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幼儿有条件从多种渠道感知周围世界、感知社会现象,而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新貌,幼儿也迫切地想去了解社会,了解人类生活的有关内容。因此,在推进幼儿教育现代化、素质化的现代社会中,我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拓展教育空间,以社会活动为主,将各领域的内容渗透到社会活动中去,让孩子在活动中发展,在生活中学习,在社会中成长。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和综合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在环境创设中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
环境具有熏陶、影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幼儿园的活动室是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幼儿接触最多的“客观环境”,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物质环境,幼儿对世界的认识就能不断地在自己对客体作用的结果中得到调整、扩展和深化。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我们从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以及有疑惑的现象入手,创设了环境区域,将幼儿感兴趣的有关社会活动方面的话题布置在墙面上,在与幼儿共同收集布置的过程中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同时随着幼儿的需求,及时调整环境的布置,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提高合作、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听到幼儿对“工程师”的工种产生兴趣时,我们立刻开展了“人们怎样工作”的主题活动。首先请幼儿对家长和邻居进行采访,了解有关的工作情况,并用图表的形式进行记录,布置在“我的发现”一栏中;同时动员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各种工作的图片,展示在墙面一角,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在与孩子共同进行主题探究活动时,更注重幼儿的参与程度,在墙面上布置幼儿收集到的各种邮票和工具,幼儿自己设计的漂亮服装和各种亲子作品“未来的房子”等等。主题环境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丰富起来,每一步都是孩子经验提升的体验,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学习、参与的写照,每一次成功都凝聚着孩子的劳动和创造。在这样丰富、充满吸引力的活动环境里,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主动、自然地了解人们的工作,增进社会认知,同时也萌发了长大后为别人的幸福而努力工作的美好愿望。
二、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和综合能力
幼儿的社会活动并不是单纯孤立的活动,必须不断地、多方面、多角度地加以渗透和强化。只有合理渗透各领域的内容,让幼儿通过不同的途径感知了解人们的社会生活,整合多种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或方法,才能发挥各种教育因素的整体影响,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在活动中我们有机地融合其它领域的教育内容,综合运用幼儿的各种感官,在做做玩玩说说唱唱中,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开展社会活动“妈妈,我爱你”时,为了让幼儿感受人类生活中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母爱,更深切地体验母子之间的亲密和温馨,同时学会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在活动中渗透了美术、音乐、语言多领域的内容。活动一开始由歌曲导入主题,一下子调动起幼儿爱妈妈的情绪,幼儿都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接下来的名画欣赏,丰富了幼儿对母子之爱的感受,让他们深切地体会到每个妈妈都深爱自己的孩子,愿意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活动环节三中,请幼儿运用和妈妈的合影联系生活展开联想,谈论日常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深情的表述,使幼儿对伟大的母爱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爱是相互的,因此在环节四中我为他们提供多种材料,鼓励他们相互协商、合作,尝试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激发了幼儿爱妈妈的社会情感。有了刚才的深刻体验,自然地,幼儿在表达爱时形式各样,感情真挚,并能大声地说“妈妈,我爱你”。活动最后以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结束活动,不仅首尾呼应,而且让每位幼儿从心底真正的表达出对妈妈的爱,让爱的感觉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使他们逐渐地对身边的其它爱也变得敏感和丰富起来。
三、在实践中强化幼儿的社会行为技能
幼儿园单纯的教育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应带领幼儿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开展各类活动,选择典型的环境,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去认识社会,探索世界,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强化幼儿的社会行为技能。为了培养幼儿交往、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带幼儿去超市购物;为了培养幼儿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我们带幼儿到十字路口现场教学;为了锻炼幼儿的意志和独立能力,我们带幼儿去远足;为了让幼儿懂得要尊敬老人,我们带幼儿去敬老院和老人联欢;同时我们还根据季节特点带领幼儿春游、秋游,让幼儿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感受世界的奇妙变化,感知季节与人们生活、劳动的关系。例如:参观超市的活动中,首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物品是怎样摆放的,使幼儿知道这些商品是分类的,有日用品、食品等,这样人们在购买时就很方便,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同时鼓励幼儿主动地询问营业员,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最后请幼儿用自己的零用钱去购买一种商品,学习简单的行为技能。在整个过程中幼儿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但增进了社会认知,更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我们带幼儿去“录溪园”游玩,孩子们走进公园观察到了春天的特征,了解了一些常绿树及花卉的名称和特征,增进了社会认知,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关注周围环境,树立保护周围环境、爱护周围环境的意识,懂得要爱护花草树木,不乱丢果皮纸屑,并积极地为公园环境设计了环保的标志,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提醒游客爱护周围及公共场所的环境。
一、在环境创设中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
环境具有熏陶、影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幼儿园的活动室是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幼儿接触最多的“客观环境”,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物质环境,幼儿对世界的认识就能不断地在自己对客体作用的结果中得到调整、扩展和深化。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我们从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以及有疑惑的现象入手,创设了环境区域,将幼儿感兴趣的有关社会活动方面的话题布置在墙面上,在与幼儿共同收集布置的过程中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同时随着幼儿的需求,及时调整环境的布置,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提高合作、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听到幼儿对“工程师”的工种产生兴趣时,我们立刻开展了“人们怎样工作”的主题活动。首先请幼儿对家长和邻居进行采访,了解有关的工作情况,并用图表的形式进行记录,布置在“我的发现”一栏中;同时动员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各种工作的图片,展示在墙面一角,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在与孩子共同进行主题探究活动时,更注重幼儿的参与程度,在墙面上布置幼儿收集到的各种邮票和工具,幼儿自己设计的漂亮服装和各种亲子作品“未来的房子”等等。主题环境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丰富起来,每一步都是孩子经验提升的体验,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学习、参与的写照,每一次成功都凝聚着孩子的劳动和创造。在这样丰富、充满吸引力的活动环境里,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主动、自然地了解人们的工作,增进社会认知,同时也萌发了长大后为别人的幸福而努力工作的美好愿望。
二、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和综合能力
幼儿的社会活动并不是单纯孤立的活动,必须不断地、多方面、多角度地加以渗透和强化。只有合理渗透各领域的内容,让幼儿通过不同的途径感知了解人们的社会生活,整合多种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或方法,才能发挥各种教育因素的整体影响,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在活动中我们有机地融合其它领域的教育内容,综合运用幼儿的各种感官,在做做玩玩说说唱唱中,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开展社会活动“妈妈,我爱你”时,为了让幼儿感受人类生活中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母爱,更深切地体验母子之间的亲密和温馨,同时学会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在活动中渗透了美术、音乐、语言多领域的内容。活动一开始由歌曲导入主题,一下子调动起幼儿爱妈妈的情绪,幼儿都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接下来的名画欣赏,丰富了幼儿对母子之爱的感受,让他们深切地体会到每个妈妈都深爱自己的孩子,愿意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活动环节三中,请幼儿运用和妈妈的合影联系生活展开联想,谈论日常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深情的表述,使幼儿对伟大的母爱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爱是相互的,因此在环节四中我为他们提供多种材料,鼓励他们相互协商、合作,尝试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激发了幼儿爱妈妈的社会情感。有了刚才的深刻体验,自然地,幼儿在表达爱时形式各样,感情真挚,并能大声地说“妈妈,我爱你”。活动最后以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结束活动,不仅首尾呼应,而且让每位幼儿从心底真正的表达出对妈妈的爱,让爱的感觉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使他们逐渐地对身边的其它爱也变得敏感和丰富起来。
三、在实践中强化幼儿的社会行为技能
幼儿园单纯的教育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应带领幼儿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开展各类活动,选择典型的环境,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去认识社会,探索世界,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强化幼儿的社会行为技能。为了培养幼儿交往、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带幼儿去超市购物;为了培养幼儿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我们带幼儿到十字路口现场教学;为了锻炼幼儿的意志和独立能力,我们带幼儿去远足;为了让幼儿懂得要尊敬老人,我们带幼儿去敬老院和老人联欢;同时我们还根据季节特点带领幼儿春游、秋游,让幼儿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感受世界的奇妙变化,感知季节与人们生活、劳动的关系。例如:参观超市的活动中,首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物品是怎样摆放的,使幼儿知道这些商品是分类的,有日用品、食品等,这样人们在购买时就很方便,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同时鼓励幼儿主动地询问营业员,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最后请幼儿用自己的零用钱去购买一种商品,学习简单的行为技能。在整个过程中幼儿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但增进了社会认知,更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我们带幼儿去“录溪园”游玩,孩子们走进公园观察到了春天的特征,了解了一些常绿树及花卉的名称和特征,增进了社会认知,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关注周围环境,树立保护周围环境、爱护周围环境的意识,懂得要爱护花草树木,不乱丢果皮纸屑,并积极地为公园环境设计了环保的标志,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提醒游客爱护周围及公共场所的环境。