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cxue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代教育技术既能展示宏观世界,又能展示微观世界;既能展示动态,又能展示静态。使学习内容在大和小、动和静、虚和实、远和近、快和慢、局部和整体、外表和内在之间互相转达化。用得恰到好处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学习兴趣 培养 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刻苦学习的原动力。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的体会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娱乐式教学。心理学表明: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只有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能力、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才能感到轻松愉快。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最佳发展时期,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容量大、形象直观、声形并茂,正好适用于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因此,在进行散文、诗歌、小说等教学时,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绘画、音乐引进语文、教学,使以使语文与美术、音乐融为一体,实现读、看、听的有机结合,创造一种娱乐式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发生。如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内容感人至深。可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诗歌所表现的内容的抒发的感情,毕竟离他们比较远了,能以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得天独厚用音乐资料介绍周总理的生平事迹,然后再放一段配乐朗诵,形象的画面,沉重的乐曲,充满感情的朗读,能很好地体现“总理爱人民,人民想总理”的主题思想,使学生深受感动。在此基础上,再利用电化教学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反复跟着课文录音读,效果就会比传统的教学形式好得多。
  营造教学民主氛围,进行参与式教学。作为教学专制的对立面,教学民主则是现代民主意识在教师身上的美丽折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粲然闪耀。教师应该始终以平等亲和的态度去对待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一代,让学生以教学活动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教师不但要尊重他们的智慧、情感和志趣,也要尊重他们各异的个性;不但要尊重他们与己和谐的求同思维,也要尊重他们新颖有余、成熟不足的求异思维,使他们在和谐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从而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可以运用“放胆质疑法”,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让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切实感到“展览”自己思想的乐趣和荣耀。同时倡导对名家、名作、老师观点的反判,引发师范生之间的争鸣。消除学生对名家、对老师的盲目崇拜或顺从,激发学生自尊自信自强。教师可以用课本剧的形式,让学和参与创作和表演,这不但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通过精心设计人物形象。像《孔乙己》、《最后一课》等,都可以改编为课本剧进行表演。让学生自编自演,自己评论,自己总结,最后教师讲评指导,使语文课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越学越爱学。
  针对学生心理特点,进行竞争式教学。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会表现出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这种竞争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是提高学习效果有效的教育手段。为了在课堂上使学生的智力的情绪都变得饱满、振奋,可以经常开展一些语文竞赛活动。如学习读报常识时,开展办手抄报比赛或利用晨读课举行“一分钟新闻”报道竞赛;学习诗歌时,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指导议论文写作时,让学生从生活中捕捉一些大家很感兴趣的话题,写一些短小的议论文,或以组为单位兴行辩论赛、演讲赛等。学生们在这种丰富而热烈的竞争中变得精神振奋,注意集中,思维活跃。思考,则专心至致,冥思苦想;讨论,则旁征博引,据理力争。成绩好的学生想一吐为快,具有不同见解的学生则以充分理由极力证明“自己的想法也不错”,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得到启迪,有时还可能独辟蹊径,“大爆冷门”,使课堂教学产生良好效果。这种学习竞争,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励和强化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在这激烈而充满情趣的竞争活动中,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书写能力、版面设计能力及审美能力、记忆能力等都得到了培养,竞争意识也得到了激励。
  综上所述,只要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特点,就能激发他们努力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南宁市部分中职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认为在南宁市中职学校实施开放、动态的弹性化体育教育能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避开不利学生学习的教学时段,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提高终身体育能力,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体育教育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南宁市 中职学校 弹性化 体育教育    弹性化体育教育指的是根据学校性质和当地实际情况,让教学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组织教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没有良好的身心健康是不能适应社会的重负。21世纪是身心愉悦发展的世纪,只有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能真正得到成功。心理医生强
[摘要] 用现代教育思想来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热情、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导致学生怕学、厌学,甚至是逃学。这是每个教师都不想看到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教师在课堂上确定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的同时,还必须提高课堂的心理气氛。  [关键词] 心理气氛 组织管理 教学能力    心理气氛是指群体占优势的人们的某些态度和情感的综合表现。它反映了群体的精神面貌。课堂上心理气氛不仅影响
【摘 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教育获得成功的保证。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关注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满足他们的自尊需要。其次,教师要积极应对学生多变的情绪,保持健康的心境,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第三,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教师要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第四,向师性是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教师要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树立良好的榜样。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现多种形式的业余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以来,这项工作已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尽管社会背景、学员群体、教学手段等不断发生变化,但项工作始终得到了持续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