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一个事实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715203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茹志鹃的小说也追求诗意性和抒情性,但是,她能把一切都妥洽地限制在真实、克制的细节描写中。正是根据这一点,我才认为茹志鹃的《百合花》远比孙犁的《红棉袄》写得好,我才说:“即使《百合花》真的‘模仿’过孙犁的《红棉袄》,它的作者也大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人们的赞赏,因为,她的作品实在比她所师法的‘范本’高出不止两米。”纵使宋剑华先生通过“小心地求证”证明了《百合花》的确“模仿”了《红棉袄》,那也不过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茹志鹃能像布鲁姆说的那样“发明者知道如何挪借”,知道如何使自己的作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孙犁的小说虽然素称以描写女性形象见长,但是,他对女性的描写远远没有达到《红楼梦》的细腻、深入、真实的程度。他笔下的女性多少总给人一种“隔”的感觉,也就是说,更多的是从男性的眼中“看”到的,而茹志鹃笔下的女性,则是从她的心里产生出来的。茹志鹃对女性心理和动作的描写,体现出一种纯粹的女性气质,包含着女性特有的丰富的情感内容。例如,在《百合花》中,“我”和“小媳妇”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在显示着女性的温柔和爱意,而这样的传神之笔,仅靠“模仿”是无法写出来的。
  平心而论,《百合花》的确是一篇受了前人经验影响的作品。只不过茹志鹃“模仿”的不是孙犁的作品,而是伟大的《红楼梦》。写作《百合花》的茹志鹃是从《红楼梦》里获得了文学的真传,领悟了小说的精髓。
  在陕北夏日的晴空下,漫山遍野开放着红艳艳的野百合花,其形状与房前屋后一簇簇黄灿灿的金针菜很是相似,所以,我小时候总觉得它们就是一回事。后来才知道,金针菜又叫萱草、忘忧草,是中国人的母亲花;它与野百合花虽同属一科,但并非一种。我想,《百合花》与《红棉袄》之间,也是这样吧——它们也只是有点相像罢了,实质上,却是两篇迥然不同的作品。
  (选自《是大象,还是甲虫》,李建军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13年,本刊有改动,标题为编者所加)
  [读有所思]
  文学创作可以进行“模仿”吗?请结合本文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马树军/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文献
要说文学叙事与地域之间的关系,确实是很奇妙的。读朱山坡的小说时,我不时能从字里行间捕捉到一丝熟悉的南方幻影和气息,回想起来,在初读同为广西北流作家的林白的小说时也有这种感觉:潮湿、阴郁、飘忽不定的魅影、捉摸不透的意蕴。当然,这并不是无谓的重复,事实上,无论是林白,还是朱山坡,他们的个人风格都是很明显的。在“70后”中,朱山坡是为数不多的坚持文学的纯粹性、艺术性和超越性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风暴预警
亚马逊宣布将推出一款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的Kindle电子书阅读器,中国读者今后可以在46万本Kindle电子书和咪咕阅读的40余万本网络文学作品之间随时“穿阅”。这也预示着作为电子书行业的领先者,亚马逊将网络文学纳入了下一步戰略计划。在发布会现场,作家周梅森和网络作家唐家三少、白饭如霜探讨了当下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关系。周梅森认为网络作家是敢死队,他们杀出的血路将为传统文学作品带来新的生机。唐家三
叶兆言的叙事标签甚多,先锋性、实验性、写实性、人文性、历史性等等,不一而足。不过,细看他的创作谱系,会发现他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明显的叙事倾向和特点,即他很善于将个人经验和日常生活纳入对于时代的描写,将个体生命流程的变迁与社会的巨型起伏相交织,形成微观与宏观、个体与整体相嵌合的叙事格局。  《滞留于屋檐的雨滴》同样体现了叶兆言的这一艺术特色。一方面,它凝缩了作者过往的叙事技巧与生活经验,通过陆少林失父
踏进逼仄的火车车厢,我意识到,半个多月的旅行在我脚后消逝了。在低矮的床上,望着窗外迷离艳俗的霓虹灯,勉强咽着油腻且汤汁极酽的方便面,我巴不得赶紧投入亲切的家乡的怀抱。  梳理着繁冗的旅行记忆,我顺手掏出手机。整个旅途中,手机游戏成了我行走得腰酸腿痛时唯一的消遣方式。令我郁闷的是,电量早已所剩无几,黯淡的屏幕像一片厚而宽广的乌云,将我心中欢乐的阳光全部笼罩起来。  可我不需要忧虑,毕竟火车上总会有充
远方的青山费尽全力把最后一抹阳光拖拽到自己身后,箍桶似的热气并没有丝毫放松,包裹得连一丝缝隙都没有,不给凉风一点机会。暑天,真是热。  晚饭后,照例与家人一起去散步,出去走走总比闷在家里好些。一家人走到青山石韵家园门口,女儿说:“这个小区,虽然离我们挺近,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进去过,今天去里面走走吧。”的确,有很多时候,近在咫尺的东西,却没有引起我们的关注,被忽略掉了。响应女儿的号召,我们慢慢走进了这
据参考消息网4月9日报道,美国作家加尔文·特里林的一首诗作发表在4月4日的《纽约客》上,诗中以一个愤怒的美国美食爱好者的声音,描述了目前中餐菜式的多种多样。不过,有些读者觉得这首诗难以消化。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4月7日报道,这也不是第一次有人觉得特里林的俏皮诗(他说是打油诗)有些过分了,但是批评《他们怎么还有其他省份?》的人说,它显示了对中华文化的轻视,甚至有可能带有种族主义色彩。报道称,这首诗
诗人杨克日前接受腾讯文化访谈,他说:我当然乐见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一个诗人。但听到鲍勃·迪伦的名字时还是有点惊讶,因为我们惯性思维认为诺奖只颁给实验的、先锋的、小众的写作。当然鲍勃·迪伦其实也是最叛逆最先锋最时尚的,我有一本《伊甸园之门》,翻过多次,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与父辈决裂的时代,是《嚎叫》《在路上》《麦田守望者》这些青年英雄们的时代。而且在中国的80年代,年轻的汉语写作者对他们顶礼膜拜。诺奖终
对一个人来说,了解自己是异常困难的。  ——题记  窗外,久违的暖阳躺在紫藤萝的怀里,摇晃出一冬的明媚。睹景思人,一样的季节,一样的暖阳,一样的人,仿佛身处三年前。  “下面有请宋同学为我们讲一个故事,好不好?”  “好!”不知在谁的起哄下,报告厅里叫好声不绝于耳。我的心猛地一沉:原本怀揣着观众的心态观赏节目,居然意外有了上台讲话的殊荣。然而,我生性胆小,上台对我来说是望尘莫及的。我勉强地笑了笑,
考点透视  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卷中,记诵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直接默写型、理解默写型、迁移默写型、运用默写型。笔者收集了多地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提供给同学们参考。  典题诊断  一、 直接默写型  1. (2014·江苏常州)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 (2014·江苏淮安)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
文史随笔或文史杂论一直是中国散文的正宗成员和重要的组成,先秦诸子开其风气,两汉蔚为大宗,唐宋再起高峰,明末清初则变化多端,与学术杂交。谈谈这类散文应该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我们的当代论坛好像很少有这个兴趣,大家谈得不多。那么,这一回我们就接触一下这个话题。  文史随笔或杂论的写作,传统中有许多佳作,积累了十分丰厚的经验;但当代作品也逐渐形成了某些弊习,最常见的有两点,一是大而空,缺少血肉;二是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