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上颌骨各型成釉细胞瘤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2例上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病理诊断明确,术后随访3~8年,定期拍摄颌面部CT、全景片,观察手术治疗效果.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骨成釉细胞瘤男女比例为3∶1,男性较多,平均年龄为45.77岁.92例患者总复发率为21.74%,其中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经不同术式手术后未见复发;38例经典型患者中,14例行刮治术,3例行一期开窗术,16例行部分切除术,3例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1例行上颌骨次全切除
【机 构】
:
徐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徐州医科大学徐州临床学院 口腔科,江苏 徐州 22100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上颌骨各型成釉细胞瘤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2例上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病理诊断明确,术后随访3~8年,定期拍摄颌面部CT、全景片,观察手术治疗效果.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骨成釉细胞瘤男女比例为3∶1,男性较多,平均年龄为45.77岁.92例患者总复发率为21.74%,其中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经不同术式手术后未见复发;38例经典型患者中,14例行刮治术,3例行一期开窗术,16例行部分切除术,3例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1例行上颌骨次全切除后髂骨移植,1例行上颌骨次全切除后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经典型患者中18例术后复发,5例发生癌变.骨外、外周型成釉细胞瘤患者,3例行部分切除术,2例行刮治术,术后均无复发.1例转移型成釉细胞瘤患者行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结论:上颌骨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应采用创伤最小的术式,完整摘除肿瘤.经典型成釉细胞瘤单纯刮治或部分切除手术复发率仍然较高,可能原因是肿瘤累及范围较大,刮治术无法完整去除肿瘤.骨外、外周型及转移型成釉细胞瘤,应尽可能切除受累颌骨,防止复发.成釉细胞瘤恶变者,术中需要切除肿瘤及颌骨,降低复发率.术后密切随访原发部位及颈部淋巴结、肺部,警惕和早期发现转移.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伴偏颌畸形患者24例,其中,实验组(n=12)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照组(n=12)采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分别进行术前和术后正畸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指标及满意度问卷调查评分.采用SPSS 20.0软件包中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头影测量指标SNA、SNB、ANB、U1-SN、L1-MP值均发生显著改变,差异有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小针刀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及对骨代谢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30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穴位贴敷联合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骨代谢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5%高于对照组的75.38%(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
目的:探讨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R)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及成软骨分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以含0.25~2.0 mmol/L的SrR软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甲苯胺蓝及阿立新蓝染色观察成软骨分化情况,定量检测基质Hyp含量,PCR及Western免疫印迹(WB)定量或半定量检测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