么办呢?难道能掉头和同学借吗?被监考老师发现,以为我作弊,咋办?她又用力在草稿纸上划了几行。稿纸都划破了,可是依然没用。她渐渐焦灼起来。就在这时,一只崭新的笔被轻轻丢来她的桌上。是邻桌的他。“这下好了,”她想,“终于有救了!”于是,终于如释重负的她,满面笑容,并抬起双手,用手指摆成了一个心形,然后轻轻对他说:“你真好,给你点个赞!”(史明华)
2.她骂他
(一)加语言描写:她骂他:“你就是个大混蛋!”
(二)加动作描写:她一边追,一边指着他的背影骂道:“你就是个大混蛋!”
(三)加神态描写:她气得满脸通红,累得气喘吁吁,却仍然一边追,一边指着他的背影骂道:“你就是个大混蛋!”
(四)加心理描写:她气得满脸通红,累得气喘吁吁,还不忘在心里不断地希望老天开眼,让前面飞毛腿一样逃跑着的他摔个大跟头。被他毁掉的,那可是她的心肝宝贝啊!越想越气,她终于忍不住了,于是她一边追,一边指着他的背影骂道:“你就是个大混蛋!”
(五)加场景描写:她伸了个大懒腰,再看一眼桌子上这本崭新的漫画书,心情大好!要知道,这书,可是她求妈妈求了好几天才买来的啊。呷一口新磨的豆浆,看一会全新的漫画,这日子美得!对,舒服啊!正在她沉醉不知归路之际,一个不明飞行物,突兀而至。最最要命的,是正巧砸中了她的豆浆杯!豆浆四处横流,一下子就把她的心肝宝贝给折腾成一位“黄脸婆”。她暴怒了!“霍”的一声站起,使出杀手锏——河东狮吼——谁?给本姑娘站出来看打!”“切,一本书而已,至于吗?”隔壁家那个顽劣的小子痞里痞气地,“呀,还漫画书!你都OUT什么样了!”“什么?你弄脏了我的书,还敢说我OUT?本姑娘再不发威,你真当我是病猫啊?”她怒发冲冠。于是,小区里上演了一场猫追老鼠的游戏。毕竟跑不过他。她气得满脸通红,累得气喘吁吁,还不忘在心里不断地希望老天开眼,让前面飞毛腿一样逃跑着的他摔个大跟头。被他毁掉的,那可是她的心肝宝贝啊!越想越气,她终于忍不住了,于是她一边追,一边指着他的背影骂道:“你就是个大混蛋!”(朱思涵)
【最新佳作】
一路有你
“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每当听见刘欢老师演唱的这首经典老歌《在路上》,徐敬英老师,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您的身影。
您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没有您,徐老师,小学六年,我只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眼下,虽说我已是一名初三学生了,但在您身边学习生活的那一幕幕,还历历在目。
不知您可还记得咱俩因“模样”一词中“模”的发音引发的分歧?
那天课堂上,您非要读“模”为“mó”,还孩子气地说要和我打赌。我不服输的精神,就是这样被您调动出来的!当着您的面,热汗蒸腾的我抖抖索索地翻开了现代汉语词典。结果为“mú”——耶,我胜了!
短暂兴奋之后,我又心生出许多的不安。不管怎么说,徐老师,我让您难堪了……有那么一会儿,我多希望词典上的读音就是您说的那一个“mó”啊!
您捧着词典,定定地看,一动不动。我以为您就快爆发了,笔直地站着,大气都不敢出。班上的其他同学,也全被这一意外给惊住了,坐在那全噤若寒蝉。过了大约一世纪之久,您终于舍得把眼睛从词典上移开。随后,您耸了耸肩:“这个词,真的非常特殊耶!在‘模样’里,‘模’读‘mú’,但在‘大模大样’里,这个‘模’字则读‘mó’了。小云轩,你看,我连这个都没搞清楚!你真是我的‘一字师’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与老师犯一样的错误呀!”
咦?怎么可能?我甩了甩头,又仔细看了看您。徐老师,您睫毛弯弯,一脸春光的样子,好美!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其他同学也陪我一起笑了。您,当然笑得更凶了!笑着笑着,徐老师,我朝您竖起了大拇指,并低下头深深鞠了一躬——对,当时的您能放下老师架子,如此诚恳地对待自己的错误,还认我这个小不点为“一字师”,真是太有魅力了!
还有一件让我难忘的事儿,发生在小升初模拟测验的考场上。
不知怎的,每逢大考我总晕场,更何况当时您就背靠在我的桌旁。大汗淋漓的我,越是不停地擦汗,就越是紧张;越是紧张,就越是手忙脚乱;越是手忙脚乱,就越是不停地冒汗……事后同学笑我,说我当时头顶一朵白云!
好容易写到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一板块,当看见“日照香炉生紫烟”时,我眼前蹦跳着的,只平时开玩笑的那句“李白来到烤鸭店”。这这这……这怎么能写到试卷上呢?可可可……可我也想不出别的什么来啊?我着急得要命,胸闷得慌。试卷,都快被我手上的汗水全濡湿了。
发现我的异常之后,你一边赶忙用手中试卷给我扇风,一边弯下身子在我耳边轻轻问:“怎么啦?病了吗?”我摇摇头。真抱歉,汗水都甩到您手臂上了。你好像啥都明白了。只见您从口袋里摸出块绿箭口香糖,剥开后又把它悄悄塞进我的嘴里。我当然不要意思。正要推辞,您用食指摁住我的嘴唇:“嘘——别出声。老师站在这,帮你加油呢。不怕,小云轩,相信你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说完,您还朝我挤了个眼睛。
徐老师,这是您第一次喂我吃糖,也是我第一次在考场上吃糖。是您喂的糖,您扇的风……还有您说的这番话,一起合力搬走了压在我心头的那块大石头。我不再着急。不再胸闷。不再汗如雨下。头顶的白云,也不见了!对,我又是平时的我了。
“遥看瀑布挂前川”就是在那时候,从我的笔尖自然流出来的。
徐老师,您留给我的美好回忆,还有许多,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此刻,我想说的是:现在,您虽然不教我了,但您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将让我受益终生。在我不长的人生路上,因为有您,我才有勇气当最好的自己。
江苏省兴化市陶庄中心校晨曦文学社
点评:本文采用第二人称写法,以和徐老师聊天的方式,娓娓道出当年“打赌胜后见师德、考场紧张见师心”这两个颇接地气,又颇为美好的故事。除此,行文中小作者睁大眼睛仔细刻画徐老师的一颦一笑,静下心来认真研读徐老师的一举一动,也使得细节描写在本文中熠熠生辉,读来由不得人眼眶不一热,心儿不一暖。
指导老师:郑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