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生活化教育探究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fe11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给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提高了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给小学生带来更加全面的音乐体验,促进小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另一方面,小学音乐教师需要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手段,摒弃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以适应现代化音乐教学的需要。笔者根据自己的音乐教学经验,通过分析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着重探讨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策略
  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情感是音乐的生命。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经验相对不足,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如果要求他们准确地表情达意是很不现实的。所以,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激发他们相应的思想情感。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帮助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时候,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注意加强本地教学资源的开发,尽可能地使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准确地反映本地的生活特色。这样的结合,才能帮助小学生很好地把音乐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真切地感受到现实的生活,并且从中准确地把握情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田野》的时候,因为歌曲中所歌颂的田野、湖泊、森林、群山、天空等意象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很少有学生能够真切地体验这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意象。所以,要求学生准确地把对这些意象的情感表现出来是很难的。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多媒体设备把这些意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并且引导学生由此产生热爱我们的生活环境,热爱我们的生活,进而热爱我们的祖国的情感。这样的话,相信学生很快就能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并准确地把它表达出来。
  开展有趣的生活化的活动过程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把握音乐中的情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不管是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些生活化教学情境毕竟还是与真实的生活有着不小的差距。因此,这种教学方法还是和开展有趣的生活化的活动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的。
  有趣的生活化的活动能够很好地顺应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全身心地参与其中,促进识记、理解与思维的全面发展提高,给他们的学习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说,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根据相应的教学条件,做出灵活的变通,使得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之中,搬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之中。
  以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打秋千》为例。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我就注意到教室后面的大树,事先利用自制的木板和绳索制作了一个秋千。上课后,我就把学生带到了大树下,让学生自由地去荡一荡秋千,去体会一下童年的乐趣,体验一下飞翔带来的快乐。然后,我再教他们用歌曲把荡秋千的过程表现出来。事实证明,这样的有趣的生活化的活动契合了音乐来源于生活的原理,自然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逐步增加音乐设施,提高对音乐教育的师资投入
  小学音乐教学是音乐教师对小学进行唱歌、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以及欣赏等的教育。因此,学校和教师都要提高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把音乐教育放在与其他学科相同的位置上。在日常工作中逐步加大音乐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对现有音乐设施的利用率,营造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全新的小学音乐课堂。同时,学校在音乐教师的配备上必须严格把关,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避免其他教师代课现象的发生。提高音乐教学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音乐教师认识到自身的水平,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改善教学方法。
  灵活应用小学音乐教材,注重音乐教育的生活化
  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以教材为依据,因地制宜地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材是对音乐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教材中蕴涵了丰富的乐理知识和音乐常识等,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具有促进作用。音乐教师必须做到灵活运用音乐教材,不能孤立教材内容,挖掘音乐教材中的有用因素,要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些本地音乐和特色音乐等,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同时,音乐是一门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加强生活化教学,找到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相符合的教学内容,精心营造生活化的生活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教学更有利于小学生发挥特长,积极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精心设计音乐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善,还要在教学观念上做出及时的调整,摒弃传统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引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元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能够教会小学生唱歌,还能够让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和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尽量给小学生提供参与音乐实践和展示的机会,让小学生可以在音乐课上尽情地发挥,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结束语
  总之,音乐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音乐离不开生活。小学音乐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更有效的学習,就必须注意加强音乐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及进行生活化的真实练习来提高教学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把音乐的课堂延伸到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学习的音乐习惯。
  参考文献:
  [1]朱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儿童音乐,2018(02):42-43.
其他文献
摘 要:靖州苗族歌鼟是一种多声部合唱形式,由大自然的声音演变而成。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社会传承教育是苗族歌鼟能够使民族文化延续的主要途径,社会教育传承方式不仅丰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更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因此通过研究社会教育传承方式和在传承过程中受到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对于苗族歌鼟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关键词:苗族歌鼟;社会教育;传承方式  靖州苗族歌鼟概述  迁徙历史与“歌鼟”  
期刊
摘 要:倪瓒是文人画发展到元代承前启后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笔墨、构图以及绘画观念都深深影响了元代以后的朝代,明清重要的文人画家无一能绕过倪瓒。通过对倪瓒绘画理论等因素分析,更全面。更彻底地揭示了元代社会的审美取以及中国画发展到元代,文人画繁荣发展的积极原因和重要意义。笔者之所以选择倪瓒作为个案研究,还因为他的“逸气”说被后人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倪瓒从自身经验出发,对绘画创作和品评的相关问题作了一些
期刊
摘 要:肖像画是人物画的一种以具体人物形象为描绘对象的绘画。按其不同的创作要求和表现手法,又分为头像、胸像、全身像、半身像和群像等种类。中国的肖像画传统称谓有“传神” 或“写真”,通过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创作方法,着重刻划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它要求画者对对象人物的容貌、体形、情态、服饰等作真实生动的描绘,表现其精神特征、身份地位、时代背景来反映出本人的感情。黑格尔
期刊
摘 要:1919年的五四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点燃了思想的火炬。但五四启蒙运动并未如西方文艺复兴一样取得更为蓬勃的发展,文章将围绕五四启蒙运动的局限性以及带给我们关于启蒙的思考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五四运动;启蒙;局限性  五四启蒙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无疑是进步的,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将先进思想传播到中国社会,掀起了先进的社会思潮。但回顾五四启蒙运动可以看出其中明显的
期刊
摘 要:文章从德国新表现主义画派产生的背景出发,以安塞姆·基佛为例,通过对其成长经历、作品风格以及具体作品的分析,来阐述德国新表现主义画派的创作方式和艺术特征,以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新表现主义;绘画;作品风格  新表现主义画派产生背景  艺术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领域,一件艺术作品的形成脱离不了各个因素的影响,以前我们曾提出过“艺术为政治服务”的标语。艺术作品创作中一定会受到政治
期刊
摘 要:“陌生化”是文艺乃至整个文化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之一,本文对“陌生化”理论及其产生背景和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探讨了其方法论意义与理论价值。认识并掌握这一理论,对我国当代文论建设也有着深远而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陌生化;理论;方法论;意义  “陌生化”概述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按照俄文构词法生造的一个新词,首见于形式主义运动纲领性宣言《语词的
期刊
摘 要:让·弗朗索瓦·米勒在1814年出生,是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他出生农民家庭,一生描绘农夫的田园生活,体现了一个画家真诚、淳朴、充满人性的现实主义精神。同时米勒有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对人生和大自然的认识具有一种朴素和原始的崇敬和尊敬之情,而这种感情恰好反映了当时农民阶层的情感状态,非常有代表意义。米勒还具有坚强的性格,在面对人生的痛苦中,米勒找到了一种严肃的、宗教
期刊
摘 要:辽宁省沈阳市有丰富的民俗资源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利条件,应采取政府保护与社会力量推动相结合的方式,关注高校与中小学的非遗教育,贯彻“青年赋权”理念,探寻更加合理的非遗保护公益模式。  关键词:非遗;青年赋权;公益  2018年初,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引起广泛关注。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人民的重视,需要政府和博物馆共同悉心保管,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却十分艰难,因为它不能存
期刊
摘 要:“民俗艺术”是指依存于民俗生活的各种艺术的形态,它作为是一种人类历史上可传承性的艺术现象,不仅是指民间艺术中可以传承的部分,同时也是指艺术中作为独特形式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因此,民俗艺术作品也就是契合传统风俗和生活习惯,借助于一定的艺术创作的技巧和载体,来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民俗艺术作品是一种民间习俗的象征性的具体符号,经过时间的推移,有着相同或不同的风格面貌。  关键词:民俗艺术;作品;语
期刊
【摘 要】个人征信是指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活动。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个人征信的认知偏差、征信意识薄弱等问题,征信教育作为当今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已经引起了高校的重视。本文主要根据大学生征信意识薄弱的表现,具体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针对所提原因,探究提升大学生个人征信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征信意识;征信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