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迁移到写作的教学探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dia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数千年来的文化、知识,更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内容。合理利用古诗文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学生语文素养,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作文指导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古诗文,增强作文的文化底蕴,真正让作文厚实起来。本文联系教学实践,分析初中古诗文迁移到写作方面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古诗文;情感熏陶;文化品质;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熠熠生辉的古诗文在作文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老师和一些学生的追崇,因此,我们在中学作文指导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古诗文,增强作文的文化底蕴,真正让作文厚实起来。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很多的历史文化都是文言记录的。正如作家龙应台说的:“没有文言文,你会对这个世界目盲。”可见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性。然而古诗文在中学的课堂里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其原因归根结底是阅读和写作没有很好结合。要让中学生传承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提高古诗文的学习效果,必须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当前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语言干瘪,没有文采。这里简要地谈谈我是如何将古诗文迁移到作文教学的。
  一、重视古诗文的情感熏陶,提升作文的文化品质
  古诗文作为我国独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本身既可以艺术熏陶,又能启发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文学大师金庸曾说:“适宜青少年诵读的古诗文应在情与理之间。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而在写作时表达文章的情感也是尤为重要的,因而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要重视情感熏陶,从而提升作文的文化品质。
  (一)指导学生反复吟诵,以读唤情
  古代文人创作、学习,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诵读。通过对古诗文的诵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情感,掌握一定写作技巧。古诗文教学时如果没有诵读,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不完整的,直接扼杀学生对语文美的感受。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文都很优秀,也是培养与提升学生古诗文鉴赏能力的主要渠道,值得学生反复诵读。
  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一诗中,将自己辞官归隐后的闲适生活与轻松心情蕴藏在平淡的语言中,让读者可以感受到自己淡泊名利的情怀,发自心底的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再如《行路难》中,诗人李白将自己内心的烦闷、失落及茫然,利用诗歌展现出来,读者阅读时与其产生共鸣,感受到作者心绪变化。读到“长风破浪会有时”,也会对未来产生憧憬,觉得自己终有抱负实现的一天,对未来充满期待。
  (二)结合实际创设情境,以写融情
  另一方面,我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悟感情的基础上写些片段,再现情景。同时,古诗文教学时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蕴藏在作品中的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背诵与记忆。也只有这样,学生写作时才有可能熟练运用学过的古诗文。初中生受到年级限制,思维模式依然偏向形象化,古诗文教学时教师习惯让学生感悟作品意境,这种抽象的表述使得很多学生无法完成,这时可以选择“意境再现”的方法进行鉴赏,引导学生感悟古诗文。古诗文中含有很多借鉴的东西,教师要对其做好鉴别,选择符合初中生特点的内容,如布局方式、语言特色及表现手法等,不要过多的追求全面性,但必须是满足学生特点的内容,做好写作与古诗文教学的融合。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词性来让学生对词语进行分类,或是同义词反义词之间的变化,把这些词语带入到相应的语境中进行具体的使用。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也可通过自身提高词汇积累量。比如,用一段完整连贯的句子描写周围或不经意间看见的景物,提高写作能力,重视整体,阅读文章时注重分析文章的句子结构,更好地去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二、重视古诗文的语言特色,增添亮丽文采
  古诗文语言或意蕴深厚、富有哲理,或清新亮丽、意境优美,或朗朗上口、韵味十足。文章写作时选择合适的古诗文语句,可以提高文章的内涵与韵味,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引用古诗文的能力,避免出现文不对题、指鹿为马的尴尬情况,我在课堂教学时引入“片段写作”的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可以很快掌握引用古诗词的技巧。
  如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围绕《牵挂》进行续写或再创作,预先提供例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充满深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徜徉恋情的牵挂……
  接着,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展开续写,将自己对“牵挂”的感悟表达出来。虽然古诗词化用训练存在一些难度,但如果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迅速掌握这些知识。再如,围绕《思念》为主题写小片段,也可以提供具体例句,将诗人对于思念的表述写出来:思念让诗圣感叹故乡的月亮圆,思念让李清照瘦比黄花,思念让南唐后主李煜悔不当初。通过这些不同类似的表述,让学生对思念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指导学生完成后续写作。
  同时,还要重视古诗文的艺术手法,教会学生在作文中使用一些艺术手法,为文章增添亮丽。如在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让学生体会诗句“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所用到的白描的手法。指导学生在写作时运用白描手法要用朴素自然的文字,讲究捕捉事物与众不同的特点进行扼要描摹,切忌刻意使用文字渲染。恰当地运用和化用诗文,能使文章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读者的心灵,给人美的享受。
  三、改写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古诗文迁移到写作教学,整个过程中对于“读”存在较大依赖。写本身就是读的进一步延伸,也是阅读成果的完整表达,也是利用文字表述自己思想感情的主要形式。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利用诵读感受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如果整个学习过程只停留在简单了解文本的层次上,很容易让学生丧失掉鉴赏诗歌的兴趣,教师要设计合适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体会到古诗文的魅力与美感,可尝试让学生改写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中国古代诗人说,形象思维就是“心与境 合”,或曰“神与物游”。用俗白的话说就是把自己的心情写进诗里。因而,我尝试在写作课上培养学生把自己的心境写入文章。
  如首先可以利用原题目或对古诗文文章标题稍作改动,以《游子吟》表现出母爱的伟大、利用《桃花源记续》讲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议论文中也可以将古诗文作为论据,提升文章内涵,可以用《陋室铭》中的起篇作为论据,阐述不以外物判断一个人等。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的感受逐渐强化,对诗意的理解会由浅入深,更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从联想和想象中获得诗的情趣而产生愉悦感。读写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进行长期的积累和练习。读和写是不分家的,紧紧相连,学生只有具备了充足的阅读积累,写出的文章才会是好文章。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多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式。当然,运用古诗文指导写作的方式还不仅以上几种,我们只要立足于现实,全面透彻地了解历史故事的实质,加入自己合理的想象,就一定能写出文化底蕴丰厚、文质兼美的文章。
  古诗文的教学迁移到写作教学从来都受语文教师的重视,在我的实际教学中,也为学生探索出了一条学习语文的有效之路,它需要日积月累长期地训练。总之,古诗文迁移到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我们唯有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思想。简单教语文,实在是不简单,需要我们下力气进行不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罗海容.古诗文教法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8).
  [2]曾祥红.巧用古典诗词 提高写作水平[J].文学教育(中),2010(6).
  作者简介:黄小莉,女,1981年生,土家族,湖北利川人,本科文化程度,就职于湖北省利川市都亭镇初级中学,中学语文二级教师职称,潜心于初中語文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将原文本与拓展文本进行对比阅读,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更清晰明确文本表达形式的特点,更深刻体会文本主旨,更透彻品悟人物形象,将自主合作及探究学习真正运用到阅读活动中,学生的文本赏析力也得到真正提高。  【关键词】拓展文本;对比阅读;文本赏析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采取“就篇论篇”的
【摘要】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核心素养。因为作文有较强的综合性,因而此部分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但传统语文作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因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影响而依旧运用单一陈旧教学方式,以致学生对写作没有较为强烈的兴趣,频繁认为无话可写,长此以往,降低作文教学效率和质量。思维导图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延伸而出的教学方式,调动左脑的顺序、逻辑、文字、数字、条理
【摘要】在现代教育领域中,要想建设高效的课堂教學,就要做好课堂教学形式的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班级授课制的有效教学形式,但是通过调查不难发现,现阶段的小组合作形式不够精细化,形式主义严重,随意性问题突出。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小学语文教学,笔者结合个人经验分析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精细化合作研究,为语文老师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精细化;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阅读和作文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主要体现。作者通过教学实际和教学研究,对如何做好阅读与作文能力进行了专项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风格。读后会觉着对学生在识字、理解、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在课堂中渗透作文教学培养诸方面思路更加清晰,对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大有禆益。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阅读;作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课
【摘要】文言文和作文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难点。语文教师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用文言文教学来指导学生写作文,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教师利用文言文指导学生列提纲,指导学生写作文讲故事的思维,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方法,积累作文的语言,从而达到活用文言文,成就好的初中作文的目的。  【关键词】文言文;作文;提纲;故事思维;写作方法;作文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经典诵读是最近几年极为理性的话题,同时其主流群体的年龄越来越小,对那些较为经典的文章进行阅读既可以使我们的民族精神得到弘扬,还可以有效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其对学生系统化学习语文知识极为有利,同时还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而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难度,深刻理解文章。但是,就现阶段情况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效果并不明显,本文
【摘要】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式,对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结合最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以科学的教学策略,将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融入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掌握有效的群文阅读的方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在高中课程的学习中,语文可以说得上是十分重要的学科,而作文就是这门学科的重中之重。关于中学生写作问题其实是一个适用范围较广的问题,学生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是较为迫切的,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作文在考试当中的分值比重较大,更重要的是这其中涉及知识并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学习能够满足的,而且这是一项长久需要的技能素养。所以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提升都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宜
【摘要】情感教育重点在于以情和美感动人,而情感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灵魂,是教学活动的基石。因此,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功能,将语文教学中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思想与心灵上的互动有效融合,促使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内在动力,达到提高中专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专语文;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摘要】相对于学生在课本中的非连续性阅读,“整本书阅读”大大提升了阅读的难度。所以,要想实现“整本书阅读”,有必要进行一些阅读策略的指导,这也是当今语文教育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本文旨在从以下方面:利用网络平台,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制定阅读策略,养成良好习惯;进行多元解读,培养个性阅读,来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育;“整本书阅读”;个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