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阶段如何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来源 :剧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2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基层百姓在满足了物质基本需求之后,开始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还可以为精神文明建设打好基础。十九大是我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会议。会议对社会各个领域做了重要部署,尤其对群众文化活动工作更是有着高期待。作为群文工作者,我深感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使命,通过经验总结,联系自身工作實际,浅谈一下现阶段如何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一、积极发挥群众文化馆的作用
  文化馆历来都是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的重要阵地,它背负着发动群众、联系群众、组织群众的文化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各省市包括基层都在积极建设群众文化馆,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支持群众文化工作者组织模式的建设。这种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组织文化建设。一方面群众文化馆要完善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现有文化设施的管理,结合区域人口布局情况合理调配,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为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代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是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互联网平台上的许多功能技术的应用,使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有了更多的选择。 目前在实践过程中,有许多地方都值得商榷。比如组织人才培养过于形式化,许多群众文化工作者组织人才活动素质都不高,这些都难免对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工作的效率造成不良影响。人才培养和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模式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唯有如此,才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得到良性循环。
  二、积极担负群众文化活动的使命
  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社会生产力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传统生产力落后、低下的状况已经大大改善。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迈向了新的时代,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在现阶段,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视角应该发生转变,将其更多地投入到社会实践领域中。如何能利用新内容来表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的重心,并将这种组织视角主动纳入到百姓故事、中国梦的实践历程之中。
  三、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的形式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性是指群众文化组织的工作开展始终不能离开时代的需求和特征,在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络后紧跟时代潮流,贴近群众的生活需求,这样才能让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地向前推进。纵观历史发展,我们发现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是受到时代观念的限制和作用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文艺,大体上立足于传统观念;当前的群众文化活动就发生了很大改变,融合了更多的互联网、微信等元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群众文化活动、喜爱群众文化活动,甚至很多人投身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组织当中。这就说明了观念的转变是符合时代需求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实践,绝不是闭门造车,多去实践,多和世界进行接触,有利于提升对自身的认识。因此鼓励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多关注当前的一些文艺理论学说,将其应用在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当中,从而更好地去进行实践锻炼,学以致用。民族性也是有关文艺的一大文化特征,这种特征不必多说,通过实践已经证明。
  笔者作为群众文化馆的工作者,通过认真分析得出了以上几种体会相信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工作而言具有积极的价值和作用;相信通过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在肩负起群众文化活动使命的同时,结合时代的需要,继承优秀群众文化传统的精髓,肯定会让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高鹏军:《群众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初探》[J],《科学中国人》,2016(09)
  [2]郑晓幸:《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十三五”四川文化强省建设》[J],《四川戏剧》,2016(02)
  [3]冯之浚,方新,李正风:《塑造当代创新文化践行五大发展理念》[J],《科学学研究》,2016(01)
  责任编辑 王彩君
其他文献
琵琶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代表,其发展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了。最早“琵琶”一词并不是指乐器,而是多种弹拨乐器的总称。西汉时期琵琶从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并与中原乐器相结合,成为今天中国抱弹乐器中发展最成熟的乐器,是弹拨乐器的首座。琵琶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了诞生之初的宗教色彩,在历代乐师的改良下,成为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主奏乐器。根据形态不同,有五弦琵琶、四弦琵琶、月琶、响琶、南琶、水晶琵琶等种类。从演
期刊
小提琴虽然起源于西方,但是在中国发展的几百年来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逐渐浸染了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音乐的民族化发展是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舞台的必然途径。所谓民族化即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从本民族的人民生活中汲取灵感和养分,运用本民族的艺术思维方式来组织材料,反映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艺术作品。小提琴的民族化发展可追溯到二十世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7~14d,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8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
具有“乐器皇后”之称的小提琴在二十世纪初传到中国,它歷史悠久,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无论独奏还是合奏,小提琴都展现了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百年来小提琴和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绽放出蓬勃的生命力,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生活、艺术、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渗透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中国小提琴创作具备情感美的审美特性。小提琴是在明末清初传入我国的,最初的小提琴创作相
期刊
一、学前儿童家庭劳动的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日益重视儿童的学习和健康,却忽视了对儿童劳动能力的培养。目前,学前儿童家庭劳动现状存在着一些我们无法忽视
期刊
中国杂技艺术历史悠久,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杂技是各类技艺的统称,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与远古时期的祭祀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杂技在奴隶社会逐渐演变为特权阶级的娱乐工具,随着王朝更迭、社会动荡,杂技流落民间,成为江湖卖艺的手段,但同时也融入了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其表演形式更加多种多样。新中国成立后,杂技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杂技与多种舞台艺术形式相结合,推陈出新,甚至在国际舞台
期刊
曹禺老院长语重心长地说过这样的话——rn“我是爱北京人艺的.rn“因为我和一些老同志在这个剧院的天地里翻滚了四十年.我爱那些既有德行又有才能的好演员、好导演和那些多才
期刊
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它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作为一个古老而富于传统的美术样式,集动手能力、
期刊
[目的 ]探讨碘缺乏 (ID)和烟雾吸入 (SI)对大鼠抗氧化能力的联合作用。 [方法 ]采用双因素析因实验设计 ,建立 ID和 SI实验模型 ,观察 Wistar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结果 ]
【摘 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抽样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均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且患者术后无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