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副试与数据上报工作需把好“五关”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T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习关
  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正逐渐规范化,但是每年仍然会有一些有别于往年的新要求出现。如,2015年
  “数据上报平台”同步和使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学生基本信息,中小学无需手工添加或导入学生基本信息。这些新要求的出现使得每一位参与数据上报的人员都必须认真学习数据上报要求。如,从“学生体质健康网”上下载相关的资料进行系统学习等。
  二、准备关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对于后续测试与数据上报很重要,准备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机构的建立、测试器材的准备、测试方案的完善等。这项工作是学校层面的工作,体育教师只是这项工作体系中的一部分。在数据上报平台的同时要使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如果学校不及时完善学生学籍信息,那么待体测结束后再进行完善学生的学籍信息,就必然导致体育教师无法正常上报相关数据。因此,只有学校形成统一的合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数据上报工作才有可能安全高效地完成。
  三、测试关
  准确测试学生的成绩是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数据上报工作的核心问题。尽管各地组织测试的方法不一样,但在讨论中有些问题是达成基本共识的:1.测试前一定要进行必要的专项热身;2.测试要充分考虑安全问题,要制订相关的安全预案。如,中长跑测试时要严格控制每组测试的人数,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相关医疗救护措施要保障到位;3.一些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可能测试当天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那么教师应该允许学生进行重测;4.可以培训和使用一些测试小助手。教师可以从学生中挑选一些责任心强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让其参与到测试工作中,如,参与记录、测量、计时等,以减轻教师工作量。
  四、输入关
  输入数据是一个技术活,在讨论中很多教师提到在输入环节的一些烦恼。现结合讨论和工作实践总结如下:1.身高、体重、立定跳远建议只取整数。如,某学生的身高为174.4,只输入174;体重为64.3,只输入64。2.长跑成绩中的分可以先输入常用的“.”,等所有的成绩全部输完后采用excel替换功能将其替换为需要的“′”即可;3.出现一些规模性的错误时要巧用excel的功能进行排除,如,笔者曾经遇到一位教师将立定跳远的单位弄错,结果全部输成以米为单位的成绩,如2.13,如果一个个改为以厘米为单位的成绩自然很费事,后来采用“选择性粘贴”的功能将每个数字乘以100,轻松解决了问题。
  五、反馈关
  在本期讨论中,一些教师就提出应该将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要将测试的成绩作为学期体育成绩的一部分,与学生的各种表彰挂钩,以促使学生主动锻炼,决不能一测了之。当然反馈还应包含另外一层意思,即将整个测试与数据上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摸索的经验进行记载并总结,避免下一年犯同样的错误,提高下一年测试与数据上报工作的效率。
  ——伍书春(江苏省金湖县外国语学校,211600)整理
其他文献
“三人篮球”有3个特性:适应性强。规则简单,只需1块场地,1副篮球架,6名球员,马上就能吸引众多人的眼球,“三人篮球”比赛可涵盖1对1和2对2。娱乐性强。它起源于20世纪初的黑人嘻哈文化,音乐动感十足,大幅度的变向和晃动,超越想象力的进球,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向专业化发展。无数具有专业水平的队员引领“三人篮球”不断发展,已经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随着“三人篮球”比赛广泛地在中小学
在完成每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后,体育组按惯例对笔者学校的达标情况进行了分类统计与分析。分析报告显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良好,达标率达到94%。在所有测试项目中,原来最薄弱的是50m跑,经过一年的“主题式大课间”“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并加大体育课速度素质练习的比重等针对性措施的综合实施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坐位体前屈成绩却位居所有测试项目的倒数第一。显然,学生的柔韧素质锻炼需要强化。于是,学
我的孩子自五年级练习跳绳开始,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运动成绩都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因为跳绳不但提高了他的身体素质,也磨炼了他的意志,给他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动力。  虽然儿子早晚都要训练,但是他通过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每一个跳绳项目他都跳得不错。当跳绳队拿了全国性的荣誉后,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报喜,我听了非常激动,也为他们感到骄傲。一天我接他放学时,看见他大汗淋漓,我的眼泪就在心里流,但是他却很认真地对我
一、案例背景  体育课堂是师生间、生生间不断交往与互动的场所,是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的情感不断碰撞的过程,因此课堂是处于一种流变生成的状态。教师预设得再完美,也难以预测到课堂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行为,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笔者执教的一节“投掷实心球”课中曾出现了一次“意外”,这个“意外”让笔者措手不及,但是临场调整却起到了“奇效”,一下让
一、深度学习是改变“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现象的有效途径  笔者经多年教学实践观察发现,小学阶段的體育教师,无论男女老少,均在体能、技能上比小学生有一定的优势,容易使学生产生崇敬乃至崇拜感,从而激发学习动力。而到了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体育教师的这种体能优势在快速发育的学生面前几乎已丧失殆尽,如果一味地靠教师的地位优势来命令和调动学生,而没有从智力和思维上引导学生的体育学习,那么,学生不
立定跳远作为检验学生下肢爆发力的练习项目之一,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和中考体育测试的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对动作学习的泛化、分化、自动化过程,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从而形成肌肉记忆。笔者尝试在初中学段二年级的学生立定跳远学习中引入弹力带辅助练习,旨在发展学生的爆发力和身体协调性,在增强动作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  一、跪姿摆臂  练习目的:提高学生的蹬摆能力,加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师说》  2015年8月,我通过了南京市教师编制考试,成为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一名体育教师。学校给我们2015年入职的教师们建了一个独立的QQ群,群名称是:北小新教师(年轻小伙伴)。我们从此被贴上:年轻新教师的小标签。  为了我们年轻新教师的发展,学校建立了“师徒结对”制度,在“师徒结对”工作会议上,我遇到了我的第一个师傅:孙瑜老师。因为孙老师还兼任副校
江苏省淮安市实施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制度以来,学生增加了体育锻炼的时间,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此同时,提升了体育教师地位,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大多数学校都增加了体育经费投入,配备较完善的体育器材设施,家长也愈加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情况与体质健康发展。但在收获显著成效的同时,体育考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问题  1.应试现象
2008年,《中国学校体育》依托网络创建了“学体部落”(博客圈、BBS论坛、读者QQ群、微博等),10年来,加入到“学体部落”的一线体育教师,通过参与“学体部落”网络研讨、作为杂志通讯员参与报道全国教学研讨活动等不断提升,获得成长,有些已经成长为体育骨干教师,甚至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也有一些则已经走上体育教研员岗位。同时,在所有成员的相伴、相知、相守中,在体育教研员、一线体育教师的支持与关注下,
区级联合教研活动是指在同一个县市区内,在区教研室的组织下,各个学校体育教师共同参与、共同研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的研究活动。本学年,宁波市江北区教研室尝试对区级联合教研活动的形式进行变革,将青年体育教师分成11个小分队,分别进行11个不同教学内容的单元教学联合教研活动。希望通过这种新型联合教研活动形式,让体育教师更透彻地理解什么是单元教学,更清晰地明白如何进行课时与课时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